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李园芳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点就在于理顺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教育质量建设的主体应在高校,其最终目标在于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
教育的现代化是由经济社会现代化引起的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变迁的过程,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来说,欧美学术界并未形成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我国学者的这种提法,实际上指的是欧美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范式在教育领域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其主要关注对象是发展中国家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对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我国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概括地来说,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以各国的文化传统与教育实际为基础的,不断通过引进、内化与改革,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程度,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全面自由的发展。
现代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特征
高等教育全球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育扩张——高等教育的推广普及。
高等教育普及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互为表里,相互促进。一方面,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高等教育的推广普及,民众将无法参与全球知识生产,社会整体文化水平就会十分落后,从而进一步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后者进一步推动着前者。高等教育全球化带来的知识发展和人才竞争,对高素质人力资源提出了新要求,使普及高等教育成为了一种必然。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的指标。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已达到89%,英国和日本均为59%。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于2002年达到15%,标志着我国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部颁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5.7%,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
二是知识转移——高等教育的跨国活动。
在全球化进程中,学科知识的国际间转移已经日益频繁、深入和迅速。知识转移的途径包括各种媒介(传统纸媒和现代电子媒介)、人口流动(包括国外留学访学、国际会议等)、联合开发课程和开展研究项目等。同时,在全球化时代,毕业生就业市场对外国文化、国际比较、国际交流等学科领域有着更多需求,推动着国际教育迅速发展。以我国的留学情况为例,近十年来,我国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7年度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60.84万人,创历史新高。
值得指出的是,在21世纪以前,高等教育的合作与流动是以“纵向”模式为主导,即大多数流动学生是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学习。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流动已经变成在国际平等交流基础上的“横向”模式。平等意义上的跨国合作与交流可以视为一个质的飞跃。
三是市場竞争——高等教育的战略应对。
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将教育纳入服务贸易,把高等教育变成了有市场价值的商品。高等教育全球化开始具有明显的市场化趋势。高等教育系统受到市场的洗礼,从布局、结构、管理、运行,到学科、专业、课程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大学中管理主义盛行,效率、效益、质量、排名等成为了大学教育的普遍追求,市场机制已深深嵌入高等教育体系。从理念上来说,高等教育市场化追求的是在教育中引进竞争,实现受教育者的选择权,追求自由公正的教育理念和提高教育的效率。在全球实践中,美、欧、日等国家已经建立起市场主导型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美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最高,这为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强国提供了制度保障。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全球变革
20世纪60到70年代,在发达国家当中,政府对高等教育起到了很强的引导、控制和监管作用。在高等教育的管理实践中,政府、院校和学者等主体之间的权利分配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例如,美国大学管理层往往控制着学校的管理;英国试图在强有力的大学管理和维护学术权力之间保持平衡;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则因大学管理层的软弱造成了政府强势和学者强势的两极分化。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开始鼓励通过变革管理体制结构、理顺大学内部决策程序、赋予管理层更大自主权、改变董事会和委员会的角色等举措来加强管理,政府的角色从决策者逐渐变成监督者。一种新的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其特点是大力削减成本、鼓励私人投资、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实施多样化决策。这种相似的趋势正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以及东亚等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中变得越来越明显。
二战后,美国于1946年设立《富布赖特奖学金法案》(FulbrightScholarship),设立专门基金,资助美国和外国师生,旨在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了解,促使美国成为世界各国学者汇集之地和国际教育中心。1966年出台的《国际教育法》,对国际教育的实施、资助和管理等做了全面规定,为国际教育进入制度层面提供了法律依据。冷战结束后,为加强语言教学及区域与国际方面的研究,为国家提供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联邦政府于1991年颁布了《国家安全教育法案》,提出了为本科以上层次的学生提供海外学习和研究奖学金以及为大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供资助等国际教育计划。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开始从全球社会问题角度思考国际教育的发展。美国教育部于2006年发布《领导力的考验:美国高等教育未来规划》的报告,建议联邦政府增加对重要科学领域研究的资助,并吸引全球优秀的学术人才,以提升美国全球竞争力;于2012年发布《通过国际教育与合作在全球取得成功:美国教育部2012-2016年国际战略》的报告,强调了两个“战略目标”:“加强美国教育”和“提升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欧洲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由于人才的大量流失和制度结构的落后,原先的学术科研领先地位已经拱手让与美国。为了加强欧洲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欧洲29个国家于1999年开启了博洛尼亚进程,重点聚焦于学位结构的变化,广泛实施了学分转换系统,形成了欧洲资格证书框架,制定了课程层面的学习能力标准,保证了高等教育质量认证。2004年,欧盟发起了“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rasmusMundusProgramme),通过加强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开展多语言培训,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交流,促进不同文化的对话与理解。