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荒原湘女碑

2018-10-22 06:26殷晓章
侨园 2018年1期
关键词:女兵天山湖南

殷晓章

近日,有人在微博上大段抨击“八千湘女上天山”那段历史,说那些年轻湘女“被强行嫁给毫无感情基础、大她们几十岁的老男人,为他们传宗接代,自己的梦想和才华被当成垃圾一样丢弃”。这条微博引来很多网友斥责。

1951年到1952年间,为响应“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共有8000余名湖南女兵支援新疆建设,史称“八千湘女上天山”,她们成为扎根边疆荒原的第一代“戈壁母亲”。

没有老婆安不了心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1月21日,新疆军区发布驻疆部队一律参加生产的命令。于是,十几万驻疆解放军官兵铸剑为犁,垦荒屯田。但他们的婚姻问题,引起了时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兼新疆军区代司令员和政委王震的重视。

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部队明确规定:“汉族军人不允许与少数民族妇女结婚。”可当时新疆的汉族人口一共才几十万人。部队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已超过结婚年龄,却很少有人成家,一些人为此发牢骚、闹情绪。

时任新疆军区二军政委王恩茂在一次讲话中说:“关于婚姻问题,年轻的同志不要着急,首先是三十岁以上的同志,然后是二十八九岁的同志,二十五岁的同志还要后一步……一方面组织上帮助想办法,一方面自己想办法……”

王震非常理解官兵的心情,说了一句让官兵们非常感动的话:“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儿子扎不了根。”后来,王震向党中央反映了部队官兵婚姻难的严峻问题。不久,中央做出決定,允许新疆军区从内地招收未婚女青年参军,支援新疆建设,解决大龄官兵婚姻问题。

1950年,湖南浏阳籍的王震亲笔致信湖南省委书记、湖南省军区司令员黄克诚,请求在湖南招收大量女兵支援边疆建设。信中说:“在湖南招收大量女兵,十七八岁的未婚女青年,有一定文化的学生,不论家庭出身,一律欢迎,动员她们来新疆纺纱织布,生儿育女……”

随后,王震委派熊晃为新疆军区招聘团团长,到湖南招收女兵。湖南省委把长沙市营盘街的一栋楼腾出来,作为新疆军区招聘团办事处。不久,长沙的大街小巷贴出了新疆军区招聘团的广告,招聘团把新疆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神往。《新湖南报》在刊登的招聘女兵启事中说,新疆军区要招募一批女兵到新疆进工厂、学俄语、上学校、开拖拉机……

受此鼓动和宣传,湘女参军热情高涨。熊晃一年内共接收湘女3862人。1951年初,这些湘妹子登上了西行列车。1952年,又有4000多湘女进疆。进疆的八千湘女中,年龄最小的仅13岁,最大的也只有19岁,很多人成为兵团的第一代女教师、女拖拉机手、女护士、女农业技术员……

1952年初春,新疆军区举行大会欢迎入疆湘女。王震鼓励她们说:“同志们,你们要安心边疆,扎根边疆,要为新疆人民大办好事,要把你们的骨头埋在天山脚下。”八千湘女的命运由此发生改变。

1954年,中共中央做出屯垦戍边的决策。同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毛泽东命令新疆的10.5万驻军官兵,连同家属在内共17.5万人集体就地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中国首批不列入军队编制、不穿军装、不拿军饷的戍边队伍。

由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视和各地政府的支持,除了湖南和山东的女兵大量入疆外,来自河南、四川、上海等地的女兵也纷纷来到天山南北。到1956年,屯垦部队官兵的婚姻难题逐步得到解决。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记载,1950年到1954年,有近40名女兵在进疆途中不幸牺牲,其中多为湘女。由于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劳动强度太大,一些人生理功能紊乱,不少人因劳累和疾病早逝。由于天高路远,有的从离开家乡那刻起,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去过。

1965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毛泽东在接见解放军高级将领时,亲切地对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说:“你不但是屯兵边陲的大将军,也是一位最伟大的红娘。”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新疆到湖南招收女兵的消息传开后,当时不到15岁的张淑兰做了数天的说服工作,父母终于同意了她的请求,从家乡到省城长沙去报名。

