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萍,周慧梅,杨伊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口传文化记录与译介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4)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西南部地处雪峰山和越城岭山脉的交汇处,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西与城步苗族自治县交界,北与武冈市接壤。境内群山环绕,沟壑纵横,溪流交错,自古以来就是新宁瑶族的栖居地,习称“八峒瑶山”。
关于“峒”有多种解释,其一原指山洞。隋唐以前,南方许多民族往往在山洞中居住,且举峒纯为一姓,保持氏族组织。因此对部分地区的村寨,泛称“峒”或“溪峒”,各峒居民被称为“峒蛮”。其二指少数民族的社会组织形式。宋代以后羁縻州辖属的行政单位,大者称州,小者称县,又小者称峒。《新宁县志·疆里志》称“诚州系唐时溪峒,至宋初,杨氏居之,号十峒首领,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明景泰间(1450-1456)新宁县缩编为4里半,将“半里”即县域九分之一的瑶区设为8峒,“八峒瑶族”之名肇始于此。
旧时“八峒”有麻林峒、大圳峒、深冲峒、罗源峒、黄背峒、黄崖(岩)峒、桃盆峒、逻绕峒。1938年,麻林、大绢、黄崖、圳源、桃盆、深冲六峒合并为桃林乡。新中国建立后几经调整,桃林乡更名并分置为今天的麻林、黄金两个瑶族乡,原八峒中的黄背、逻绕、深冲三峒大部分划归崀山镇。今麻林乡总人口12600余人,其中瑶族人口8400人;黄金乡总人口8900余人,其中瑶族人口4800余人。两乡合计总人口约为21000余人,瑶族人口13200余人,约占总人口的63%。
八峒瑶族群众称汉语(新宁话)为“客话”,自称为“人话”“峒话”“瑶语”,实为一种少数民族所持的具有土著语底层的汉语。本文将以峒话为视角,探讨峒话以及瑶族竹文化之现状及前景。
八峒瑶山平均海拔900多米,森林覆盖率高,曾经是虎豹豺狼的栖居之所。瑶族先民利用峡谷山坡开垦层层叠叠的梯田,垦田种稻,开始从游猎到定居的农耕生活。他们在艰苦劳作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独特的方言、遍地的山歌、具有民族特色的祭祀、婚嫁、丧葬、节庆、禁忌等习俗,其中最能集中反映地域及民族文化特色的莫过于其竹文化了。
瑶山竹林资源丰富,光楠竹面积就达8万多亩,杂竹品种也是丰富多样。有当地俗称的“毛竹竹”【mo13tei22tei22】(楠竹,造纸原料)、“皮竹竹”( 凤尾竹 )【bi13tei22】、“ 赤竹 竹 ”【tɕhia22tei22tei22】、“箭古竹”【tsai33ku22tei22】(箭竹)、“水竹竹”【ɕyei22tei22tei22】(水竹,可编制竹器)、“黄麻竹”【ho13ma33tei22】(黄竹,可制作乐器),“金竹竹”【t ɕin35tei22tei22】,“方竹竹”【ho35tei22tei22】(方竹,造纸原料,也可观赏),“苦竹 竹 ”【fu22tei22tei22】(苦 竹),“花竹竹”【fa35tei22tei22】等十多个竹类品种,也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瑶族群众世世代代靠竹为生,同时也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竹文化。
八峒瑶族信仰多神多教,如佛教和道教,且有许多原始信仰的遗存,如龙犬盘瓠图腾崇拜、傩神崇拜、竹图腾崇拜、梅山猎神信仰、巫师崇拜等。
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又称“跳古坛”“跳古堂”“打古堂”①笔者2017年7月在当地走访多位民间老艺人,据两次参与2004年、2009年跳鼓坛祭祀活动的师公雷学勇介绍:“跳鼓坛”之名有误,实为“打古堂”【ta22ku22do13】。,是当地最古老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打古堂自古有三年一小庆,七年一大庆的习俗,一直沿袭到1945年。1948年最后一次公演后有56年的停演,直到2004年由日本出资,经县文化部门挖掘整理,邀请中日专家学者观摩,在麻林瑶族乡民族中学举行了一次恢复性演出。2006年“八峒瑶族跳鼓坛”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宁县又组织了一次七天七夜的“打古堂”演出。
