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汉语书面语语料库词语偏误分类及产生原因探究

2018-10-21 00:51吕会华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聋人汉语

[摘要]以建设聋人汉语书面语语料库为目的,以服务于语言研究和教学为基本原则,以典范的现代汉语作为判定偏误的标准,对聋人汉语书面语中存在的词语偏误进行了分类与分析,对聋人汉语书面语词语偏误产生的根源作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聋人;汉语;书面语语料库;词语偏误

[中图分类号]H 02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310(2018)01007609

Research on Categories of Words Errors and Causes in Written

Chinese Language Corpus for the Deaf

Lyu Huihua

(Special Education College,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75,China)

Abstract: With standard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being benchmarked for identifying word errors, 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analyzes word errors in written Chinese language corpus for the deaf, in a bid to provide support to language research and teaching efforts for the deaf and facilitates improvement of written Chinese language corpus. Furthermore, the paper also gives a tentative look into potential causes of these word errors.

Keywords: The deaf; Chinese language; Written language corpus; Word errors

0引言

部分聾人学习汉语具有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他们所产出的汉语书面语和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写出的书面语一样,都具有中介语的特点。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普通汉语语料库要求不同。“中介语语料库必须进行偏误标注,这是由中介语的特点决定的,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需要。”[1]而“语料标注的内容与质量决定了一个语料库的功能与使用价值”[2]。聋人汉语书面语语料库作为一个中介语语料库,其一,必须进行偏误标注处理;其二,需要确定标注的内容,对语料所存在的偏误进行分类以利于开展标注工作和后续研究;其三,需要对标注体系进行比较详细的解说,以便于培训标注者,保证标注的质量。

北京语言大学HSK作文语料库[3],是一个中介语书面语语料库,我们将在HSK作文语料库词处理规则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确立聋人汉语书面语语料库词语偏误的内容及分类。

HSK作文语料库将词语偏误分为错词、缺词、多词及离合词偏误4大类。我们将沿袭其大类别的划分标准,在小类别上略有改动,使其操作性更强。在实际的词语偏误标注中,为了适应更广泛的研究人群、适应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以及为了标注工作的简便,只标注错词、多词、缺词和离合词错误4大类,另外将不能归类的偏误归为存疑。在本研究中,将大类下的小类进行细致的切分与解说,一方面给予标注者提供参考,提高标注质量;另一方面为今后对词语偏误进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从词语的角度讲,我们希望此项工作达到两个目的:其一,为建设聋人汉语书面语语料库词语偏误的标注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构建词语偏误标注的规则;其二,对聋人汉语书面语词语偏误进行全面的归纳与梳理,找出聋人汉语书面语偏误产生的原因,指导未来的教学工作。

1聋人汉语书面语词语偏误分类

表1错词之语素颠倒

Table 1Morpheme transposition phenomenon of wrong words

目标词语偏误词语例句说明

目瞪口呆瞪目口呆他瞪目口呆

地看她

永不言弃永言不弃要学会永言不弃

奇怪怪奇它里有一只怕冷的怪奇

企鹅

日报报日小企鹅看到他房子墙上有报日上将词语写颠倒,有的是因为字形相近,比如“灿烂”写成“烂灿”,但绝大多数是如表中所示字形上相差甚远的词语。

“词汇层面的偏误存在比较复杂的界定问题,但总体上可分为构词偏误和用词偏误两大类。构词偏误主要是指留学生在词汇使用过程中,受母语、目的语等的影响,误造一些新词,主要有语素错序、语素替代等。用词偏误主要是指留学生在词汇使用过程中,由于语义不清等原因误用了目的语的其他词语,包括单双音节的相互替代以及语义偏误等。”[4]聋人汉语书面语词语偏误问题也主要集中在构词偏误和用词偏误两个方面,本文将从这两点出发,对聋人汉语书面语词语偏误进行分类与分析。本文语料全部检索自北京联合大学开发的《聋人汉语书面语语料库V11》,文中所列例句均为原始语料,句中存在除偏误词以外的其他语法或词汇偏误,本文均未做修改。