1951年初,张淑兰在长沙参加算术、语文、政治三门考试和体检后被录取了。临走前,招聘团给她们放了有关新疆的电影和歌曲,葡萄满架,果实累累,十分令人陶醉和向往。张淑兰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口号是:“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建设新疆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1951年3月,张淑兰等女兵乘坐军车在长沙市绕行了一圈,街上是载歌载舞、敲锣打鼓欢送她们的人群。她们从长沙乘坐火车到西安再换乘卡车,张淑兰和30多个女兵挤在一辆车上。行驶的车队在浩瀚的戈壁上犹如一条舞动的长龙,扬起阵阵沙尘。到了哈密,张淑兰和一部分女兵留下,其余女兵继续乘车往西。

曾任新疆建设兵团第八师精神文明办主任的戴庆媛,回忆起当年行军的经历时说:“大卡车上架了篷布,一车坐40个人,为防止残匪偷袭,还有两个武装战士随车保护我们。我们就坐在行李上,大家互相靠着坐。一路上大家唱着歌,唱累了就打瞌睡,就那样睡着了。我没事就数汽车。大概有一百多辆。翻越祁连山、六盘山的时候,从山顶上看下面,汽车就像蚂蚁一样。”

湘女来疆后,少数分配在乌鲁木齐俄文学校等军区直属单位,大多数分配到石河子、奎屯、哈密等条件艰苦的部队。

张淑兰被分到位于哈密地区的新疆军区六军十六师四十八团,十六师后来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女兵先集中在团部学习。干部们给女兵做思想工作:你们要安心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四十八团位于东天山脚下的哈密地区,地处沙漠戈壁。张淑兰在回忆文章中说:“那时刮风很厉害,我们刚来时刮了一次大风。湖南老乡金佩云,个子很小,又瘦又矮,一场大风把她刮跑了,沙子把她埋了,后来战士出去找才把她救回去。”

哈密地区雨水稀少,蒸发量大。十六师党委决定开凿一条横穿戈壁沙石全防渗的“红星渠”,把水引到30公里外的二道湖。张淑兰所在的四十八团有400多人参战。

张淑兰等50多个来自湖南的女兵在一个叫“二道湖”的戈壁上搭建帐篷和修建地窝子住下。所谓“地窝子”,就是在地下斜着挖一个一米多深的坑,四周用土坯垒起矮墙,顶部用芦苇覆高盖,芦苇上用草叶、泥巴盖顶。夏天,戈壁滩上的温度高达40℃。一夜大风过后,满床满身都是沙子。冬天气温在-20℃,晚上睡觉时,要戴皮帽子、穿皮大衣。由于缺水,一排人共用一盆水洗脸。蔬菜供应不上,常用盐水下饭。

没有水泥,战士们就用一袋石灰和两袋陶粉配制,用来代替水泥为石渠勾缝。战士们先是建起砖窑和石灰窑,把烧出的红砖砸碎,然后用碾子碾压,最后再筛成像白面细的陶粉。按照分工,张淑兰等人负责碾压陶粉。因为粉尘弥漫,即使带3个口罩,嘴里也都是粉尘。

八千湘女中职务最高者

到了部队组织代替了父母,婚姻一旦被组织决定也就认命了。那时,女兵们最害怕听到那个“谈”字。只要一听说哪个首长要找你谈话,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她们绝大多数嫁给了比自己大得多的营团职干部和有特殊贡献者。这些当年十几岁的青春少女,成了边疆荒原的第一代母亲。

今天,在新疆石河子市,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满头华发的“湘妹子”和老伴相依走过街头。她们尽管当时和丈夫是“先结婚,后恋爱”,但绝大多数彼此相濡以沫直到白头。

四十七团战士郭金虎发明了用土炉条代替铁炉条,一年节省铁5000多公斤,他被师里评为特等功。因为郭金虎的贡献大,后来,师党委给他介绍了一位湖南女兵。

而张淑兰是少见的自由恋爱结婚。1952年8月,张淑兰被分配到四十八团卫生队当护士。那时候医院没有专门的助产师,张淑兰被调到十六师医院产科班学习半年。在师医院,张淑兰与当时负责产科班的刘义林擦出了爱的火花。

按照要求,排以上干部要有5年军龄,年满20岁才可以结婚。刘义林刚好够条件。1954年3月,两人结婚。婚后,张淑兰调到师部医院,在妇科当护士。后来,刘义林考上了西北军医专科大学,又到新疆医科大学进修了两次。84岁的刘义林,退休前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是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1959年,张淑兰参军8年后第一次回家探亲。那时,哈密还没有通火车。张淑兰带着4岁的儿子辗转十多天才回到家乡。她看到母亲病在床上,父亲在地里劳动。那时正是大跃进的时候,大炼钢铁,家里都不让做饭,父亲到公社里去端饭给她们吃。在家住了一个星期,张淑兰就走了。

