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精致农业要效益

2018-10-21 02:22李潘潘郭勇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供给侧农业改革

李潘潘 郭勇

摘 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把中央的文件精神落实到实处,扎根于基层,本文结合郓城县农业实际情况,展开了思考。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对策

1 郓城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及做法

郓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全县辖22个乡镇街道,总人口125人,农业人口108万,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8万亩。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60万亩以上。

(1)大力开展绿色粮食高产创建,确保超级产粮大县地位。郓城县自201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以来,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落实关键增产和绿色防控技术,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2)狠抓种植业结构调整,高效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各类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3.4万亩,年产蔬菜168.3万吨,已成为郓城农业发展的新动能之一。全县油用牡丹已有2万余亩,为提高经济效益,农业部门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间作套种,主要模式以“牡丹+辣椒”为主。

(3)发展一村一品,实施品牌战略。郓城县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返乡创业人员引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与乡村文化旅游等方式,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加快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4)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适度规模经营。

截止2017年底,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4632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家。目前,已有2家国家级示范社,15家省级示范社,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为1家和5家。目前,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的新型主体已有18家,500亩以上的已有38家。

2 郓城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板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不快。郓城虽是农业大县,但农产品加工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附加值较低,普通产品、低档产品、大路产品较多,专用产品、精深产品、品牌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目前,全县粮食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的近80%,产品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土地分散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科技投入较小,没有实现规模效益,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传统农业意识较强,缺乏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超前意识、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制约了土地高效化、特色化利用,也造成了农民丰收不增收的畸形现象产生。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全县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但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3 实现郓城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郓城县农业产业发展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使农产品供给在数量上更充足,在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积极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关键在于念好调、提、融这“三字经”,提升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调,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做好“加减法”。“加法”是增加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增加供小于需的品种产量,要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配套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推广农机作业,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减法”就是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比如大水漫灌,积极推进“粮改饲”、“粮改经”等,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改变农业生产在地区、品种、品级等方面的结构性不平衡。发展现代农业,落实各项农村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改造提升传统农业,通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提,即农业生产的提档升级,就是围绕着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根据当前食品消费绿色、健康诉求,生产适应城乡居民的食品,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光明集团和汉世伟集团,重点做好生猪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培育肉兔和鲁西黄牛特色产业,新建、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15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场2个。新发展苗木花卉9300亩,筹划建设苗木花卉交易市场。蔬菜面积达到30万亩,积极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壮大食用菌产业,推进生物质能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融,就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这方面,积极树立“大农业”的概念,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农业”,拓宽农业产销的边界,运用跨界思维,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等融合起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满足市场对农业多样化的需求,让农业发挥出更大的正向外部效应。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突出地域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打造生态休闲农业示范点,实现“1+2”>3的“新六产”深度融合发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但现代农业已不简单是这种机械、单一的种与收的关系,更需要关注市场缺什么、消费者吃什么以及缺多少、吃多少的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对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以及收获的东西怎么加工、卖给谁等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对市场规律的重视和遵循,逐步培育壮大农业发展新动能,完成农业新旧动能的有效转换,从而大力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农业大县,实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仗,既需要尊重规律、把握规律的智慧,也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耐心。

参考文献:

[1]王国敏 常璇. 我国农业结构性矛盾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J]. 理论探索,2017,(6)

[2]黃前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意—专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J].政策解读

猜你喜欢
供给侧农业改革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改革”就是涨价吗?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