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探究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检测与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1 引言
為了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相关工作人员要在使用混凝土之前,对它实行检测。具体的检测目标需要根据实际施工项目来判定。本文对混凝土的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2 检测混凝土的方法
为了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需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相关检测。混凝土在使用时要求具备非常高的硬化强度和极强的工作性能。我国对于混凝土的检测,颁布了很多非常全面的规章制度。在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时,应该主要检测它的实际强度、结构重要系数和它的承载力检测系数,检测的具体方法包括:弯道检测、回弹法检测、钻芯法检测等。现在,我国普遍运用的是回弹法,用这种方法来检测混凝土的现状。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应该在合适的地方建设地区测强曲线,在检测结果中,如果显示湿度很大,就需要利用相关试验来明确它的修正系数。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混凝土所具有的碳化会影响到检测结果,从而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在检测过程中,还要深层次的观察混凝土的现状。在对混凝土检测时,如果采用的是钻芯法,会缩小检测误差,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因此,钻芯法也是比较受欢迎的混凝土检测方法。在检测混凝土钢筋配置的过程中,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本体检测、弯管检测和预留试块检测等[1]。
3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当中,需要按照品质、生产厂家以及相关批号对水泥进行检测,水泥的生产厂家必须提供给用户真实、可靠的商品信息,水泥生产厂还应该在发货前7天内,对水泥进行相关检测,水泥检测的内容应该包括水泥的碱含量、硫化物含量和凝结时间等,对于水泥的检测结果应该有相关工作人员的签字。水泥的强度和混凝土的强度应该成正比例关系。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点,本文主要从混凝土砂的选取以及石子的选取两方面进行介绍。
3.1 在选取混凝土砂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般来说,在挑选混凝土砂的过程中,应该挑选粗砂或者是中砂,在对砂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含有有害杂质的量应该符合相关标准。砂中要是含有黑云母、淤泥和一些有机物的有害杂质时,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所以砂中含有的杂质量要满足下面要求:等于或大于C30混凝土的黏土、尘屑和淤泥的总体含量应该不超过30%,而低于C30的应该不超过5%。其中,云母的具体含量应该不大于2%,硫酸盐和硫化物的具体含量应该不大于1%。在运用比色法进行检测混凝土中有机物的含量时,其颜色不应该太深。钢筋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应该大于砂重量的0.1%。
3.2 在选取石子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石子选取方面,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碎石和卵石。因为卵石是天然形成的,它的表面十分光滑,因此,卵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石子等级的不一样和石子的最大直径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在钢筋之间的距离和结构断面的约束下,石子的直径不能够大于40毫米,对于人工碎石来说,要求它的最大直径不能超过50毫米。混凝土的掺和料也有很多组成部分,一般包括硅粉、矿粉、粉煤灰等。其中得到普遍应用的是粉煤灰,将它加入到混凝土中,可以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根据粉煤灰不一样的易性,可以将它分成三个等级,通常要求粉煤灰的细度与需水量成正比关系。在对粉煤灰进行检测时,要特别注意对它的需水量及细度进行检测,按照过去的施工经验,它的细度应该为23.5%,碱含量应该为0.78%,以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凝土外加剂的类型也越来越多,现阶段在混凝土中,外加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混凝土来说,外加剂是必不可少的,外加剂的添加会影响水泥的凝结时间以及混凝土的性能。针对一些减水率较低的外加剂来说,为了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坍塌度,可以合理的调整它的用水量。在对外加剂进行检测时,可以按照净浆流动度来预测外加剂减水率的情况,但是通过这种检测方式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外加剂的净浆流动损失会愈来愈小,因此在检测外加剂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水泥的新鲜度。
在对引气剂和减水剂进行检测时,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测:试剂的减水率、气量、抗压强度等,与此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碱含量的密度检测。在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时,应该特别注意项目中使用河沙的等级,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注意原材料在计量方面存在的偏差[2]。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先是对混凝土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在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时,在熟悉建筑施工项目之后,选取合适的混凝土的材料配比,不能选择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混凝土,以此来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荷英.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与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34):72~73.
[2] 刘岳辉.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