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写作刍议

2018-10-22 11:34吴佳燕
西部 2018年4期
关键词:乡土文学农村

吴佳燕

乡土写作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在2016年底《人民日报》的年终盘点中,新乡土写作成为文学篇的年度话题。事实上,整个中国文学都具有很大程度的乡土属性,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和农业文明,我们整个农业时代的文学都带有乡土文学的胎记,但却是一种没有任何参照系的凝固的、静态的文学现象。只有社会发展向工业时代迈进,乡土文学才能在两种文明的冲突中凸显本质意义。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乡土文学是属于过去的,是“远去的乡土”,因为在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中,广袤的乡土虽然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存在,但是它在逐渐淡出历史,从人类活动的舞台中心退居边缘,被边缘化、文化沙漠化;而新生的城市文学伴随着城市的崛起和大规模的城镇化运动,是面向未来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乡土文学”的说法最早来自鲁迅先生。1935年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到:“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之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但这又非如勃兰兑斯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眩耀他的眼界。”由此可见,鲁迅强调、欣赏的是那种既“隐现着乡愁”又具有“异域情调”的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特征也主要来自这两方面,“隐现着乡愁”指要寄托主体的文化情感(怀乡或是批判),“异域情调”指具有鲜明差异性和辨识度的地方色彩。南京大学教授丁帆在《中国乡土小说史》中,将乡土文学的特征用“三画四彩”(三画: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四彩:地方色彩、神性色彩、流寓色彩、悲情色彩)进行概括,其实是在鲁迅基础上的扩充和升级。

1.乡土写作的几个阶段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察乡土写作的流变,发现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期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五四时期的现代乡土文学,以鲁迅和周作人为两大流派代表,也奠定了中国现当代乡土写作的两种模式、两大母题或者知识分子面对现实困境的两种态度。鲁迅代表的乡土写实派是坚守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立场,在国家民族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打倒旧文学,践行新文学革命,关注社会现实,直面时代痼疾,以写作的现代主义和理性精神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不遗余力的批判;而周作人及后来的废名、沈从文、汪曾祺所代表的乡土浪漫派是启蒙失败后一种悲观遁世的理想主义,通过田园牧歌式的退避、归隐来摆脱时代风云中的精神困惑,在对小情调、小悲欢的品咂和乡村生活的美化中达到充满爱、美和自由的人生理想状态。

二是1940年代的解放区乡土文学,标志是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时期的乡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是对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实践,但在具体运用上又有不同。一个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他们的乡土小说有泥土气息和地方色彩,人物鲜活,通俗好懂,并且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赵树理称不是为了小说本身而写作,而是想通过写小说的形式去解决农村社会中存在的一个个问题。因此小说在写得鲜活接地气的同时,也是对政治概念的图解。另一个是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对火热的革命生活进行选择性描述,战争被作为一种隐现的背景,而着力去发现和捕捉其中的风土人情与人性善美,小说因此更具文学审美性。

三是十七年文学时期的乡土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压倒性的主流叙事方法,文学成为政治的传声筒,但是也有宏大叙事和现实意义。一些文学作品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对土改运动和阶级关系进行了文学呈现。后来的“文革”十年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乡土小说因为政治的大一统、三突出原则,只剩下题材特征,基本上失去了乡土文学的审美特征,形成了历史的断裂带。

四是新时期的乡土文学。乡土小说重新崛起,出现了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底层文学等多种潮流,既有对五四传统的接续,又有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既有对底层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又有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乡村溃败;既有大的农村史诗巨著,又有对农民个体生命情感的关切体贴。乡土写作呈现一种百花齐放、众声喧哗的开放式局面。

