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伟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24)
任庄水库工程位于山西省泽州县东北丹河上,工程于1959年开工建设,1960年完工并投入运行。水库设计总库容为8050万m3,正常蓄水位高为23.90 m,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灌溉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大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5.5 m,坝长650 m,坝顶宽5.5 m,防浪墙高1.0 m。迎水坡及背水坡均采用干砌石护坡;干砌石下为粗骨料垫层,厚0.2~0.3 m。迎水坡设有一马道,高21.70 m,坡度为 1∶2.6。背水坡设有两条马道,一马道高22.4~22.8 m,二马道高 13.6~13.7 m,坡度为 1∶2.3~1∶2.7。坝后坡脚设有排水棱体及排水沟。
筑坝土料料源主要为坝址附近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Q2pl)紫红色低液限黏土。
水库运行至今已53年,其间发生过多次险情,现按时间先后顺序分述如下。
1963年9月19日,当库水位蓄水高度至26.26 m时,大坝右坝段桩号0+063~0+175段坝体土发生下滑,滑面高度为11.60~23.40 m。坝体土下滑至右坝端坡脚处,形成一平地,距坝轴线80~120 m。事后于1964年对滑坡段坝体进行了重新填筑,同时在该段坡脚处增设长约58 m的排水棱体。1998年水库应急改造时又对滑坡处坝体进行了充填灌浆。
据水库观测资料,当水库蓄水高度至22.4 m时,坝体与右坝肩接触处有库水渗出,同时坝顶有裂缝和塌坑出现。特别是1992年5月,由于上游普降暴雨形成洪水,导致库水位骤升,坝体与右坝肩接触处渗漏量明显增大且右侧坝体出现多处塌坑。1998年任庄水库应急改造时,对右坝肩岩体、坝体与右岸接触部位进行了灌浆处理。
1992年5月5日水库上游暴雨过后,大坝背水坡桩号 0+000~0+356,高 19.20~27.75 m 范围内,发现 30余处塌坑,并伴有多处裂缝。塌坑坑径最大1.4 m,最小0.25 m,坑深最大2 m,最小0.3 m。现场对典型塌坑开挖后发现,坑壁有明显裂缝,最深约6 m,裂缝宽最大约10 cm,最窄约0.5 cm,且塌坑多在裂缝处产生。随后,对塌坑进行了回填并夯实。1998年任庄水库应急改造时,对大坝桩号0+100~0+380段坝体土进行了黏土充填灌浆,并对上下游坝面进行了防护。
坝体土岩性主要由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Q2pl)黄褐色、紫红色低液限黏土组成,局部为低液限粉土。其中坝顶1~6 m范围内坝体土多呈紫红色,6 m以下坝体土多呈黄褐色,10 m以下坝体土含小砾石及钙质结核,浸润线以上呈坚硬-硬塑状,浸润线以下呈软塑-可塑状。
1)坝体土常规物性指标
坝体质量检查时,共取坝体土原状样135组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成果见表1。其干密度为1.33~1.64 g/cm3,平均值为1.49 g/cm3(最大干密度为1.69 g/cm3),平均压实度为0.88;塑性指数为 11.0~23.1;天然压缩系数为 0.10~0.82 MPa-1,具中等-高压缩性;含黏量为18.3%~41.3%;饱和直剪凝聚力 C 为 7.9~20.1 kPa,内摩擦角 Φ 为 14.5~23.0°。就干密度进行加权分析,其中试验值为1.33~1.40 g/cm3有38组,占总取样数的28.2%;1.40~1.50 g/cm3有65组,占总取样数的48.1%;1.50~1.60 g/cm3有24组,占总取样数的17.8%;1.60~1.64 g/cm3有8组,占总取样数的5.9%。不难发现,坝体土干密度以1.33~1.50 g/cm3为主,占总取样数的76.3%。总体看,坝体土干密度偏低,差异性较大,土质不均,分析局部存在软弱部位。
表1 坝体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成果表
2)坝体土化学、矿物成份及分散性试验指标
坝体质量检查时取13组扰动样进行了化学矿物成份分析、膨胀性试验及分散性试验,成果分别见表2及表3。由表2可知,坝体土中有机质含量为0.38%~0.84%;水溶盐含量为0.57%~3.23%;伊利石含量为18.4%~27.8%;蒙脱石含量为6.3%~8.6%;自由膨胀率为36.0%~57.0%,部分样品为弱膨胀性土且水溶盐含量超标。由表3可知,四种分散性试验成果中,碎块试验有2组样品为过渡性土,占总样品13%;针孔试验有1组样品为过渡性土,占总样品6.7%。
表2 坝体土化学矿物成份及膨胀性试验成果统计表
3)坝体土与均质土坝对比结果
坝体土与均质土坝用料质量要求对比结果见表4,由表可知,坝体土质量指标中的黏粒含量、塑性指数和水溶盐含量部分偏高,为不合格项。
1)坝面变形情况
目前大坝桩号0+100~0+240段和桩号0+330~0+530段,坝顶凹凸不平,变形严重,最低处与最高处相差约0.4 m。另外,在迎水坡桩号0+280~0+335和桩号0+375~0+520段,距防浪墙约12 m范围出现一塌陷坑,坑长约 190 m,宽约 12 m,深 0.10~0.40 m,最深处约0.5 m;背水坡桩号0+280~0+410段一、二马道附近也出现塌陷现象,局部观测管外露。
表3 坝体土分散性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4 坝体土与均质土坝用料质量要求对比表
2)坝面变形原因分析
综上分析可知,由于坝体土土质不均,局部存在软弱部位,土体结构松散,干密度低且具高压缩性,旱季易出现干裂,进而形成一些微小裂缝。雨季或库水位较高时,雨水或库水易渗入坝体中并在裂缝发育处汇集,使该处坝体土的含水率增高甚至饱和。当软弱部位的坝体土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时,水溶盐含量偏高、属于弱膨胀性土或分散性为过渡性的坝体土,其土颗粒将发生位移,土体结构逐步被破坏,导致该部位坝体土的抗压和抗剪强度降低。大坝经长期运行后,结构已经破坏的软弱部位在自身重力,坝顶重车碾压及振动等作用下,局部坝体土将蠕动变形,甚至产生塌陷,进而表现为坝顶凹凸不平,坝坡局部出现塌陷坑,马道附近部分观测管外露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省兴建了多座均质土坝,且多数工程选址于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区(),周边低液限黏土自然成为土坝的料源。受当时专业技术水平的限制,筑坝时只注重坝体碾压质量,而忽略了料源化学及矿物成份的分析。而该类低液限黏土往往黏粒含量、塑性指数、水溶盐含量偏高,甚至属于膨胀性土或分散性土,这些质量指标隐蔽性更强,对坝体的危害性也更大,应引起对该类工程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