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

2018-10-21 22:22刘东猛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规划

刘东猛

摘 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反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十分薄弱。构建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能够修复生态环境,维持人们的身体健康,还能美化城市空间,使城市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采用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俨然成为了当前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

1 引言

生态城市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属于一个新兴的事物,要想实现生态城市在具体的城市中的普及,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不仅包括建筑层面的设计,还要把交通、资源能源等方面的因素考虑到,应该让建筑和这些因素相互结合。生态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在过去的城市建设基础上,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进行仔细地研究。

2 生态城市概述

2.1 生态城市概述及特征

在 19 世纪末期,国际上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就已经出现,至今关于生态城市的设计规划理论已经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根据我国近些年关于生态城市的设计规划理论的发展,我国的相关专家对生态城市的定义是,生态城市主要是从多角度和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体现出“生态”和“和谐”等特点的城市。生态城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的发展情况和周围区域的发展相互协调;(2)城市对于规划中利用土地应该是本着平衡且混合的模式,可以充分体现实现城市网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3)应该具备至少一项优势经济或者特色城市经济,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4)城市的文化要和社会的不同文化相融合,居民的幸福感就会相对高些;(5)城市交通应该是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比如城市中要大力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加强对道路的绿化等;(6)城市的绿地和湖泊等生态环境要加强维护,保持环境的绿色纯净,要对城市的保护有一个具体的规划,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伤害。

2.2 生态城市规划的特征

生态城市规划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城市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往的城市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们对生态环境无休止的破坏使得灾害频发,酿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生态城市规划打破了这一局面,保护了城市的生态平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将更加的稳定、健康,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次,生态城市规划唤醒了人们的节能意识。城市的发展需要使用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果不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将会引发资源危机问题。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显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的无故损耗和浪费,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最后,城市的人力资源得到了科学的使用。生态城市规划调整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在各个行业和部门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准确,大幅度提高了城市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促使生态城市规划的各项举措得以快速、有效的落实。

3 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生态城市规划问题

3.1 绿地面积不足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計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城市生态的规划问题,主要需要重点规划的就是规划和布局问题。大多数城市在进行生态规划工作时,对整体的城市规划布局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方面。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点:绿地的建设面积较小,主要是点状分布,片状的森林很少甚至基本没有,绿色植物的布局结构极为不合理。

3.2 噪音污染

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特别是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成为城市噪音污染的主要噪声源,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通过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音污染对城市居民带来的危害。

3.3 生物多样性缺乏

随着我国各城市都在加快建设生态城市的步伐,从各个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在发展生态城市时单单只是注重美感的设计,但是在城市的生态环境方面,缺乏对城市和空间的科学规划,缺乏群落分层问题。比如在单类树种的种植采取孤立种植方法,还有乔木和灌木等植物这些可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更加稳定,但是城市在规划中比较稀缺,导致城市的生态绿化基本雷同,并没有反应中城市中的独特人文特点,同时在园林绿化方面做的也不够好,生产的经济效益较低。

4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4.1 发展海绵城市建设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中,加强了对海绵城市的发展。我国从2015 年开始进行第一批海绵城市的正式建设工作。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像海绵一样挤出水分吸收水分。当城市经历了暴雨后,城市中不会严重的给水,可以充分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为环境带来需要的水分,储存一定水量,可以极大地改善环境。一些城市通过治理河道,将之前难治理的臭水沟重新改造成湿地公园,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

4.2 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

4.3 低碳能源使用规划策略

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低碳能源的利用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合理有效地规划低碳能源,这样才能降低能源的消耗。想要达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要从能源互补着手,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一定要避免质量低的燃油用品的使用,以及高污染燃料的使用,尽量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智能电网系统,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型供电模式,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同时改造电力输送线路,减少供电设备和线路上的能源损耗,科学分配电能,使电能的输送和需求达到平衡。

4.4 低碳产业系统策略

生态城在产业发展规划中,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本原则,禁止高耗能污染产业,限制传统型产业的发展规模。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建立与之相关的产业链条,提供多项优惠政策,保证城市餐饮、物流、旅游、文化等各项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大乡村产业的保护力度,开通绿色产品的快速销售渠道,提高人们对绿色产业的关注度,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4.5 合理利用生态基础

在进行生态设计规划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生态基础,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各个城市都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城市中的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可以对城市规划设计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进行城市生态设计规划中要考虑到工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提升城市生态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规划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新兴理念,能够为城市带来新的气象,使城市更加适宜人们的生活和居住,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应加强对生态城市规划理念的研究,对该理念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使之更为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从而打造环境友好型城市,真正实现城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于艳辉.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之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

[2] 乐淞.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17).

猜你喜欢
生态城市城市规划规划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