2.当下乡土写作的一些问题

在谈乡土写作的问题之前,首先要厘清乡土写作的几个要素。我认为乡土写作有四大要素,也是乡土写作的四个关键词:一是故乡。很多作家在写乡土时必然提到故乡,这是他们的来处与记忆。福克纳说一生的写作都与故乡这个邮票大的地方有关,不同的写作可以拼凑成故乡的全貌。而这种对故乡的书写恰恰是在作家离开乡土之后的回望和打量,它是距离的拉开、记忆的开启,也是一种因现实不如意带来的美化和乡愁。二是土地。土地是乡土的自然属性,更与农民有着血肉般的联系,是他们的生活、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乡土写作之根。艾青有诗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也成了乡土写作的重要内容。尤其在现在的城镇化运动中,大批土地被征收,农民与土地的紧密联系被强行隔断,他们的生活与情感因此受到巨大冲击。农村的年轻人与土地疏远淡薄,对种地毫无兴趣也无法谋生,背井离乡成为城市的打工者,而土地成为留守的老一辈农民挥之不去的情结。这些变化,为乡土文学提供了巨大的表现空间。三是宗族。写乡土多是写自己熟悉的地方和人事,必然涉及亲情,涉及童年生活,涉及家族和祠堂。宗族是以血缘关系形成的部落和意识,包括家族几代人的命运,家教的影响,香火的观念。但是1980年代施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大家族切分成小家庭,市場经济导致家族观念和家族情感淡薄,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群体开始解体,家族荣誉感与集体观念让位于个人观念。四是鬼神。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也都有一个讲鬼故事的说书人,乡村的神秘诡异现象也对作家有着永久的吸引力和探究欲,暗合了文学的某种浪漫精神。所以那些还未被现代文明挤压掉的乡村原始宗教、神秘文化与乡风民俗、鬼神故事,常常成为乡土写作的内容,也彰显着人们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正在被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一步步侵蚀,成为反思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此反观当下乡土文学的问题,会发现总体上是不太了解或无法表达社会转型期两种文明冲击下急剧变化的当下乡村现实,脱离它的真实性、具体性和复杂性,从而在书写内容和表现方法上都存在一些失语、隔膜、失真和陈词滥调的现象,既丧失了当下乡土鲜活的泥土气息和地域差别,又缺乏一种现代性观照。

有陈旧和疲惫的问题。乡村有很多悠久的美好的东西在消逝,但一定也有一些新的东西在生长。但是当下的乡土写作往往有失语、脱节的现象,一方面是不了解当下的乡村,更多的是对以前的乡村现实、记忆的回望、想象和书写;一方面似乎把乡土的写作资源都穷尽了。比如题材上写田园牧歌、童年、亲情、乡愁、伪民俗,想象的母本似乎是“之前的”乡土文学而非当下的乡土,显得陈旧而虚假,反复的书写导致了作者和读者视觉上的双重疲惫。除了写作资源的陈旧,还有写作观念与方法上的陈旧。比如城乡的二元对立、人性的善恶两分、苦难与温情的写作模式、儿童视角与傻子视角的运用,写多了都成了套路,看不到当下时代的印记,也看不到新的发现与思考。

有模式化和同质化的问题。“当下写作”中类似的概念和套路主导着我们的思维。比如村长是恶霸,农民的自私麻木,农民工讨薪问题,农村女性到城市做小姐,农村的偷情,比如说到农村就是破败、抛荒、留守人群,“返乡体”的博士返乡笔记也有片面性和局限性。黄冈的乡土也有资源,革命加乡土题材,比如何存中的《门前一棵槐》从革命者留守家属的侧面来写民风与人性,见证时代变迁与战争残酷。其实就是将军与原配的故事,他已经写得很好了,别人再写就成了一种模式,这就需要有新的思考和发现。要么就比着写底层冲突事件中的血性、凶狠、暴戾。导致乡村变得面目模糊,哪儿哪儿都一样。如果是,是不是具有普遍性,深层原因何在?如果不是,有没有不一样的情况?

一方面是乡村面目的模糊,需要写作者去发现每个乡村的地方性;一方面又是写作者自身面目的模糊,没有个人的辨识度。自我面目的模糊与自我内部的循环都是一种同质化写作。因此需要书写客体的差异性(地方色彩)和书写主体的辨识度(個体的写作个性与风格),让人既可以看出写的是哪个地方的乡土,又可以看出是谁写的乡土。

3.新乡土写作的空间

乡土写作是一个老话题,而“新乡土写作”的提法是希望在这老话题中打开新的突破口,在继承既往乡土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发现农村中的新变化与新现实、新问题与新经验,并对一些老问题做出新的思考,从而为疲软的乡土写作找到新的出路。

民国以及之前的传统中国士绅社会,1949年以后的社会主义集体村社,1970年代末期开始的农户承包经营,1990年代初期迄今的城市化进程……今天再来书写乡村,需要充分考虑到中国乡村的漫长历史、不同类型乡村的嬗变,以及不同的思想资源。随着时代环境的宽松和作家知识结构的改善,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创作技巧上,新乡土写作都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新乡土写作需要新的视野。传统的乡村是封闭的、静态的、凝固的,而现在的乡村是变化多端的,它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也使旧的因素在新问题中得到了新的表现或组合,如果没有新的视野,不仅无法理解当前的中国农村,更无法创作出具有新意的大作品。如果说对于鲁迅来说,他的痛苦在于故乡是“不变”的而自己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对当前的作家来说,痛苦是故乡变化太快了,而且以一种自己意想不到的方式在发生变化:迅速地现代化与市场化不仅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也改变了农村的文化以及人们相处的方式,而外出打工、土地撂荒等现象甚至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对传统农村的想象。在现代性和商业化的冲击之下,乡村固有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如何把文学的乡土性与时代的现代性嫁接起来,去探索两种文明之间的融合、冲突或参差的状态,这个问题到现在还远没有完成。这就需要对现代的乡村进行一种现代性观照,而不是以一种回望逆行的方式,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沉溺美化,像贾平凹的乡村书写那样。要有一个大的背景和参照系,你所书写的乡村才更真实可靠、具体可感。要打破城乡界限,视野更为广阔,由原来的乡土一元到城乡二元走向城乡之间的复杂渗透与融合,在坚持乡土主体性特征的前提下,找到城乡链接的精神密码,书写时代的裂变与痛感。

