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2018-10-21 09:32赵玉杰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理念教学内容

赵玉杰

摘要: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在小学教育阶段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伴随教学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化,义务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对于促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小学音乐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理念的作用、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方式,以促进小学音乐综合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德育教育;小学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需要重视音乐美育教学价值的实现,让音乐课程教学体现审美教育价值,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用音乐教育过程发挥群体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德育教育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教育任务,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加深对美育教育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小学音乐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理念的作用问题进行探讨,对于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课程教育价值难以全面体现

音乐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感知教育和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处于思维认知发展的基础阶段,音乐课程教学活动需要重视其教育价值的实现。很多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并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体现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思想的引导作用,没有实现对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无法对学生进行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音乐教育的有效性难以准确衡量

小学音乐课程教育需要通过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艺术文化理念的引导,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应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大量的音乐学习和训练活动,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持续提升。而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情况、价值观树立情况、音乐审美能力发展情况、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艺术文化理念等内容都属于抽象性概念,无法应用具象的衡量标准衡量音乐课堂教育的有效性,难以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准确评价,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都会产生直观影响。

二、小学音乐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理念的作用

(一)实现音乐课程教育的德育教育目标

通过对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和分析,能够发现小学音乐课程教育目标中具有很多德育教育内容,仅从乐理视角开展相关教育活动,难以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需要教师能够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设计,从而实现课程教育目标。德育教育理念并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求,而是需要将其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对其德育教育观念进行深入挖掘或者拓展,以实现音乐课程中的德育教育目标。

(二)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教學内容设计的引导

音乐课程教学属于艺术教育范畴,在课堂教学领域需要体现自身的学科综合性特征,将德育教育理念融合与日常教学活动中,利用音乐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利用集体教学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从某种层面而言,德育教育理念是实现音乐课程教育功能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够从德育教育的视角,寻求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教育方法,引导课堂教育方向与教学内容设计。

三、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方式

(一)利用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主,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需要借助充分利用某些教学内容作为德育教育素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行无形的德育教育。比如:教师在进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一课的教学时,不仅需要让学生认知歌曲的旋律,能够跟唱队歌,同时还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模式向学生介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创作背景,了解“英雄小八路”的革命故事,通过影视资料等形式,让小学生能够感知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在战争中表现的勇敢,理解歌曲中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儿童的内心根植“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和坚定信念,实现音乐课程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德育教育目的。

(二)应用音乐欣赏过程进行德育教育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对学生的情感产生引导熏陶与感染作用,通过音乐曲目的欣赏,能够确定作者在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基调,并以此确定课堂教育的主题。学生在高质量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学习音乐内容,培养学生形成音乐鉴赏意识和习惯,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得到拓展。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衔接,可以应用音乐欣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教师在进行《出发》一课的教学时,需要通过明快的节奏使学生认知音乐中存在的小节,通过乐谱认识小节线与终止线,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能够展开联想,幻想自己将要与家人一起去郊游时的心情,结合教学情境感知节奏的快与慢,同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一方面要乐观积极向上,一方面要热爱自然,将相关德育教育思想作为教学延伸的切入点,体现德育教育目的。

(三)通过歌唱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音乐情感

音乐的情感理解和表达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需要重视音乐歌唱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能够在歌唱中体会创作情感,在音乐情境中感知音乐存在的旋律美,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歌曲歌唱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韵律和情感感知积极性,为德育思想的渗透奠定基础。如:教师在进行《健康歌》的教学时,首先需要将让学生学会演唱《健康歌》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演唱健康歌的过程中体会歌词的涵义,应用明快的节奏使学生感受到运动和健康能够带给自身的愉悦感,并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学会健康知识,调动学生具备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另外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合唱、歌唱表演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认知集体活动的重要意义,并能够锻炼其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德育思想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德育教育渗透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有助于促进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体现音乐课程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价值。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其教育价值难以全面体现、教学有效性难以准确评价的现实问题,需要教师能够深化自身的素质教育理念,应用多样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歌曲演唱,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在音乐情境和氛围中体会教学内容及德育思想,以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永宝.论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德育[J].魅力中国,2018,(5):138.

[2]林慧.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3):226.

[3]钱国燕.利用教具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68-69.

[4]周雪.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6,(15).

[5]钱静静.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中旬,2018,(6):236.

[6]王丽樱.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18,(14):47-48.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理念教学内容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用心处事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