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摘 要: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具有持续性、创新性需求,它是维护建筑施工中“成本”、“质量”、“进度”三要素平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下针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合理性措施。
关键词:管理优化;建筑施工技术;剖析
1 前言
顾名思义,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核心是“技术”,但它仍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因此在优化措施剖析过程中要确保全面性,将技术要素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同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在21世纪得到了充分认可,“技术”是推动产业进步的核心力量,建筑企业通过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一方面可确保施工进度按照设计方案展开,另一方面也有效地保障了建筑质量,并实现对成本的压缩。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是做好基础工作,既要全面又要重点控制。
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原则
按照建筑产业管理层次角度展开划分,其逻辑关系分别为:建筑企业管理→建筑项目管理→建筑技术管理→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基于此,本论文的研究立足于建筑施工技术的全过程高度,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强调施工的顺利进行、不断改进;尤为重要的是,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不是依赖企业组织主观意识展开的,而是需要严格地遵循国家相关技术要求、法律法规,并结合一定的技术流程(一般与施工过程对应流程符合)。相关的优化原则可归纳如下。
2.1 经济效益的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最忌讳盲目赶进度而忽略施工质量和成本以谋取一时的利益。建筑产业属于典型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一次性投资较大,并且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这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其中,施工技术的优化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如:新材料、新设备的运用,可以简化施工流程、压缩施工时间,以争取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2.2 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原则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很难开展。针对一个具体的建筑项目管理而言,施工人员、设备、原材料等在同一个施工环境中聚集,在管理过程中如果缺乏标准规范的管理机制,容易出现现场混乱,进而导致设备、材料的损坏,甚至严重干扰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标准化原则是必要的。
2.3 科学合理化原则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是现代化生产的必然要求。“技术”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浓缩表现,它的价值通过应用来传达,落实到建筑产业之中,各项工作展开及对不同技术要素的应用,均要符合科学原理:现场布置安全合理,资源有效利用,施工流程和操作方法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施工和管理人员的智慧。
3 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
理论上,建筑企业组织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原则是一致的,很多施工单位,即使拥有雄厚的技术支持,但由于管理不善,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管理是现代建筑施工单位面临的首要任务。但在具体的现实操作中,还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技术的管理优化具有一定针对性。
3.1 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
落实并完善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文件要求。建筑企业组织规模较为庞大,且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技术应用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建立一套符合建筑企业现状、发展规律的组织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要充分考量并结合每一个层次总包、分包单位各自的实际实力和水平,确保形成的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得到有效的落实,实现每一级的分包商都能够受该体系制约和限制,以此来代替分包合同的约束;在进行工程的具体分包时需注意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建立专门岗位。保证各技术岗位都有专门技术负责人,防止和杜绝施工中责任不清或无人负责现象。技术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组织体系职能的重中之重,通过专门性的体现,可以有效地规避权责不清的问题。
第一,责任落实个人。例如图纸会审要求要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考虑到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组织存在较大的优越性,这容易形成集体决策下对自身责任的规避。因此,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技术管理责任的转换、调整、分化,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
第二,注重阶段配合。建筑企业在进行一项具体的工程项目前、中、后的不同阶段,需要做好管理人员与一线施工人员的有效配合,例如,质量监督阶段的配合、岗位培训阶段的配合、安全教育阶段的配合等。
3.2 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
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体系性”特征明显的工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节点或要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技术管理的优化水平。例如,建筑单位在制定施工工序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
此外,建筑施工不仅要考虑相关的技能规范和国家标准,还要考虑业主的一些要求,通过对分包商和总包商的水平进行综合考虑创建出通用的施工技术管理系统。
3.3 优化施工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
建筑企业中施工技术文件的管理是一项“常规性”要求,其优化难度较大,可主要从“完善”角度展开,具体要求包括:(1)确保建筑施工技术材料的全面性、完整性,一些特殊的或设计图纸中不具备的内容,要以“附录”的形式进行管理。(2)加强建筑工程变更文件的管理工作。工程变更作为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后果也直接影响施工效益的高低。工程变更与否要考虑对工程进展是否有利,所以一定要加强变更文件的妥善存档与保管。
3.4 施工管理工作发展信息化
信息化建設及管理是现代企业组织中的重要发展趋势,建筑企业通过引进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可直接带动管理环节的优化。此外,对于施工进度、人力资源、合同管理等均具有较好的优化效果;以下具体说明。
第一,管理施工进度。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WBS和子网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通过WBS节点来分配资源,然后导入具体的网络图,利用网络将分解后的任务下发到具体的单位,并对具体的进度管理进行分析对比,将各个管理模块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工程进度的管理。
第二,管理合同文件。通过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来对合同进行管理,可以使管理人员实时查询和追踪合同,考察合同的执行情况,更加快捷地进行合同的建档、归档、分类和变更管理。利用合同管理模块,不仅可以对合同进行日常管理,而且可以实时了解合同的执行情况,对合同进行查询和监控。
第三,资料信息化管理。建筑企业传统的资料管理模式下,不仅容易出现纰漏,也不利于资源分享,面对建筑工程项目资料复杂化、大规模的特征,这些资料的内容也都比较杂乱,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对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实现资料的快速调用和查询。
4 结束语
通过技术管理工作,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加强施工过程重点难点控制、科学管理现场施工、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进而达到质量、进度和成本多方面的和谐统一。本文中提到的若干优化措施,仅仅是实际操作中的一小部分,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优化,还有待建立全面、标准、规范的管理机制,针对施工成本、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三方面均形成良好的促进机制,以此来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林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门窗,2018(3):78.
[2] 夏端林.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