11错词(CC)

错词,指错误的词和固定短语等,包括构词和使用两方面的偏误。在HSK作文语料库词处理标准中,将错词分为颠倒、生造词、使用错误和搭配错误4小类。在尝试使用此标准进行标注中我们发现,词语使用偏误和词语搭配偏误极易混淆。词语搭配错误,又和句法中的搭配偏误有交叉,因此这2项标准的确定存在概念不清和不易操作的问题。因此我们引入了“易混淆词”作为错词中的一类,将词语使用错误和搭配错误进行重新梳理,凡和句法中搭配偏误(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中搭配不当、状中搭配不当,中补搭配不当等)有交叉的,留待句法处理;可进入易混淆词的,归入易混淆词。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年1月

第32卷第1期吕会华:聋人汉语书面语语料库词语偏误分类及产生原因探究

111语素颠倒

颠倒是指将词的构成成分写错顺序了。几个构词成分都是正确的,只是顺序错了,如表1,这种情况在聋人产出的书面语中特别多。吕会华[5]于2008年的调查显示,语素颠倒占所有复合词偏误的1365%。

112生造词

生造词是指汉语中有表达此概念的词语,但使用者不选用,自己“造”一个新词。生造词和写颠倒不一样,写颠倒的词语构词成分和目标词一致,只是构词成分摆放错了位置。生造词的构词成分有的和目标词一致,有的不一致。

在复合词偏误的调查中[5],新造词的比例最高,占所有偏誤的3942%。

李冰[6]将生造词分为5大类14小类,分别是:① 日语汉字词偏误:近形词、异形词;② 构成语素偏误:近义语素误代、非近义语素误代、语素误加、语素遗漏、语素错序及语素压缩;③ 多词杂糅偏误;④ 类比造词偏误;⑤ 重叠偏误。李冰研究的分类非常细致,某些类别亦可体现聋人汉语书面语词语偏误的特点,有可借鉴之处。邢红兵[7]将生造词分为:① 新造词:指使用的合成词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或者虽然有对应词但其中至少有1个语素跟目标词无关;② 语素替代:指偏误合成词和目标词相比,构造上没有差异,语素上有差异,有差异的语素和目标语素是同义、近义、反义或者语义相关关系;③ 语素错误:指和目标词相比,偏误合成词中包含1个错误的语素,这个偏误语素和目标语素之间没有音形义的关系;④ 语素顺序错误:指偏误合成词的语素位置颠倒或位置混乱;⑤ 其他错误:指无法根据原文的内容和背景知识推断偏误合成词的意思。

本研究中对生造词的分类将在邢红兵所采用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做微调:第一,将第2条“语素替代”中的单音节词语、双音节词语混用的错误归入混淆,因为这类情况中2个词语都是正确的词语,只是由于用法上区分不清造成了词语使用方面的错误;第二,将第4条“语素顺序错误”单独列为一类(111语素颠倒),因为此类偏误在聋人汉语书面语中出现频率高,

对于聋人来讲,此类偏误语义清晰,由于缺乏声音信息及受手语影响等原因,造成在书写的时候将其写颠倒了;第三,将第5条其他错误归入存疑,例如“冰胀慢慢地变长了”,这句话里面的“冰胀”,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无法推断,归入存疑。

新造词、语素替代、语素错误的示例分别见表2、表3和表4。

围巾布巾用自己的布巾把它擦干净非近义语素替代。替代语素和被替代语素之间或者有类属关系或者根本无关系。

113易混淆词

易混淆的一组词语首先是完整的词语,与111、112中的语素颠倒和生造词不同,那些词语从表面形式看,就是不正确的词语。张博[8]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辨析不宜固守‘同义‘近义这类汉语本体研究提供的标尺, 应当转换视角, 基于中介语词语偏误的现实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易混淆词辨析”,因为“这种做法难免冲犯近义词的界限,并使大量易混淆词受‘近义的规约而被悬搁”。聋人汉语书面语中的一些词语错误,同样无法作为近义词辨析。