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为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帮助这些国家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以推动欧盟成员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2016年“伊拉斯谟+”项目指南》的发布,使欧盟教育项目的伙伴国扩大到了100多个,促使欧盟各成员国师生向世界各地流动,将欧盟高等教育影响力逐渐扩大到全球范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对传统教育手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一些学者认为,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高等教育提供支持,有时甚至可以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跨越边界的力量,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的时空限制,而且正在突破学科壁垒、学校围墙、国家疆界,促进全球知识网络共同体的形成”。以教育信息化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全球化进程中,时间的松散性与地域的灵活性特征不断被强化和凸显,远程教育因此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加速器。包括MOOC在内的一大批网络教育平台,因具有方便快捷、费用低廉、覆盖的人群广、学习资源丰富、受时空局限小等特点,各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推广。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正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把握住这个时机,在吸纳与借鉴国际优秀理念和经验的同时,推进本土化、多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迈入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列,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在发展中,应当着重注意几个关键问题:
1.转变政府职能,推进高等教育民主化
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总体趋势。然而,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高等教育民主化的诉求依然强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点就在于理顺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应是构建政府与高校的新型关系,切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高校学术工作去行政化。在合理监管的前提下,把招生、专业调整、机构设置、职称评定、人事变动、经费使用、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的权力最大限度地下放到高校。让高校在市场化经济的宏观大背景下,自行决定本校的发展和管理。在高校内部,秉承自由、开放、多元的学术气氛。
2.统筹协调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化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这与公民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普遍要求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高等教育具有普适性的重要价值,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高等教育公平性,因为其涉及教育機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诸方面。在政府层面,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缩小区域间的教育差距,逐步实现受教育机会公平。在学校层面,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逐步克服学生受教育过程和结果不公平、教师地位和待遇不公平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涉及绝对与相对、隐性与显性、公平与效率等众多范畴,应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研究,以指导政府、高校、社会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完善,完成从理想到现实的过渡。
3.探索多元创新,加强高等教育优质化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报告指出,“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努力追求卓越,在不断提高教育普惠性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改革教育形式、内容与方法,提高教育供给侧效益,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与质量。……努力消除体制、机制及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激发政府、社会、行业、高校等发展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共识,让更多的人享受更高质量教育。”实际上,教育质量建设的主体应在高校,其最终目标在于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来说,就是要在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本位的基础上,深化学科结构调整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
4.提升交流质量,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化
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仍然停留在比较浅近的层面上,比如派遣和接受留学生、参与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如何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国际交流合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传统国际化模式重视人员的跨境流动,如增加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数量,鼓励海外合作研究,在其他国家建立联合培养计划等等。该模式在规模和效果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应积极探索国际经验的本土化实践,倡导高校通过打造国际化课程体系、开展跨语言文化培训,促进本土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构和全球竞争力的提高;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提升全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龚光军.塑性成形:面向2030年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新理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8(2).
[2]田利辉.我国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8(8).
[3]陈玥,蔡娟.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16(7).
[4]梁林梅,刘永贵,桑新民.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研究论纲[J].现代教育技术,2012(1).
[5]毛会想,吴越.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路径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
[6]何传启.制度、质量、公平: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J].中国高等教育,2014(7).
[7]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