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武
摘 要:语文阅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学生教育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改善旧的教学模式,开创新的教学方式,以新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历来备受关注,这不仅因其在小学语文课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还因为平时老师们上公开课、听课、评课也多钟情于它。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种种弊端,对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严重的障碍。而面对这些问题和弊端,我们应该认真的分析总结,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新课改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由于阅读教学的应试负担过重,功利目的过强,缺乏有效指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中小学生读书量普遍不够,读书时间少;课堂阅读教学仍以知识体系为主,过多注重词句、段落、写作方法等的分析和指导,讲问过多,忽视对阅读整体性的把握;对学生的阅读缺乏有人文意义的主题引领和深度指导,使阅读杂乱无章和浅尝辄止;忽略学生阅读时的独特思想感受和情感体验,形成共性突出、个性缺乏的阅读结果;忽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使阅读成为暂时性功利的短期行为,最终使语文阅读形成重功利、轻发展;重共性、轻个性;重继承、轻创新;重认知、轻情感的反文化特征,造就有知识、没文化的阅读者。
二、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教育重在培养和调动学生对各学科的兴趣,只有在浓厚兴趣的指引下学生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汲取相关知识,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提问是调动学生求知欲的良好方式,在学生进行正式阅读之前教师首先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找出问题答案。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阅读情景是影响学生阅读质量的关键因素,良好的阅读氛围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全神贯注,也有利于学生将文章内容内化整合。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需要创设一个生生和谐融洽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组合含义,并跟随文章思路找到教师问题的答案。另外,阅读氛围也可以借助先进设备来营造,例如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文章内容相符合的音乐、图片等,充分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在视听的多重渲染下帮助学生尽快置身文章情境,以主人公的角度思考文中的问题。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才能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积极情绪,阅读教学才能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以读为本
阅读课就是读书课,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以读为本”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得是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可见,阅读教学必须重视阅读实践,要以读为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应做到以读为本,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通过不断强化阅读,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还要以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思想情感也能得到一定的陶冶和提升。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应主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领会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在课堂上要充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美的享受。
(3)培养语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直觉领悟能力”。现代教学观认为: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凭借,应该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同时,学生对教材的感悟不是老师能够讲出来的,而是在语文阅读的实践中积累感悟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培养语感。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展开自身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它需要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要能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4)开展积极性阅读评价
评价环节是教学过程的关键一步,也是提升教学品质的重要步骤。阅读教学中,经过一系列的引导和训练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另外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师生双向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也可以使教师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需要采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小学生的心理脆弱敏感,帮助其建立自信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需要在评价是注意评价措辞,用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并且教师的评价不能过于宽泛,例如“读得很仔细,但是XXX部分的感情不是很充沛”“读得很有感情,但是要是能再多注意一下细节就更好了”等。通过明确的评价给学生明确的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張劲松.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3):70.
[2]陈秀坤.小学阅读的有效性[J].课外语文,2017(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