易混淆词语之间可能是同义或者近义关系,也可能二者之间在语义方面、语法方面、语用方面甚至可能是字形方面有某些相似之处,从而在使用中混淆。为了检验对易混淆词语人工主观分类的准确度,本文对研究者筛选出的目标词语和偏误词语进行了词语相似度计算[9]。词语相似度是指2个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互相替换使用而不改变文本的句法语义结构的程度。2个词语如果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互相替换且不改变文本的句法语义结构的可能性越大,二者的相似度就越高,否则相似度就越低。因为词语相似度的判断比较主观,因此运用软件(WordSimilarity)检验我们主观判断的结果,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1) 理性意义基本相同的词,如表5所示。

钦佩敬佩这种精神使我敬佩

10词义的轻重不同。

参观看看活动就是自愿去植物园看看

10语体色彩不同。

2) 理性意义不完全相同,但是两个词之间在词义上有一定联系,如表6所示。

看示我偷偷地向姥爷示

了一眼024“示”有“给人看”的意思,与“看”比较,动作的对象不同。

说叫招呼他们叫“再见”044

二两所以他多动脑筋并两郎腿087

顶冒沐浴盆底的塞子被向上冒021虽然在WordSimilarity上查找结果是无共同义项,实际上目标词和偏误词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3)有共同的语素,但是音节不同,如表7所示。有的是应该用双音节词语而误用为单音节词语,这种情况最多;有的是应该用单音节词语而误用为双音节词语。

4) 有相同语素的词语,如表8所示。复合词有相同的语素,再加上意义上有共同义素,但是一组词之间既无同义关系亦无类义关系。

5)虚词的混淆

邢福义等[10]主编的《现代汉语》对虚词的界定是虚词包括助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连词和介词。由于手语中的手控因素(手势)中虚词不发达,虚词大多通过非手控因素表达,这一特征对聋人的汉语书面语有较大影响,因此我们将特别关注虚词。将虚词使用的错误纳入到错词易混淆词小类中,将缺少虚词的情况纳入缺词类,将虚词泛化的情况纳入多词类。

① 助词的混淆

第1类:结构助词的混淆。现代汉语中,典型的结构助词有“的”“地”“得”。在聋人的汉语书面语中,三者混淆比较多,“的”有泛化的倾向。例如:

您这么无微的照顾。(“的”与“地”混淆。)

我哭的很厉害。(“的”与“得”混淆。)

老师气地把他的父亲拖到桌子上。(“地”与“得”混淆。)

第2类:动态助词的混淆。典型的动态助词有“着”“了”“过”,三者之间的混淆相对较少。例如:

我去过天安门。(“过”与“了”混淆。)

原来我的朋友偷了告诉同学们。(“了”与“着”混淆。)

第3类:语气助词的混淆。语气助词之间的混淆情况比较严重。例如:

我认为她是开玩笑了。(“了”与“的”混淆。)

我以为能脱下了吧!(“吧”与“呢”混淆。)

地球南极的冰岛上可真是热闹啦!(“啦”与“啊”混淆。)

第4类:三类助词之间的混淆。不仅各类助词内部存在混淆的问题,上述三类助词之间也存在混淆的情况。主要是三类助词和“着”混淆,例如用作动词、介词使用的“在”和“着”混淆。因为“在”和“着”有共同语义,都可表达“存在”的意思。例如:

企鹅高戴的帽子。(“的”与“着”混淆。)

我躺着床上。(“着”与“在”混淆。)

小明哭泣地说。(“地”与“着”混淆。)

② 连词的混淆

无论是词语连词还是句间连词,在聋人的汉语书面语中使用量偏少,正确率低。例如:

我拥抱而吻妈妈。(“而”与“并”混淆。)

她出生后几个月双耳失聪。再者双眼失明。(“再者”与“并且”混淆。)

学生画完了再去玩篮球。(“再”与“就”混淆。)

③ 介词的混淆

“把字句”“被字句”的标句词用错较多,有将“把”泛化的趋势。例如:

