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歌曲演唱

2018-10-21 18:42马原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唱法音量气息

马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唱歌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美好的声音表现歌曲,更生动地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呢?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个人体会。

一、根据歌曲性质把歌唱方法分类,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

小学生在歌曲演唱时,对歌曲的演唱技巧掌握不好,只知道扯着嗓子喊着唱,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根据歌曲的性质把歌唱方法分类进行教学。轻声唱用弱音量歌唱,是一种有气息控制又不失音乐表现力的歌唱方法,其机能状态发声方法是正常的,只不过是音量减弱,这是更得用气息的控制和支持,用气息托住声音,在现实生活中,就完全可以找到轻声歌唱的实例。如:天真可爱的幼儿抱着布娃娃模仿妈妈哼唱催眠的轻柔歌声(摇篮曲),他的歌聲总是自然轻松愉快的,教学实践证明,最优美的声音不一定是最大的声音,轻声并不等于松弛懒散的弱声,轻声唱不一定就是没有力度的歌唱,轻声唱是含有正确的发声方法和美感的声音,如果离开这一点,轻声唱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那种只好让学生减轻音量而不让学生掌握正确发声方法和体验美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进行轻声唱的训练,首先要统一教学班的音量和音色,把原来的高强度(f f或f)降到弱音量(m p或p),让学生唱一个长音,(有强弱变化的音),这个长音先象一条线微弱,然后逐渐增强,再渐弱下去,反复感受强弱的对比,再告诉学生我们需要的轻声是哪一段的音量,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教师的示范比什么都重要,小学生天真活泼,模仿能力特强,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的歌唱方法正确,学生也一样。由于有了轻声唱就容易发现音高不稳(或五音不全),尖锐刺耳的喊叫和某些个性强的声音,除适当个别训练外,还要制约他们在歌唱时用极弱的声音,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学班几十名学生的声音就会统一到轻声的音量,声音也会向一起靠拢了,每次训练要特别注意起声和第一乐句的整齐和轻声。其次歌唱和哼唱慢速练习,歌唱能使学生处在极平静音乐思维之中,减少喊唱的心理因素,哼鸣的练习是轻声、柔声练习的开始,要选旋律中轻柔舒展的乐句很慢速进行练习。如:《让我们荡起双桨》《金达莱花朵朵开》《瑶族舞曲》《小白船》等,目的是让学生感知轻声的音响和美感的体验。在掌握歌唱时技巧的基础上进行轻声唱训练,姿势要正确,要有较高的注意力,越是轻唱越要把气息吸得深些,音量的控制就是呼吸的控制,不能让过大的气息冲击声带,深吸气后唱几个连续的长音和具有强性的短促音,前者要将气息有控制的,有韧性地唱出,如:可用慢速哼鸣或轻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后者用气较少有弹性,与咬字紧密结合,呼吸支点略向上,可练唱歌曲《嘀哩嘀哩》,要训练学生多用头声,注意向高音发展时要用假声,主要体会声音是从眉宇间和头顶出来似的,这时会有极好的轻声音响效果,同时不要怕学生唱高音,轻声唱本身就是保护嗓子的一种唱法,轻声唱或者说就是小声唱,就象录音机的音量控制扭似的,轻声唱不是含糊地唱,指导学生多读歌词,要轻声并有韵律感和美感。老师范唱,伴奏要适当,范唱多用大声,尤其是那些抒情性较强的歌曲,尽量用轻柔富有美感的声音,指导合唱,有些教师习惯用大音量伴奏,这样做是不对的。当学生们学会了轻唱,流畅自如的头声发声的方法后,同时,也就学会了有控制的轻唱技能,是极其重要的技能,至此,孩子们的集体合唱能协和动听了。所谓“大声歌唱”是指脱离头声喊唱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通病”,当唱到高声区的音时常会出现喊叫的现象,特别是男同学,脖子往往出现青筋,表现出一种难受的样子,长期下去,不仅不能获得优美动听的头声,而且极易损害儿童的幼嫩嗓音。因此,这种大声歌唱的发声方法,是不合乎歌唱发声器官的生理状态的。轻声唱不仅能保护学生的嗓音,而且还能防止那些没有乐感的学生不成曲调的“所谓歌唱”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去歌唱,在青少年这个时期上音乐课进行唱歌教学中,运用轻声歌唱教学,确实能使学生具有对音乐的表现能力,感受力和鉴赏力。例如:1、用柔吐音唱抒情优美的歌曲,如《摇篮曲》、《西风的话》等。训练的内容是长音,连音的唱法,要求吸气要深、呼吸要匀、声音平静、柔和、圆润、明亮、感情亲切、抒情。2、用硬吐音唱坚定有力的歌曲,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要求吸气要快而深、呼气快而匀、声音雄厚、力度强、口型似深口喇叭、感情坚定有力。3、用弹吐音唱轻快活泼的歌曲,如《拍皮球》《我的小绵羊》,要求吸气要深而急、呼气短集中有弹性、似无声咳嗽、声音集中明亮短促有弹性、感情轻快、活泼或热情、欢快。通过根据歌曲性质把歌唱方法分类这一办法,学生不但掌握了不同类型歌曲的不同唱法,而且还掌握了不同歌曲的演唱技巧,提高了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

二、在启发、示范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小学生虽然对歌唱技巧十分不理解,但是他们善于模仿别人的唱法。所以示范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每一首歌曲之前,我都范唱,通过范唱树立标准,让学生知道每首歌曲演唱的程度,在通过正确唱法与非正确唱法的口头分析,改正错误的唱法,把歌曲表现得更好。如:做的示范和对错误唱法的分析是:1、正确的胸腹式呼吸和把气吸到肺尖的错误方法。2、有共鸣的美好声音和喉部发出的没有扩大与美化的错误声音。3、是轻柔的带有头腔共鸣的声音和声带闭合无力,气息无力的虚声。4、是明亮而有力度的声音和扯着嗓子喊出来的错误声音,通过对正确方法的示范和对学生错误方法的模仿和分析,学生很受启发,多数学生的声音在短的时间内有了不小的变化。在启发、示范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三、重在以情带声

唱歌主要唱情,把美好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歌曲的感情溶合在一起,恰当地真挚地深刻体现出来,对小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的。因此,在教歌曲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熟读歌词,理解内容分析乐曲,体会感情,抓住本质,恰当处理,运用掌握的技巧,完整地表现歌曲,在完成歌曲时,虽然有的同学发声方法还没掌握好,但能有感情的唱、理解歌曲和表达得比较正确,歌唱方法应得到改进。经过这些方法,学生理解了一些歌唱巧的基本理论,掌握了一些歌唱技巧,他们基本不出现明显的错误,多数同学能唱出圆润、自然声音,在以情带声的歌唱方法中,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在儿童歌曲演唱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很不完整,在今后的儿童歌曲演唱教学中多学习多借鉴,把儿童的唱歌艺术水平再提高。

猜你喜欢
唱法音量气息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实用小技巧Windows 10音量调整更智能
解放手机的音量键
蕾丝气息
全面管理应用程序音量
“春的气息”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细火慢炖增加音量调节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