新乡土写作呼唤新的乡土表达。乡土文学肯定要与乡土有关,要求接地气,但并不意味着表达上也要充满乡气和土气。不同的水土,淮南与淮北,江南与东北,肯定也有着大相径庭的风格面貌。具体到湖北当下的乡土写作,总有一些苦巴巴、土巴巴的印象,写得有些笨重粘滞和苦大仇深。有没有一些轻灵飘逸的,可以不可以写得洋气一点呢?除了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可不可以来一点现代先锋的手法?肯定是可以的,也肯定有这方面的异质写作,如陈应松的《还魂记》、曹军庆笔下的烟灯村、陈旭红的《白莲蒲》,都可以看到新的表达方式和主流写作之外的某种异质性。另外,近年引起广泛关注的乡土题材的非虚构作品,也打开了乡土写作的新局面,即以一种田野调查的方式,客观深入地呈现今日中国乡村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改变。

新乡土写作需要关注当下乡村的新经验和新问题。对于急剧变化的乡村现实和现在农民的生存状态,要观察敏锐,有问题意识。比如全球化市场与中国农村的关系、粮食安全与耕地问题、农业与农村的“工厂化”或“空心化”、转基因食品与跨国公司的控制、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带来的影响等等;比如当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卷土重来的农村的合作化、互助组,有企业资本的介入主导,土地的流转和地方权力的争斗;比如农民工的城市境遇问题,他们既有物质生活上的需求,也有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也看重作为人的存在感、体面和尊严。

新乡土写作寄望于新的写作群体。他们是年轻的70后、80后乃至90后,他们作为一代脱离直接乡村劳作经验的写作者,没有前代乡土写作者的负重,有着完善的知识结构、写作的宽度广度和较高的理论自觉性。他们的乡土写作是出于乡愁还是文学理想的召唤,是兴趣使然还是顺应潮流,需要时间给出答案。但是他们乡土写作的朴实、轻灵与文雅,对乡村那些风俗礼仪、人伦风尚的呈现和鲜活有趣的生命故事的记录,值得期待。

新乡土写作呼唤出现新的乡土形象。除了年轻的写作群体,乡土写作更值得期待的还有年轻的写作客体。从阅读当下的一些乡土作品可以发现,如王安忆的《乡关处处》、袁凌的《婆婆的旅行》、赵志明的《姐妹》,当代作家很擅长写受农业文明深厚浸润的老一辈农民的生命情感,很是打动人。但另一方面对农村年轻群体的关注、新形象的书写还不够。因为较前辈农民而言,年轻的、新型的农民或农民工的经历更为丰富、复杂。他们跟土地和农村的联系若即若离,更具时代性,他们折返于城乡之间,有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同的诸多困惑,也有流民心态和归属感问题。在乡村还有没有年轻人留守,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留下来?他们在城市的状态如何,或者有无成为城市新移民?新的乡土形象肯定更具开放性,然而也更难写,也不到被一一分类、定型的时候,但是恰恰可以为乡土写作打开新的突破口、新的写作领域与界面。这些开放发展中新的农民形象,亟需写作者的关注、了解和代言。

新乡土写作更需要去思考新变中的固常,那些永恒的具有时代超越性的东西,如丰富的人性、世间的情义、生命的体验、共通的经验。那些生命与情感的美好与困境,并不会因为时间而蒙尘,值得一写再写,具有永久的动人力量。如尹学芸对于乡村情义的发现,何存中对于夫妻恩义的深味、生命境界的超拔,樊建军对于现在乡村的熟稔于心,对农村遗老遗少们的土地情结和家族恩怨的书写,都让我们注意那些传统的东西如何在顽固而美好地存留。他们的书写让我们认识到,无论时代怎么变换,乡土怎么流转,时间多么残忍,总有一些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大浪淘沙流传下来,成为乡土文学河流中永远闪光的金子。

栏目责编:方娜

猜你喜欢
乡土文学农村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乡土分外妖娆
文学小说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文学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