您给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给”与“让”混淆。)

美术老师想把我每周日下午去美术教室。(“把”与“让”混淆。)

小企鹅把大刀在冰上线了船上。(“把”與“用”混淆。)

被我的脚皮肉破了。(“被”与“把”混淆。)

12缺词(CQ)

缺词是指句子中应有某些词语而作者未写出。所缺词语如是实词,在句处理的时候将被处理为成分残缺。句中缺少的词语,如果根据标注者意愿随意补上,可能违反作者的本意,因此缺词类主要标注虚词和处所方

位等词语的缺失。在手语中,处所方位的表达方式和汉语有所不同。聋人汉语书面语中出现的此类缺词偏误比较多。

121虚词的缺失

1) 助词的缺失

① 结构助词的缺失,例如:

今天我帮儿子做题{CQ的}答案。

美铃最终终于违反了那个十约定其中{CQ的}几条约定。

听到他们嚼{CQ的}声音。

② 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的缺失,例如:

然后裤子捋看到他的膝盖受伤{CQ了}。

发现缺1个篓子去哪儿{CQ了}?

2) 其他虚词的缺失,例如:

不如{CQ把}梨篓子偷走好{CQ了}。

122处所方位等词语的缺失

例如:

农艺者倚在梨树{CQ上}同时想想。

他的清瘦的脸{CQ上}爬着几条淡淡的皱纹。

它坐在吊床{CQ上}。

13多词(CD)

多词,用于标示句子中不应有而有的词。 多词问题也主要关注虚词和处所方位的问题。

131多虚词

1) 多结构助词,例如:

哥哥捡到帽子转身{CD地}跑过去大喊

今天早晨晴朗很愉快{CD的}

2) 多动态助词,例如:

小男孩一瘸一拐地{CD着}

记得上课{CD了}时,我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

睡{CD着}也睡不着

3) 多语气助词,例如:

而想终于想写不出来{CD呢}

4) 多介词,例如:

旁边他的爸爸走进{CD被}发现看他做些写什么作业

{CD被}发现小明写得作业不像写字迹{CD的}

{CD被}老师的手{CD里}捏了他的爸爸

{CD把}给你小明的书

{CD把}自行车和他都摔倒地上

5) 多连词,例如:

{CD并且}小明哭泣着{CC地}说

头脑筋{CD而}都空白了

132多处所方位词语

例如:

用手指着嘴{CD上}

小男孩骑自行车{CD上}迎面对小女孩骑自行车

小企鹅住在热带场{CD里}

在南极{CD上}有很多企鹅

走向雪地{CD上}

像电动小船{CD上}

14离合词偏误(CLH)

离合词错误用于标示各种和离合词相关的错误。标在有错误的离合词的前边,表示后边的离合词用法有误。

汉语离合词对于第一语言学习者来讲在用词造句方面很少有偏误,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程度的加深,使用这类词似乎成了得心应手的事情,而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讲,离合词往往是用词造句中极容易发生偏误的一个重要环节[11]。因此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离合词问题首先被提出。综观聋人汉语书面语,就目前的统计结果看,聋人是否存在离合词使用回避现象还有待进一步考察,但偏误确实存在。例如:

老师{CLH点名}了儿子

{CD被}看见小明戴着{CLH低头下来}了就难过了

最近和他{CLH见面}好几次

2聋人汉语书面语词语偏误产生原因分析

在对外汉语研究领域,最早对词语偏误问题进行研究的是鲁健骥[12],他根据中介语理论,将词语偏误产生原因分为:本族语、本族文化对目的语的干扰,已掌握的目的语知识对学习新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学习态度、教学中的讲解和训练中的失误等。鲁健骥的研究对后来的词语偏误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人大多以此为蓝本,探讨偏误产生的原因,本文也将以此为基础对聋人汉语书面语词语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21无声音输入对有声语言词语记忆的影响

