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摘要】日本儿童图书馆(室)历史悠久、数量庞大、经验丰富、成效卓著,为推动我国儿童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创新图书馆第三空间的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内生态价值理念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日本;儿童图书馆;生态图书馆
一、生态图书馆的内涵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之间、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自衍生以来,它就生存于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链”上,它其中的物理生态要素(如馆舍、空间、人等)和人文生态要素(如氛围、需求、管理制度等)相互影响,并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建设。图书馆生态就是要在这个系统中既始终保持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又能保持相互动态平衡,在继承传统、数字图书馆属性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人、自然等的有机融合,使图书馆系统建设朝着系统、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的是对精神生活需求的渴望。因此,创新图书馆服务内容,提高图书馆建设的生态意识,构建一个以“人本”为核心理念的图书馆生态系统应成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主旋律。但是,从人本信条这一生态图书馆核心理念出发,笔者通过网上信息调查,发现极少有学者从生态图书馆的角度关注日本儿童图书馆建设的文献,但是生态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儿童读者。日本儿童图书馆(室)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儿童服务工作已开展得有声有色,其建设经验对我国建设生态型儿童图书馆具有有益借鉴。
二、日本儿童图书馆内生态建设经验
(一)加强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日本图书馆早在1970年的《环境教育恳谈会报告》之后,就加强了自身内生态建设。至20世纪90年代,日本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了高潮。日本现有专业儿童图书馆68家,公共图书馆永远有儿童的一隅——“儿童文化服务部”,他们都是精心为儿童打造的生态文化中心。同时,日本图书馆非常重视馆员的生态基础知识、生态技能及儿童心理学的培训。2000年5月建立的日本“国际儿童图书馆”,自开馆起就把对儿童的生态文化教育作为本馆的办馆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它的服务原则就是“从世界到世界”和“从过去到未来”。日外儿童文学经典、生态科普、儿童期刊、绘本等是该馆优先收集的资料。至2016年3月截止,该馆儿童图书藏量为105万册,超出了东京其他图书馆在这些领域上的馆藏总量,不愧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儿童图书信息图书馆。所藏资料可以说是普及与专业性相结合,既供儿童利用,又供研修者利用。为了连接儿童和图书,图书馆经常举办如“小童星故事赛”,集演奏、朗读、绘本合而为一的音乐会等活动。大阪国际儿童文学图书馆以其丰富而珍贵的图书资料吸引国内外的儿童及儿童文学研究者,其藏有日本各时期的儿童漫画杂志,更有1780年出版的西文书Der Kinderfreund珍本。
(二)加强生态信息环境和知识体系的构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构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知识体系成为生态文明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儿童书综合目录”是1997年由日本国际儿童图书馆、大阪国际儿童文学馆等6个机构着手构建的一个“多媒体百科事典”。同时进行设施的智能化建设,开发研制可以用多种语言读、听、说和娱乐的面向儿童的OPAC数据库,为小读者提供图文并茂、静止和动画相结合的搜索引擎,从而使图书馆的信息生态(即内生态位)发展更加完善,在服务方式上让儿童能更温馨快捷地获取相关的知识信息。
(三)法律体系完备,丰富多彩的宣传力度,创新第三空间的发展。日本儿童读者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和日本社会对从“娃娃抓起”非常重视密切相关,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颁布了系列图书馆法律法规。日本儿童图书馆非常注重宣传,既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也树立了图书馆在民众心中的品牌形象。同时,日本儿童图书馆非常注重创新第三空间的发展,如日本的“儿童口腔医院图书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空间,这里既有医疗设施,也有书店买不到的日文及其他语种的珍贵图书。既关心孩子的口腔健康,更致力于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消除了对医院“恐惧”的种子,把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参与社会价值观形成教育。作为以“服务于社会教育的机构”——图书馆,推动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生态图书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职能之一。日本政府颁布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和目标》等文件强调以日本的传统道德文化价值观作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儿童的健康成长及人格的形成,日本儿童图书馆积极参与到推动社会价值观行动中,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的合作,通过图书馆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多种形式开展对孩子的德育、法律、生态环境等教育的服务工作。
三、对我国生态图书馆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一)发挥图书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导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家庭、学校对儿童价值观的形成固然起着重要作用,而服务于社会教育的图书馆,有其得天独厚的资(下转第143页)(上接第130页)源、人才优势,应积极发挥图书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建设具有长期性、多样性、艰巨性的特点,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国家层面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完美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图书馆的职能也任重道远。
(二)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日本儿童图书馆的建设经验告诉我们,“图书馆相关法”的颁布对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图书馆系统至关重要。有了法律为依据,未成年人的服务才会得到更为细致的规范和强化;有了政府的支持,图书馆的资金、人才等才有保障,宣传、组织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参与一些大型的社会项目,既体现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又树立了图书馆的品牌形象。日本的“早期阅读”是不折不扣的“国家工程”,图书馆携手保健中心、幼儿园等机构实施了旨在培养婴幼儿阅读习惯和兴趣的“阅读起跑线”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儿童和家长都乐于参与。因此,我国儿童图书馆也应有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作用,使图书館成为孩子们的乐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阵地。
(三)以生态文明为契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指出:“要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诚然,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图书馆也应将生态文化教育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教育途径,提高青少年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从而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态意识,使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文省部开展了一体化生态教育模式,日本儿童图书馆也利用其自身优势,对青少年生态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而我国图书馆目前在推进生态教育发展的作用相对比较滞后,一是不像日本儿童图书馆一样形成了各机构的合作,即使有生态图书馆教育,但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这样,受众面小,方案难以持续推进。二是参与的图书馆不多。由此,我国图书馆可借鉴日本儿童图书馆的经验,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将生态文化教育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使生态文明意识遍布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图书馆学五定律.2018(8):20.
[2]環境教育懇談会報告[EB/OL].
[3]日本の児童図書館は子供たちの役に立つやり方をサービスします.
[4]国際子ども図書館の.2018(8):23.
[5]沈丽云.日本图书馆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