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应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试验分析

2018-10-23 05:47陈浩萍费士敏李新宇荆卫锋
江苏农机化 2018年5期
关键词:喷杆喷雾机高地

陈浩萍 费士敏 李新宇 荆卫锋

为进一步提升水稻植保机械化水平,常州市农机推广站承担了2016年度省农机三新工程项目,对高地隙植保机应用于水稻生产开展试验示范。常州市武进区农机推广站与武进区植保植检站对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应用于水稻植保进行了防治效果试验。试验主要验证了不同药量下高地隙喷杆喷雾机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效果(尤其是验证8月中旬三代纵卷叶螟和纹枯病发生高峰期时的防治效果),并调查测定水稻病虫害防治时机械压苗损失情况。

1 试验条件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试验在常州市郭飞农机专业合作社田块进行,共使用4个试验田块。栽种品种为武运粳30号。

1.2 移栽日期与供试机具

移栽日期为2017年6月13日,采用机插方式。试验机具为配备有18.9马力柴油发动机的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水箱容量为500 L,最大喷幅11.5 m。

2 试验设计

2.1 防治效果试验

于水稻拔节孕穗期用药,日期为2017年8月15日。药种配方为每亩用22%氟啶虫胺腈SC(特福力)23 ml+24%噻呋酰胺SC(满穗)30 ml+20%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12 ml+40%稻瘟灵EC100 ml。主要防治对象为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叶稻瘟等病虫害。

本次试验设置4个处理:处理1为配方用药100%药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喷雾;处理2为配方用药90%药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喷雾;处理3为配方用药80%药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喷雾;处理4为不用药空白对照。

各处理区面积:处理1为0.13 hm2;处理2为0.13 hm2;处理3为0.15 hm2;处理4为0.01 hm2。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用水量为每亩50 L。

2.2 压苗情况测定

通过对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作业压苗情况跟踪调查,测定压苗损失,分析压苗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 试验方法

3.1 施药

本次试验每个处理区施药一次,于2017年8月15日施药。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施药当日,阵雨,平均气温28.1℃,施药后4小时内无降雨。

3.2 试验调查

3.2.1 防治效果调查

3.2.1.1 施药前病虫害基数调查

稻飞虱百穴虫量304头,纹枯病病穴率24%,病情指数5.2,稻纵卷叶螟百穴虫卵量957头•粒,卵以中前期为主,卷叶率2.2%。

3.2.1.2 施药后15天残留虫量和病害发展调查

(1)稻纵卷叶螟调查。在每个处理区均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取5穴,共取25穴调查,根据各处理卷叶数和活虫数,计算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

药效计算方法:

保叶效果=(对照区卷叶率-用药区卷叶率)/对照区卷叶率×100%;

杀虫效果=(对照区残留活虫数-用药区残留活虫数)/对照区残留活虫数×100%。

(2)稻飞虱调查。在每个处理区均采用盆拍法调查100穴,平行跳跃式取样,每点取5穴,调查稻飞虱活虫量。

药效计算方法:

虫口减退率 =(施药前活虫数 - 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100%;

校正防效 =(施药区虫口减退率 - 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 空白区对照虫口减退率)×100%。

(3)水稻纹枯病调查。在每个处理区均采取5点平行跳跃式取样,每点调查相连的10穴,每小区调查50穴,记录病穴数和病级。

病级标准:

1级——一穴中少数植株发病或多数病株病斑在稻株的1/4以下;

2级——多数病株病斑在稻株的1/4~1/2之间;

3级——多数病株病斑在稻株的1/2~3/4之间;

4级——多数病株病斑在稻株的3/4以上;5级——多数病株发病枯死。

病情指数与预防效果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 =∑(穴病斑级别×该级别病穴数)/(调查穴数×5)×100%;

防治效果 =(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 - 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3.2.2 压苗情况调查

跟踪调查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在田间作业时入田、转弯、直行等各个环节对水稻的压苗情况,并对压苗损失进行测定。

4 试验结果

4.1 植保成效

4.1.1 对作物的安全性

调查防治效果时观察各处理的水稻生长情况,均生长良好,叶片、茎秆和穗部均未发现药害现象,表明施药对水稻生长安全。

4.1.2 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效

药后15天各处理对几种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药后15天,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对多种水稻病虫害防效明显,防治效果与田间实际用药量呈正相关,即药量减少,防效下降。尤其是在稻飞虱、纹枯病这些病虫防治上,用药量减少与防效下降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明显。

表1 药后15天各处理对几种水稻病虫害防效效果

4.2 压苗损失

4.2.1 直行压苗

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在作业行驶过程中直行压苗情况见图1~图3。

4.2.2 转弯压苗

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在作业行驶过程中转弯压苗情况见图4~图6。

图 1 初次植保作业直行压苗情况

图 2 收割前原直行压苗痕迹

图 3 收割后原直行压苗水稻根部情况

图 4 初次植保作业转弯压苗情况

图 5 收割前原转弯压苗痕迹

图 6 收割后原转弯压苗水稻根部情况

从图1~图6可以看出,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在作业行驶过程中,有压苗现象。一是直线行驶时部分压苗或折断秧苗;二是转弯时有整穴压苗,造成缺穴。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直线行驶时基本没有整穴压苗现象发生,但有零散秧苗被压断,在田头转弯处发生整穴压苗现象也较少,但压断现象明显。

根据对高地隙喷杆喷雾机作业时和水稻收割后的二次跟踪调查,直行中平均压苗损失每亩约500株,田头转弯处平均压苗损失每亩约700株。以每穴15株推算,综合测算出平均压苗损失数为每亩80穴。以每亩1.6万穴基本苗推算每亩损失率约0.5%。

4.3 实测产量

从水稻实际产量看,高地隙喷杆喷雾机100%施药量的处理区单产最高。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见表2。

5 结语

(1)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应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开展病虫害防治,具有作业效率高、节约人工等特点。在足量用药情况下,高地隙喷杆喷雾机作业防治效果佳。

表2 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

(2)在水稻拔节孕穗期,田间群体较大,运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作业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在选对药种、用足药量的前提下,防治纵卷叶螟、纹枯病的效果稳定在95%以上,综合防效较好。

(3)本次试验中,稻飞虱防治效果一般,分析原因:一是施药时虫龄偏大;二是田间群体大,药液雾滴细,到达稻株基部的药液偏少。

(4)根据现场观察和测算,压苗损失数约占总苗数的0.5%,如果以压苗株数为主要依据推算压苗造成的产量损失,损失较少。

猜你喜欢
喷杆喷雾机高地
浅析玉米栽培的喷雾机选型与施药技术规范
平面桁架喷杆位移分析及验证
钢索约束下喷杆臂的动力学行为数值模拟与试验*
喷杆式喷雾机水平折叠喷杆设计与试验
燕晗高地
高地
两种喷雾机型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水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