聋人学习有声语言最大的障碍就是听不见,听不见这一情况严重影响了其对汉语的学习。以错词之颠倒为例,将词语写颠倒的情况在汉语母语听人儿童中也存在,“鸳鸯”写成“鸯鸳”,将“灿烂”写成“烂灿”等,俗称“鸳鸯错字”。但聋人将词语写颠倒的情况非常普遍,并不仅仅局限于字形近似的词语。正如上文所列例句,“日报”也可能写成“报日”。究其原因,“语音的缺失使聋人更难形成音形转换。当聋人把汉字作为一幅幅图画去记忆的时候,出现颠倒现象也就不奇怪了”[5]。另外,手语的构词方式也对聋人将汉语写颠倒产生了影响。

22手语对汉语的迁移

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存在迁移的问题。聋人汉语书面语中出现词语偏误,与其母语或者说第一语言——手语的负迁移同样有关系。

221构词

“一个手势从形式上可以分解成手形、位置、朝向、动作和表情5个构词成分。”[13]也就是说一个手势是由这5个构词成分的不同组合而成。因此在手语的构词法则中,构词语素之间不仅有前后的线性结构,也有空间立体的同时性结构。而有些同时性结构的词语,表面上看是由一个手势构成的,但是翻译成汉语时,需要将其翻译为多音节词语。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聋人对语义上有关联的单音节词语和双音节词语的区分,因此造成了众多的单双音节词语的混淆。

“在复综语里,一个词往往由好些个语素编插黏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由于在词里面插入了表示多种意思的各种语素,一个词往往构成一个句子。”[14]手语构词法和汉语不同,有一些复综语的特点。手语表达有时会用描述性的一个比较长的语言单位来表达一个概念。这时学习者虽然明白了概念,但是不知道对应的汉语是什么,因此采用直译的方法,而没有选择一个现有的汉语词语。比如上文例句中将 “雨夹雪”写为“一会下雨,一会下雪”,将“回头”写成“往回看”,将“惊喜”写成“吃惊的事”都属于这种情况。

“一些手势词由于视觉感知的需要,采用话题优先,先设置中心语,突出重点,便于后面展开细节说明,最后的手势视觉效果要与事情的结果保持一致。”[13]这种情况也是导致聋人将汉语词语写颠倒的原因之一,比如“日报”写为“报日”等。

222两种语言的不对等性造成的词语混淆

有些不同的或者语义相关的概念在手语表达中是一个词语,而翻译成汉语以后是两个或者几个词语。这时聋人学习者就出现了词语混淆的问题。比如,简单的汉语词语“雨”和“下雨”,在手语中用同一个手语词语表达。聋人在写作中会出现反复拿捏不知用哪个词语的情况。在手语中有一批这样的词语,叫作名词动词语义相关的词语。作为名词和作为动词使用时有些许的差异,这种差别没能在词典编纂与平时的手语学习中体现,因此混淆的问题比较严重,比如上文中的“跳舞”和“舞蹈”的混淆,“流泪”和“泪水”的混淆等。

表达某类概念的手势,在和不同词语搭配的时候,应该翻译成不同的汉语,由于需要汉语的功底并且和上下文相对应方可判定选择哪个汉语与其搭配。在选择所要搭配的词语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比如“热水袋”写为“热水包”,“洗澡盆”写成“洗澡罐”。

正如前文所言,在手语表达中助词缺乏,学习者将此规则迁移到汉语中,造成了汉语书面语中大量助词的遗漏。

上文例句中,“把”“被”“给”等介词的混淆比较严重,而在手语中,主动态和被动态的区别不在于添加词语,而在于主语宾语的改变。表达把字句语义的句子也是一样,不像汉语一样有一个“把”字做标记。这些手语特点对聋人的汉语学习产生了影响。

23目的语规则泛化

泛化,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应用上的一种偏误,是指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规则,用推理的方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的新语言现象上,也称为过度概括或过度泛化[15]。比如前面例句中的“夜复一夜”即是照搬了“年复一年”生造出来的词语。