“打古堂”融合了原始文化、瑶族文化和古夜郎国文化,是多元民族文化集中展示的一个古老舞台。张劲松(2005)认为:“跳古坛”源起于瑶族图腾崇拜的“盘瓠祭”,因为盘瓠图腾崇拜是瑶族最原始的祖先崇拜,晋代干宝《搜神记》中就载有“用糁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的礼俗了。宋代迁徙到贵州的瑶族接受了古夜郎的竹图腾文化,在“盘瓠祭”中纳入了祭竹王②据麻林乡瑶民手抄本《过山榜》载:北宋靖康(1126)年间,瑶族祖先因避兵祸从江西吉安一带迁出,先是到贵州的古州黎平,再至广西古宜和龙胜。元初,危、蒲、沈三姓瑶人自广西西部的龙胜、古宜迁入桃盆峒,在花竹山一带居住。。明万历年所修《武冈州志·瑶俗篇》记载:“八峒瑶族人崇奉之神玉面天尊即竹王也。”古夜郎国有竹图腾崇拜,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有竹王者,兴于遁水。先是,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养之,长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旧时夜郎地区建有很多竹王神庙祭祀竹王。八峒瑶民有许多是从贵州迁徙来的,在贵州接受了夜郎祭祀竹王的文化,也把这种文化带来了八峒。
笔者2017年7月走访了多名参与2004年和2009年“打古堂”祭祀演出的亲历者,如竹根雕刻艺人唐光旭先生,80多岁的师公雷学勇先生和70多岁的师公雷代信先生,他们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仪式的大致过程,其中涉及“祭竹王”【tɕie22tei22ho13】的部分如下所述:
“打古堂”小庆有三天三夜,大庆有七天七夜,整个仪式流程复杂烦琐,祭祀的神灵众多。但在祭祀开始的时候,要先祭竹王,再祭盘王及其他神灵。每年谷雨前后,八峒的瑶族族首就汇聚在一起,“起款”商议祭祀“竹王菩萨”【tei22ho13pu22sa33】,然后出黄榜张告八峒,宣告祭仪。先由最高的掌坛法师在依山傍水的竹林中选定一块祭祀的场地叫“古堂地”【ku22do13ti11】,立竹桩三根,雷代信师公说这三根竹桩代表天、地、人,而竹王就代表天。然后用高约1.1米的竹篾围成圆形,直径大约5米。在圆上设东、南、西、北、中五个门。在东门方向立纸扎的叉星盘王神像,南门方向立蛇星盘王像,西门方向立獐星盘王像,北门方向立左脚梅山董大王像,中门立右脚梅山宪大王像。每一纸扎的神像下放置该神的竹制面具,峒话叫“竹面罗嘚”【tei22mie11lo33te0】、“竹头壳”【tei22dau13ho35】”或“鬼头壳”【kuei22dau13ho35】。靠东“剪茅叉木”搭三角式的茅草棚,因正面像“人”字,旧称“人字寮”,峒话叫“茅厂厂”【mo13tɕhio22tɕhio22】。“人字寮 ”内用三块石头竖三角灶,上置破铁锅,锅里煮了一些野果作为祭祀竹王的供品。雷代信师公说竹王是最早的祖先,当时条件艰苦,只有野生的瓜果可吃。在茅草棚前置纸扎的坐式竹王神像,白面无须,双耳赤色,披头散发,身穿笋壳衣,手执竹节鞭(如图1)。
祭祀的用器多用竹做成,如竹面具、竹碗【tei22o35】、竹瓯(竹杯)【tei22au35】、 竹刀【tei22tγu35】、竹鼓筒(竹鼓,打古堂特有的乐器)【tei22ku22daŋ13】、叶嘚衣(竹叶衣)【ie22te0i35】等。据唐光旭先生介绍,2004年打古堂庆典在麻林乡民族中学举行,有两根翠竹横系着两丈多长的红绸,上书“祭坛洞天”,两边条幅分别是“五洲神祇临福地”,“天地诸神降仙坛”。当时日本采访团成员就问掌坛法师秦法旺(时年84岁):这标记是何用途?秦法师答:这是先师传度祭竹王的特殊标记,我们自夜郎迁徙而来,所以扬幡挂榜用楠竹,神像面具用楠竹,跳舞面具,包括祭神的酒筒酒杯、杀祭猪的竹刀也是用竹(如图2)。
图1 祭竹王【tɕie22tei22ho13】
图2 扬幡挂榜【iaŋ13fan35kua33paŋ22】
“打古堂”祭祀活动分五个阶段进行,称为东庆、南走(“勾脚”【kau22tɕiγu22】)、中盘(“盘脚”【bo13tɕiγu22】)、北挂(“挂脚”【kua22tɕiγu22】)、西拐(“拐脚”【kuai22tɕiγu22】)。表现了瑶族从生产、生活、男女相爱、交合生育、儿女成群到年老西逝的整个人生旅程。由法师率领首士及舞队进行表演,是集歌、舞、傩、乐及祭祀仪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也是国内目前唯一原汁原味保存“祭竹王”的一种祭祀活动。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新宁八峒瑶山的傩面具选用竹兜雕刻而成,所调面具原始、古朴,且工艺复杂讲究,承继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技术成熟老道,是优秀的民间传统雕刻,2009年“竹根傩面”被列为邵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为新宁县麻林瑶族乡民间艺人唐光旭先生。