被分配在新疆军区八一农场的张迪源,因为工作出色,又有文化,成长为解放军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后来,《解放军画报》摄影记者陆文骏到农场为张迪源拍了照,发表在《解放军画报》第九期上。当时的国家邮电部将张迪源驾驶拖拉机播种作业的照片选为“特5《伟大的祖国》”组邮票之一,在全国发行。

80岁的谢树仁,是八千湘女中职务最高者。她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直属党工委书记,退休前是正厅级干部。

谢树仁家住湖南宁乡县的小山沟,离长沙有100多公里。得知新疆军区招聘团招女兵的消息后,15岁的谢树仁和4个女同学吵着去参军。

谢树仁刚到乌鲁木齐不久,就被分配到新疆军区政治处收发室,开始了送信、送电报的工作。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时,领导安排谢树仁在新疆军区政治部秘书处工作,但倔强的谢树仁不干,坚决要求去当时的兵团农六师八一农场。1959年,20岁出头的谢树仁已经是八一农场气象站站长了。后来,她又担任农六师军事法院审判员、农六师落实政策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1983年,谢树仁从工作了30年的农场离开,调任兵团工会副主席,1993年秋担任兵团直属机关工委任书记。

应该记住这些女兵

“八千湘女上天山”的伟大壮举,并没有淹没在历史长河中。2005年,时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纪念50多年前扎根邊疆的八千湘女,湖南、新疆两地媒体历时两个月艰苦寻觅,最终在兵团第十三师黄田农场的天山峡谷处找到一块长约6米、高约3米、宽约2米、花岗岩质地的青灰色“湘女石”。

2005年12月28日,经过两天的艰难吊装,重约120吨的“湘女石”起运长沙。启运当天,10位落户哈密的湘女代表特地赶到现场。69岁的刘贤藻老人代表湘女们发言:“我们时刻不会忘记可爱的家乡湖南,还有世代天山情。”

“湘女石”从哈密出发,历时9天,行程4000公里,于2006年1月5日上午到达长沙。1月6日中午,迎接天山“湘女石”抵湘仪式在湖南广电中心门前举行。1月20日上午,“湘女石”正式安放在湘江风光带。“湘女石”背靠湘江,寓意湘女们虽身处遥远天山,但仍然在聆听湘江的涛声,心系家乡的亲人。

安放仪式完毕后,湘女代表们依次走到“湘女石”前,面对湘江,手摸“湘女石”,不少人失声痛哭:“我们终于回来了!”

2009年,为庆祝新疆和平解放60周年,湖南卫视等单位联合拍摄了26集电视剧《八千湘女上天山》。该剧是国内首次描写这段尘封历史,并从女性视角出发打造的女性军旅题材作品。

电视剧中,八千湘女从长沙坐火车到达西安,然后乘坐卡车开往新疆,这一趟走了四五个月。一路上,她们要忍受没有水洗澡的困境、没有米饭的饮食习惯。从西安到新疆,卡车上的湘女一个个都是紧紧地挨着站在上面,连续几个月无法坐下休息,到达新疆的湘女们早已不是原本水灵灵的模样,蓬头垢面相互都认不出对方。而等待这些经历了一路恶劣环境的湘女们的,则是更为残酷、更为恶劣的戈壁荒漠。这是八千湘女入疆的真实状况,也是《八千湘女上天山》中所展现的残酷征程。

2016年8月9日,纪念“八千湘女”进疆66周年座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湖南省政协举办的“芙蓉花开天山下——纪念八千湘女进疆66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也拉开帷幕。

座谈会上,大家深情回顾了“八千湘女”进疆的感人历史,再次置身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入疆时年仅13岁的马杏元说:“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拥有的一切真的来之不易,看着国家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当时的付出也值了!”

周映芝已在新疆工作生活65年,退休后她在乌鲁木齐开办了“湘春园”餐厅,定期邀请生活在新疆的湘女们聚会、畅谈,这里成了“天山湘女之家”。她动情地说:“在新疆的这些年,我早把湘女情和天山情融入到了一起,变成了爱国情、爱疆情。在新疆工作生活我永不后悔!”

猜你喜欢
女兵天山湖南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诗一首(4)
天山天池
新疆天山
天山的祝福
H是一座城
湖南童谣
法国女兵来挑战
在湖南
unit 15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