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敏
【摘要】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志愿服务提出殷切希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正能量。
【关键词】创新;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任务落地的体现。电力企业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而开展志愿服务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为此,国网石嘴山市惠农区供电公司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创新志愿服务,提升服务品质,履行社会责任。
一、开展志愿服务的意义
(一)开展志愿服务是建设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志愿服务能够广泛凝聚社会资源,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在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开展志愿服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注重实践育人、双向受益,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实现自身价值。
(三)开展志愿服务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力举措。志愿服务形式多种多样,满足了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人们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蓬勃發展。
二、创新志愿服务的方法
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方向,持续推进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学和大型社会活动等重点领域的志愿服务。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挥优势、各展所长,积极推进党员志愿服务、青年志愿服务、班组志愿服务等有序开展,打造项目精品,形成品牌效应。积极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安全合规利用互联网优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三、志愿服务具体做法
(一)“三化两型”促传承。“三化两型”志愿服务模式简介:1.体系化:健全志愿者的管理、培训、激励和交流机制,形成工作体系。2.常态化: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形成浓厚氛围,做到志愿工作有计划、有对象、有反馈、有结果,定期、长期地开展活动。3.品牌化:整合创新志愿服务工作资源,形成影响力强、覆盖面广,具有企业和青年特色的品牌活动,并在属地有一定的影响力。4.业务型:以青春建功行动为抓手,引导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奉献青春。5.公益型:围绕救助灾害、帮残助贫等开展活动,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1)十八年如一日信守爱的承诺。1995年,石嘴山惠农区供电局的团支部书记曹春龙发现一个名叫李海义的残疾男子,生活十分困难,不仅经济条件差,而且家人都患病,需要大量的医药费,于是,曹春龙组织团员青年募捐,并将情况上报该局领导,从那时起到现在对李海义的志愿帮扶已经连续23年。23年来,帮扶的志愿者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从未间断过,累计缴纳电费4000余元,捐助现金1万余元。在我们青年志愿者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也加入到帮扶李海义的行列中。现在他已搬到政府安排的新居,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李海义由衷感激,他总说:“是惠农区供电公司给了我人间的温暖、人生的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气。”(2)空巢老人的
“娃娃们”。2010年,抄表员小扈发现一位独居大娘,名叫惠桂兰,生活异常贫困,就不时地去看望一下,帮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后来,该局青年志愿者了解到此事,就决定将惠桂兰当作帮扶对象,不仅帮其交纳每月电费,还定期到家里送去米、面、油、肉、菜,陪老人拉家常、整理卫生。现在,周围的邻居将我们这群志愿者亲切地称呼为:惠桂兰老人“娃娃们”。
(二)志愿服务贵在坚持。俗话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正如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一样,也决不能出现三月里来四月走的现象,决不能浮在表面讲过场,而是要扎扎实实的俯下身子去做、去坚持。志愿者活动是助人,也是自助;是乐人,也是乐己,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志愿者自身也将得到完善和发展,达到精神和心灵的满足。我们认为这种贵在坚持、不求回报的付出,就是当代雷锋精神的最好体现。在长期的坚持中,国网石嘴山市惠农区供电公司“电力小红帽”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累计捐助失学儿童10余人,为贫困大学生共捐款11000余元,帮扶贫困家庭150余户;进学校、企业、社区宣传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知识1200余次;为地震灾区捐款5万余元,得到帮扶对象和服务企业的锦旗15面、感谢信8封;2009年荣获“国家电网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队员王红梅同志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志愿者;2015年,营业班获“自治区青年文明号”;2016年5月荣获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称号;2017年5月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
今后,“电力小红帽”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将不断完善、深化“三化两型”志愿服务模式,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志愿者的身影铸造宁夏青年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邓国胜.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2(2).
[2]许英,魏雁滨.概念和理论再探[J].志愿服务,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