笔者于2016年7月和2017年7月两次专程采访了唐光旭先生,了解竹根傩面的制作流程,面具符号的象征意义以及传承人的现状等。下面分别简述之:
1.制作工具
傩面的制作工具比较多也比较原始,有的就是使用农具制做。例如:舞钻(用于打孔,作面具鼻、口角)【vu22tso33】、圞锉(圆形雕锉)【lo13tsγu11】、开料刀【fei35lei11tγu35】、两用锄头(挖、劈两用斧头,一头是劈竹兜内节的斧头,一头是挖掘锄头)【lio22ioŋ11dʑy13dau33】、钉锤(四方头钉锤,捶打泥沙,洗根须)【tin35dei13】、八分锉(斩须锉)【pia22fo ŋ35ts γu11】、四分锉(开眼圆锉)【ɕi33foŋ35ts γu11】、三分锉(理纹方锉)【sa35foŋ35tsγu11】、一分锉(雕齿方锉)【i13foŋ35tsγu11】、钩刀(砍柴刀)【kau35tγu35】、根粑锤(平时打蕨根粑粑所用)【kaŋ35pa55dei13】。
2.制作流程
(1)选材 每年进竹山选竹兜材料是农历一年的“立秋”后至第二年的“立春”前,这个季节的首尾半个月采集的材料还是有生蛀虫的迹象。为了保存的时间长,最好以霜、雪天气为最佳。选定当阳的陡坡上生长5-10年的老竹,竹茎或圆或扁,根须明显凸露在土面,挖掘时每方保留三寸根须长度,连竹带兜挖倒后,从根须往上量40厘米至50厘米锯断。
(2)开料【fei35lei11】、洗料【ɕie22lei11】
采挖好的竹蔸,截去竹茎搬运到清溪边开爿破蔸、洗涤泥沙,边洗边锤,将竹须表皮槌掉洗净,只留须骨如麻。
(3)定形
根雕的基本原则是按照材料的生成顺其自然,而不能做强制性的改造。将材料的泥沙冲洗干净之后,通过观察蔸形的胖瘦、弯直、轮廓来确定雕哪个人物为宜,初步确定人物眉毛、胡须、头发的定位。
(4)雕刻
材料初步定形后,根据人物形象确定顺雕或逆雕,有头发的人物像属于“顺雕”,留有大量胡须的属于“逆雕”。依次有:修头发胡子(凿须)【sei35dau13mo33vu13te0】、 定 眼 睛 【din22ŋai22tsei35】、定鼻孔【din22pi22haŋ22】、画口【fa11hau22】、画耳朵【fa11ȵie22te0】、钻鼻孔【tso33pi22haŋ22】、安鼻孔【o35pi22haŋ22】光□□(打磨)【lγu35ɕia11lo35】等环节。
(5)防腐处理、上漆
竹面具成形晾干后要进行防腐处理。具体做法是将竹面具放进石灰水浸泡七天,用清泉水洗净,再架木甑,蒸煮一天一夜后,晾干加漆。这一过程用峒话表述即:浸石灰水【tɕin33dʑia11fei35ɕy22】(防腐)、蒸壳壳 【tɕin35khγu22khγu22】、漆壳壳【tɕhi22khγu22khγu22】。
3.竹傩面具形象
竹傩面具主要用于傩舞、傩仪和傩戏。如“打古堂·庆盘王”祭祀中的傩面具一套共有36面,用峒话表述分别为:
狗公(傩公,如图 3)【kau22koŋ35】、狗婆(傩母,如图 4)【kau22bo13】、竹王(玉面天尊)【tei22o13】、大判官【ta11phai35ko35】、□判官(小鬼)【ηia35pai35ko55】、聚□(招财童子)【tɕy33tɕia35】、入□(进宝郎君)【ŋ11ɕia35】、纠嘴巴【tsei35tsei22pa55】、伙头师傅(监斋九郎)【fγu22dau13sɿ35fu33】、把坛师傅(把坛刘太保)【pa22da13sɿ35vu22】、张赵二郎【tɕio35tsγu22lio35lo ŋ13】、镇坛(土地)【ɕin35da13】、和包(何氏六娘)【ho13pγu35】
图3 傩公【kau22koʑ35】
图4 傩母【kau22bo13】
五峒梅山:背时鬼(梅胡)【pei33zɿ13kuei22】、梅官家(梅李)【mei13ko22ka35】、和气(梅赵)【hγu13tɕhi33】、财米鬼(梅董)【dzai13mi22kuei35】
四大元帅:马元帅【ma22vai13sai33】、赵元帅【dzγu13vai13sai33】、王元帅【o13vai13sai33】、殷元帅【in35vai13sai33】
四值功曹:时泄(时值)【zɿ11ɕie35】、日官(日值)【ŋ11ko35】、月官(月值)【vai11ko35】、年官(年值)【ηie13ko35】
三元将军:郭将军【kγu33tɕio35tɕyn35】、唐将军【do13tɕio35 tɕyn35】、周将军【tɕy35tɕio55tɕyn35】
