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 莉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7)
地方文献工作是公共图书馆重要的基础业务工作之一,加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更好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基础,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服务于社会特色化、个性化和优质化,对推动本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传承地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实际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不均衡问题所在,并针对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及建议。
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保存文献、传递信息、开展社会教育等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在保护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如何建设地域文化资源是公共图书馆亟待解决的课题,以下从各个不同收藏文献资源的主体来分析辽宁省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情况。
目前,辽宁省的地方文献工作主要都集中在公共图书馆。1989年,辽宁省首次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上讨论并制定了《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协调方案》,该方案转发给市县(区)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文件于1990年起实施,并列为各级公共图书馆评估内容。这个方案的实施标志着辽宁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统筹化的资源建设新阶段。笔者对全省15个省、市级公共图书馆采用实地走访考察、公共图书馆网站主页查阅、电话调查、问卷调查、查阅论文等方式,对其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情况进行检索和考察。从表1的情况可以看出,辽宁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发展水平不均衡,省内的各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工作的投入力度也不够。这与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各馆的文献征集和入藏情况也大相径庭,有的馆没有专门设地方文献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不便于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发和利用,如丹东市图书馆、朝阳市图书馆、葫芦岛市图书馆、盘锦市图书馆等,一些特色文献资源则在一般的阅览室中,没有专门集中文献资源,缺乏系统性、调控性、整体性及规划性。有些落后地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起步较晚,无法与其他馆并肩前行及文献的资源共享等。文献资源没有很好地整合,许多特色文献资源散落各县级图书馆、档案馆及民间。此外,各图书馆没有地方文献馆际交换的意识,没有资源整合的超前意识。
表1 辽宁省、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情况
公共图书馆承担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各地的地方志、政协、党史办、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也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或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各种不同类型的地方文献资源。另外,还有一些个人收藏爱好者收藏了一些当地的宗谱、祖谱、家谱、地方特色的民歌、民谣等。
辽宁地区所面临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问题现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集成与整合,限制了地方文献发展的道路,也制约了文献资源的利用水平。
2.3.1 工作管理制度不科学。根据调查表可以看出一些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地方文献部门,而是分散在各部门,分别设置在采编部、典藏部、信息咨询部等,导致各项业务无法有效合理衔接,很难实现统一管理。以沈阳市图书馆为例,2011年设置了独立的地方文献部,2014年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机构调整,将其合并到典藏部。其余小部分图书馆没有设置地方文献部门,各项业务都分散在其他部门。如盘锦市图书馆、葫芦岛市图书馆、阜新市图书馆等。
2.3.2 缺乏协作精神。文献资源的分布很广,需要各单位全力以赴、互相协作,才能很好地开展地方文献工作。一般分布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党史办、政协及其他一些政府机关等单位。各单位都有各自的征集范围和保存形式,对地方文献本身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导致地方文献工作的分割状态。
2.3.3 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标准不统一。根据调查表可以看出,各单位数据库建设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都是各自加工自行建设平台,很难进行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并实现统一的文献资源共享,也缺乏长期规划与有效措施。省、市级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比较快,地级市、县以下图书馆数据建设缓慢,缺乏规划与措施。
2.3.4 缺乏对地方文化自觉。地方文化自觉应是对发展历程、作用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的职责,它记载着本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发展的历史,是本地人民记忆的装置;是传承文明、传播知识、是了解过去、规划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图书馆应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继续加强收集、整理、开发好地方文献的作用、意义,发展的优势和地位,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参与地方文献建设。
地域文化是生活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特定地理范围内,特定人群历经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人类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深厚底蕴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开展地域文化资源建设则成为保存传承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重要途径,意义重大。
辽宁省各级文化主管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各级公共图书馆定期指导与监督,地方文献工作应纳入全国各级图书馆的评估工作中。同时,还应完善地方文献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1987年《辽宁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工作制度》《关于向省图书馆缴纳辽宁地方文献样本的通知》《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协调方案》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使辽宁省的地方文献工作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进程。此外,图书馆还应在文献征集、开发服务、保存整理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细则,尤其是地方文献呈缴征集制度还应该更细化,才能确保地方文献工作前行无阻、顺利开展。但是地方文献在资源开发、文献征集、特色文献的保护及经费保障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也没有具体的制度措施。全省的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如果得到省级单位及全省公共图书馆的支持,建立本地区地方文献收藏中心,协调市县级以下的图书馆文献工作,确保特色收藏范围,逐渐形成完整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为地方文献资源信息提供服务保障。
建立联盟工作,使全省地方文献工作统筹协调发展。为了更好地将地方文献资源集成与共享,地方文献的地域性决定了只有各家单位及个人都参与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建设中来,才能解决各家地方文献资源独占的问题,通过图书馆和文献情报机构组织成一个网络,按照互利互惠、互通有无的原则,通过采访与联合编目,馆际互借与建设文献数据库等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来实现地方文献特色资源的共享。如辽宁省图书馆在2014年8月,组织全省14个地级市公共图书馆共同召开了“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起草了《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联盟建设草案》,并制定了一系列联盟工作细则。通过制订一系列联盟标准,建立起全省地方文献工作协作网,优化全省地方文献资源,做好全文书目数据库、参考咨询、地方文献征集等方面的协作协调。全力扶持薄弱单位的地方文献工作,在资源征集、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协调发展,达到资源共享共建的目的。联盟资源建设可以借助已有的区域建设平台来提高工作效率,政府公开信息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作用,将其纳入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不但可促进地方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也能更好地为民所用。辽宁省图书馆借助政府平台,加强与各地级市的网络共建、共享,可进一步并多方面开展文献合作工作。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离不开数字资源数据库,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网络来传输系统,建立以图书馆系统为平台和分布的资源库群。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平台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各省、市馆开展了联合编目、馆际互借、采访协调等活动,以数字图书馆的推广工程为契机,促进了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共建,实现了地域文化极强的地方文献资源共享。地级市馆的数据库建设相对都比较薄弱,他们可以利用网站平台的优势来实现各馆之间的馆际链接,能更好为地方文献数据库实现资源的推广与共享工作。例如大庆市图书馆作为节点平台已经初步完成了地方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和3万页的地方文献数字化加工,制定了全大庆地区统一的文献数字化标准及各联盟机构工作守则。
图书馆地方文献以其特有资源唯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所不能替代。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或重新组合,最大限度服务于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满足读者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使读者喜欢利用图书馆,愿意为图书馆捐赠或传递资源产生的信息。使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应是图书馆工作者的义务与责任,信息服务与资源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公共图书馆根据用户需求,系统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这是公共图书馆法赋予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公共图书馆为更好地提高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提高资源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必须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推动地方文献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并广泛地征集、搜集地方文献。这也是为“传承发展中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地方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公共图书馆应在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支持和协调下,完善运行机制,保证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切实为构建书香社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