德国《焦点》周刊报道,中国多年来都是大型康采恩的理想国,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特别诱人。但政治和官方机构的不断束缚以及中美贸易战使中国的光芒逐渐黯淡。中国私有企业负债沉重又给中国经济带来潜在的危机。特别是另一发展趋势早已开始改变人们的想法,即机器人比中国的工人还要便宜,而且,它们还可以留在德国本土。因此,与新千年初始相比,现在把生产转移到国外的德国企业明显减少,而且越来越多的德企开始退出亚洲或东欧。返乡的知名德企有:马克林、阿迪达斯、博世和集怡嘉。早就积极推动数字化的企业明显走在返乡者的前列。德国机器人与就业人员的比例为31:1000,机器人密度居全球第三。工业国家使用机器人越多,工厂迁移国外的便越少,将生产重又迁回本国的可能性则越大。拿美国做个比較,美国的机器人密度只有19:1000,位居全球第七。返回美国的生产企业比返回德国的要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