五色猖兵猖将:绿猖【lei13tɕio35】、红公(红猖)【hoŋ13koŋ35】、白公(白猖)【ba11koŋ35】、雷公头(黑猖)【lei13koŋ45tau13】、黄猖【ho35ɕhio35】
三峒蛮王:蛇精(蛇蛮)【dγia11tɕin35】、乌獐(獐蛮)【vu35ɕi35】、蛮嘚(叉蛮)【mai13te0】
上述这些人物形象来源复杂,或从道教、佛教而来,或从盘瓠崇拜、竹图腾崇拜而来,或从梅山教而来,还有来自地方传说的等等,也从侧面反映了八峒瑶山“打古堂”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民族祭祀仪式。
八峒瑶山的古法造纸是继承于蔡伦的造纸术。在清初时期,由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滩头镇引进而来。百多年来,手工造纸都是瑶乡人民赖以生存的技术,麻林乡原名“麻丝”,因乡内盛产利用嫩楠竹生产竹麻丝(造纸原料)而得名,后觉“麻丝”不雅,遂改名叫“麻林”。20世纪80年代以前,麻林、黄金瑶乡主要以集体造纸为主,每家派出主要男丁去造纸。1980年代是造纸的鼎盛时期,当时的麻林乡基本每家每户都会造纸。主要生产大纸(也就是钱纸)【ta11tsɿ22】、老浆纸(纸厚而短仄,也叫老仄纸,主要用于书画、迷信)【lau22tɕiaŋ33tsɿ22】、堆壳纸(迷信纸)【tei35kho13tsɿ22】、官刀纸(纸薄而细,主要用于书画)【kuan22tei33tsɿ22】、香妃纸(纸白,用米浆来造,用于书画,今已失传)【ɕio35fei33tsɿ22】等。多个品类,年产各种纸品几十万担,远销河南、河北、浙江等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机械造纸厂的出现,导致了传统古法造纸的衰落。目前,在整个八峒瑶山地区,坚持使用古法造纸的仅存麻林瑶族乡上林村陈菊一家。
笔者多次走访手工造纸匠人陈菊,据他亲述,其祖父陈明福(光绪戊寅年生)承传祖先造纸技术,一生都从事造纸业。父亲陈显仁从小跟随祖父造纸,他自己又从小跟着父亲学会了造纸,祖祖辈辈代代相传。陈菊介绍:手工造纸总共需要经过(1)“□竹麻”【ŋai22tei22ma33】(砍料)③选当年生的嫩竹,砍伐时间以农历小满前后为宜。、(2)“破竹麻”【phγu22tei22ma33】(破料)、(3)“下塘”【ha22do13】(下氹)④把竹子一捆捆铺放在塘里,放一层石灰放一层竹料。、(4)“沤料”【ŋo33lei11】(浸料)⑤竹料需在石灰塘里浸40天左右的时间。、(5)“洗竹麻 ”【ɕie22tei22ma33】(洗 料)⑥洗完料后还需放置一个月等竹料变软。、(6)“打料”【ta22lei11】(打料浆)、(7)“抄纸”【tɕhiγu35tsɿ22】(如图 5)⑦“操纸”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纸浆粘连,增强浆液的流动性,需要加入由野山椒树叶和石灰水为原料的熬制的滑水【va35ɕyei22】。、(8)“轧纸”【tɕia22tsɿ22】 压纸、(9)“取纸 ”【tɕhi22tsɿ22】( 揭 纸)⑧将压成堆的纸张每次分几十张揭开、(10)“吹纸”【tɕhyei22tsɿ22】(晾纸⑨,如图 6)、(11)“齐纸”【dʑia13tsɿ22】、(12)“□纸”【lai11tsɿ22】(打捆)出成品共12道主要程序,耗时半年才能完成。“操纸”是整个工序中最关键的一环,其中“横水”【vai13ɕyei22】(把纸浆放在纸帘上)和“直水”【dei11ɕyei22】(平整纸浆)两步全凭手感,最能衡量一个造纸匠人的技术精湛与否。另外,制造不同品种的纸,中间会有一些特别的细节工序。手工造纸系纯手工、纯植物制造而成,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对使用者和环境都不会造成危害,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
图5 抄纸【tɕhiγu35tsɿ22】
图6 吹纸【tɕhyei22tsɿ22】(晾纸)
八峒瑶山的竹文化除了上述表现形式之外还有一绝,即竹制乐器。据黄金瑶族乡文化站站长陈孝友介绍:我县自古以来有着“祭竹王”的传统习俗,所有吹、拉、弹、打的乐器都由竹子制作而成。陈孝友自述是土生土长的瑶乡人,自幼喜爱瑶山特色竹乐器,工作后由于工作的需要,遂把改进、创新、传承竹乐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经他制作的“竹梆”(打击乐)【tei22paŋ22】、“地筒”(吹 奏 乐)【ti11do ŋ13】、“排箫”(吹 奏 乐)【bia13sei35】、“竹琵琶”(弹拨乐)【tei22bi13ba13】、“竹琴”(弦乐)【tei22dʑin13】、“竹笛”(吹奏乐)【tei22di11】、“竹鼓”(打击乐)【tei22ku22】等纯竹乐器多达十余种。