相关分析[5]认为,“在汉语中,‘××人‘××书‘××证‘××感比比皆是,其中‘人‘书‘证‘感等词已有一定程度的虚化,成为某类事物的一种标记,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汉语所说的词缀。聋人学生和留学生把这些规则推广到不应该有的地方,从而造成过度泛化,形成偏误词。聋人的新造词中还有一类是聋人所写词语在汉语中有对应词,但其中至少有1个语素跟目标词无关。比如‘投影器(投影布)、‘帖图(贴画)、‘观众座位(观众席)等,这些是把汉语中意义相近的词语在组合过程中彼此替换所形成的偏误,也是汉语规则泛化的产物。”

24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在聋人产出的汉语书面语中存在的错误也与学习态度和教学中的讲解训练失误有关,本文主要研究教学因素问题。

手语相对于汉语而言,是一门新的视觉模块的语言,对于大多数听人教师而言,熟练使用手语教学比较难以实现,因此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影响到学生的汉语学习。

其一,手语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显得比较贫乏,经常会回避使用某些受限于自己手语表达能力无法用手语表达出来的语义,从而使一些比较难于用手语表达的汉语词汇出现重现率比较低的情况,从而影响了聋生很好地掌握该词语。

其二,倦怠和语言的反向磨蚀问题。由于长期教授聋人,对聋人用汉语表达中出现的问题变得麻木,只是简单指出错误或者给予纠正,不能深入探求其产生根源,从而找到教学的有效策略。另外,语言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作为聋生的老师,汉语也受到了聋人手语和其汉语表达的影响,教师对汉语言的敏感度下降,从而也影响了聋人的汉语学习。

第三,教师所用手语类型的因素。聋校中大多数教师是听人,他们使用的手语大多是手势汉语。手勢汉语除了在语法上靠近有声语言外,为了配合口语语言特征的要求,往往还补上了许多人工手势语。从构词的角度看,为了辨析出近义词或者为了配合汉语双音节的特点,教师在打手语的时候会附加词缀,或者是一个手语语素,或者是某个汉语词语的拼音首字母,因此造成聋人理解和产出汉语时出现问题,比如在书写汉语时出现的添加语素情况应该与此有关。

3小结

以上主要从语料库建设的角度,以现代汉语词典所收词语作为偏误判定的标准。对聋人汉语书面语中存在的词语偏误进行了分类与分析,对聋人汉语书面语词语偏误产生的根源做了初步探究。后续将进一步研究聋人汉语书面语的语言学特点,寻找偏误产生的原因以及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文华, 肖奚强. 首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C]//

肖奚强,张旺熹.首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8.

[2]张宝林.关于通用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标注模式的再认识[J].世界汉语教学,2013(1): 128-140.

[3]荀恩东,饶高琦,肖晓悦,等. 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 语料库语言学,2016,3(1):93-109+118.

[4]肖奚强,周文华.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标注的全面性及类别问题[J]. 世界汉语教学,2014,28(3):368-377.

[5]吕会华. 聋人和留学生汉语生造词比较研究[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6(3):43-45.

[6]李冰. 日本留学生生造词偏误分析——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调查研究[J]. 语文学刊,2013(4):17-19+22.

[7]邢红兵. 留学生偏误合成词的统计分析[J]. 世界汉语教学,2003(4):67-78.

[8]張博. 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 世界汉语教学,2007(3):98-107.

[9]刘群,李素建.基于《知网》的词汇语义相似度计算[J].中文计算语言学,2002(7):59-76.

[10]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1]张燕. 离合词研究现状综述——以对外汉语教学与中文信息处理为例[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12):10-13.

[12]鲁健骥.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122-132.

[13]杨军辉,吴安安.中国手语入门[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

[14]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魏悦. 浅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规则的泛化现象[J]. 新西部(理论版),2013(8):131+144.

(责任编辑白丽媛)

猜你喜欢
聋人汉语
谭婷:3000万聋人里出了一个“律师”
学汉语
聋人本科生研发翻译软件
韩国语 "V+ " 与汉语"V+死了"对比研究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基于“互联网+”的聋人团队管理模式研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汉语与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