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琪
(桂林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 桂林 5410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当前临床常见的心肌坏血症,该病主要是因为心肌缺血造成的,患者往往伴随心律失常、饮食障碍以及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并发症情况[1-2]。临床一般规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后卧床时间应控制在1~3天,体位也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由平卧到半卧、坐位逐渐过渡[3]。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自律和心肌缺血情况等因素,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其改善、减少胸闷、心率加快、心绞痛、腹胀、暖气以及排便异常等不适症状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就旨在探讨逐级半卧位体位护理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不适症状中的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WHO和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中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规定;(2)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3)Killil心功能分级在Ⅰ、Ⅱ级;(4)临床资料完善且配合我们治疗和随访。排除标准:(1)合并有认知和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2)合并有严重心律失常、心源休克以及肺水肿的患者;(3)合并有腰部损伤或腰部疾病难以实行半卧位体位护理的患者;(4)既往存在药物依赖或研究依赖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男56例,女33例,平均年龄(49.28±7.09)岁。对照组男57例,女32例,平均年龄(48.38±7.11)岁。两组基本资料方面不存在差异,能够进行对比研究(P<0.05)。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配合我们治疗和随访。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病室内保持安静清洁,叮嘱患者保证足够休息时间,饮食尽量清淡。对照组患者在发病24 h之内给予平卧或30°半卧位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逐级半卧位体位护理。患者发病12 h内使其保持30°半卧位体位,12~18 h时间段使患者保持45°半卧位体位,18~24h时间段使患者保持60°半卧位体位。患者在排便或者进餐时应保持半卧位体位。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停止护理:(1)护理中出现头晕、心悸、呼吸不畅或明显疲劳;(2)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者在变换体位时心率上升每分钟超过20次,收缩压较正常休息上升30 mmHg或下降10 mmHg;(3)心电图ST段较安静状态下下移或者上移超过0.2 mV。
连续护理3天后对两组以下指标进行评定:(1)心功能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射血和缩短分数;(2)对比两组午餐用餐后30 min不良反应情况:胸闷、心率加快、心绞痛、腹胀、暖气;(3)对比两组首次排便情况:首次排便距入院时间、首次排便用时。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对比两组入院后各项心功能指标情况,两组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入院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午餐进餐30 min后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3=11.441,P=0.001)。见表2。
表2 两组午餐进餐30 min后不良反应对比
对比两组入院后首次排便情况,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排便用时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入院后首次排便情况对比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伴随心衰、心律失常、胸痛、胸闷等症状,对患者健康以及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5]。心肌梗死患者其坏死心肌组织往往在发病后1~2周开始吸收,3~4周心肌组织逐渐纤维化并且在6~8周时形成瘢痕。为保证患者坏死组织更好修复,临床上一般要求患者保证1~2周的卧床休息[6]。但长期平卧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便秘以及睡眠质量低等一系列不良症状,同时还容易增加患者感染其他肺部并发症甚至是血栓的风险[7]。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早期护理意义十分重要。
逐级半卧位体位护理相当于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的早期预防,能够尽可能帮助患者避免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功能失调等情况,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避免抑郁情况的出现[8]。同时,逐级半卧位体位有利于避免患者进餐后餐食在胃中停留时间过久,帮助肠胃蠕动、避免腹胀、暖气等情况的出现[9]。本研究显示,逐级半卧位体位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出现胸闷、心率加快、心绞痛、腹胀、暖气等不良反应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排便情况,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以及首次排便用时短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在于患者采取半卧位时其腹肌更容易收缩,利于促进结直肠以及膀胱的用力,缩短排便时间。
综上所述,逐级半卧位体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不会对患者心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增强患者舒适度同时减少患者不良症状,帮助其排便,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