除乐器外,陈孝友还开发了多种竹器产品,如用于装各种规格茶叶的竹筒【tei22daŋ13】、笔筒、【pi22da ŋ13】儿童玩具“码子枪”(竹枪)【ma22te0tɕhio35】、敬酒器皿的竹龙【tei22loŋ13】
此外,瑶山还有传统的竹编器皿如竹凉席、竹地板、竹菜板、竹帘、竹筛等等。瑶山盛产竹笋,据麻林乡文化站刘清明站长介绍,麻林冬笋久负盛名,味道纯正鲜美,其市场价较其他地区的产品高出五毛到一块每市斤。
据上述,我们可以一窥八峒瑶山竹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其中“跳鼓堂·祭竹王”属于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竹根傩面”属于市级非遗保护项目,“瑶山竹韵”(含竹乐器)被列为县级非遗保护项目,“古法造纸”正在申请县级非遗保护项目。然而,经过近年来多次的实地考察与走访非遗传承人,以及与新宁县文化馆、县非遗中心、麻林乡政府等各部门领导和当地文化爱好者的几次座谈与交流,我们认为八峒瑶山竹文化及其载体——峒话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分别简述之。
1.峒话已属于濒危汉语方言
峒话是八峒瑶山人民使用的一种既无法与当地汉语方言沟通,又不同于典型的苗瑶语的语言,他们自称为“人话”或者“瑶语”“峒话”。从语言面貌来看,峒话已属于汉语,但还保留了少量土著语的遗存,是一种少数民族汉语。目前峒话的使用人口初步估算在六七千人左右。
笔者带领课题组曾在2009年8月麻林乡居民的语言生活状态作了实地采访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上林、竹里、麻林三个行政村。调查结果显示:127人当中有42人已经无法使用峒话与人交流,剩余85人的峒话能力也参差不齐,有的能听能说,有的能听不能说,有的能说部分等等,真正能达到熟练和流利水平的不到50%,年龄都在40岁以上。2010年7月我们又针对峒话的代际传承作了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林村被调查的49名青少年儿童中,仅15人会说峒话,约占30%。近几年来,这个比例还在急剧下降。在2017年7月的调查中,麻林乡民族中学的郑远江老师告诉笔者,他曾对一个50多人的班级做过调查,会说峒话的孩子只有两三个。
峒话的使用域已经缩小到家庭,学校、集市等场所多使用“客话”(新宁话)或普通话。同时,峒话所具备的文化功能也在逐步衰退。据瑶山师公雷学勇介绍,现在连“打古堂”这样隆重的祭祀场合里,师公做法事时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客话多,峒话少,而在过去都是使用峒话的。又如“竹根傩面”36副人物面具的峒话说法,笔者走访了多位老人才大致记录下来,连根雕制作人唐光旭父女也说不完全(唐光旭是上门女婿,本不会说峒话),一般的人仅仅知道一个统称“竹壳壳”,更无从知晓每一副面具的来历和故事了。再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崀山峒歌”有山歌、号子、田歌、小调、风俗歌等多种形式,最初流传于八峒地区,用峒话演唱,现在已在全县流传,多用“客话”演唱。笔者在八峒地区寻访多位会唱山歌的老人,均表示能用峒话演唱的山歌越来越少,好多“唱不起”,“不好唱”,只能用客话唱。
2.峒话进课堂的两难境地
其实,对于峒话的处境,当地政府、学校和乡土文化爱好者都有清醒的认识,他们也采取了各种办法加以挽救。例如“八峒瑶山民俗历史文化研学会”编辑出版的《八峒风情》是一份非常有特色的乡级刊物,每季度出一刊,内容涉及八峒瑶语、民俗风情、胜迹传说、古今人事等,其中“八峒瑶语”是专门介绍峒话入门、研习、发展和推广的。2012年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委托黄金瑶族乡中心学校的老师编辑一本《八峒瑶语》学习性教材,主要使用汉语拼音来拼注峒话,收录了峒话的常用词语和一些瑶歌。麻林瑶族乡中心学校编纂的校本教材《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的第一章“语文(言)篇”介绍了“八峒瑶语——峒话”“峒话范文”“峒话拼音方案”。
2017年7月31日,我们与麻林乡政府及麻林乡民族中学、麻林乡中心小学的部分领导和老师进行了座谈,了解到“峒话进课堂”的提议早在五年前乡党委就提出来,但至今并没有落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现行教育体制下如何解决师资、课时、经费等问题,例如有学校负责人就谈到学校课程比较多,升学压力大,峒话进课堂的阻力比较大。随后,我们又电话采访了黄金乡中心学校的负责人,了解到在2013年春季峒话被纳入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是《八峒瑶语》,每周一节,只在初一年级开设,由本校教师按照正常的课时教学。但是这位负责人也坦承一年下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还是不大会说,另外应试教育的体制也限制了峒话教学。
与峒话的濒危现状一样,八峒瑶山竹文化同样陷入了困境。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给予了不同形式和力度的关注和支持,也有多项民俗文化被列为不同级别的非遗保护项目,但其现状和发展前景并不容乐观。
1.非遗传承人大多年老多病,后继乏人
八峒地区非遗传承人的断层现象令人担忧。作为“跳古坛”(打古堂)的传承人之一雷学勇先生今年已过80高龄,他说能做“打古堂”法事的师公如今只剩七八个了,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最年轻的法师也有50多岁了,如果等他们这一批人走了,再想恢复这项古老的传统祭祀仪式恐怕很难了。
“竹根傩面”传承人唐光旭先生年过七旬,前几年中风导致偏瘫,已无法继续从事根雕工作,其女婿朱美风作为传人还未完全掌握根雕技术。
造纸匠人陈菊表示掌握“古法造纸”技术的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其中真正能操作的人只占30%。
2.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环境也不容乐观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非遗传承人也需要面对生活压力。八峒瑶山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大部分家庭都得依靠外出打工才能维持生活开支。我们注意到,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传统民俗活动在逐步淡化,与之相关的一些古老职业、手工技艺也就渐渐失去了市场。例如随着“打古堂”这类传统的祭祀活动不再兴盛,过去地位崇高的“巫师”(师公)也面临着门庭冷落的窘境,用于祭祀的“竹根傩面”也变得少有问津了。失去了经济来源,部分非遗传承人也陷入贫病交加的境地。根雕艺人唐光旭自偏瘫中风后,其女婿为了筹集丈人的医药费和全家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中止了根雕技艺的学习。“古法造纸”由于耗时长(一个周期需要三个月)、产量少、人工高,目前整个八峒地区仅剩陈菊一家在勉强支撑。可以说,没有经济的保障,非遗行业就难以“活”起来,“动”起来。
3.八峒地区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标识性、包容性的文化品牌,缺乏社会影响力和市场推广力
尽管八峒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但有关单位和部门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至于如何把这些资源整合、保护和开发起来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笔者提出用“竹文化”这一概念来整合八峒瑶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把“打古堂”“竹根傩面”“古法造纸”“竹制乐器”“竹制器皿”“竹制食品”等串联在一起,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竹文化品牌。
八峒瑶山自然风光优美、民风古朴、方言独特、遗产丰富,就当地政府和民间而言,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自觉和语言保护的意识,为之奔走、呐喊的也不乏其人,但是,峒话的濒危和八峒族群文化衰退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笔者认为,考虑到八峒语言文化资源的丰富性、集中性和濒危性,建议设立省或市级的“八峒瑶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把峒话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管理和专门保护。例如,依托崀山⑩崀山旧属于八峒地区,现划为崀山镇,与麻林、黄金两瑶族乡毗连。这个“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凝聚的人气优势,在保护区内建造一个竹文化博物馆,把“打古堂”“竹根傩面”“竹料造纸”“竹制乐器”等非遗传承人请进馆内进行集中展示和表演,融保护、宣传、教育、体验、旅游开发等多项功能为一体,使非遗“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语言和文化,方言和地域文化在保护和传承这个问题上是融为一体的,抛开文化的语言保护没有意义,离开语言谈文化传承也失去了基础和依托。因此,在讲峒话人口比较集中的村落设立“峒话村”,确定“峒话”非遗传承人,宣讲峒话和口传文化,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树立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语言自信。当然,我们也意识到申请、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时不我待,针对目前峒话及其他非遗文化濒危的现状和衰退的速度,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抢救性地调查、记录和保存峒话及口传文化。峒话是少数民族转用汉语的结果,是研究语言接触的珍贵样本,也是瑶族群众认知世界的独特方式,是重要的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一旦消失将无法再生。幸运的是,2016年峒话已经纳入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濒危汉语方言项目,笔者已带领课题组成员多次深入实地调查,峒话及方言文化的调查、记录和保存的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
第二,作为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以竹文化为代表的八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摸底、调查、记录、存档以及数字化保存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地方性的非遗保护法规,从政策层面上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培训和考核等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就是保护传承人。
第三,教育部门应重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重要意义,当地中小学可以调整思路,把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母语和当地传统文化,转变语言意识和语言态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而不是单纯地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正如曹志耘先生(2017)指出“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主力军是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因此,如何激发青少年的语言自觉和保护意识应该是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抢救濒危方言和地域文化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也许,我们注定是输者,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既是良知,也是责任。
致谢:感谢新宁县文化馆、县非遗中心、麻林瑶族乡郑远江先生、黄金瑶族乡陈孝友先生提供珍贵的资料和部分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