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肃北山南金山叶蜡石矿达中型规模。本文通过成矿背景、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等方面研究分析,总结研究矿床特征及成因。
关键词:甘肃北山;南金山;叶蜡石;矿床成因
南金山叶蜡石矿位于北山岛弧构造带内,产于南金山金矿区南矿带次生石英岩内。甘肃省地矿局酒泉地调队于1986年发现[1]并进行了评价,规模已达中型。该矿床特征与成因研究对北山地区寻找叶蜡石矿具有重要意义。
1矿区地质特征
1.1地层
矿区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白山组的一套浅海相滨海相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及部分正常沉积岩、碳酸盐组成。岩石类型有中厚层变沉凝灰岩,粉砂质凝灰岩,变质凝灰熔岩、变花岗质砾岩等(如下图)。进一步可将矿区白山组细分为三个岩性段(与区域对比自下而上依次为二、三、四),叶蜡石矿产于第四岩性段中的次生石英岩内。[12]
甘肃北山南金山叶蜡石矿区地质简图[1]
1.2构造
矿区地层为一向南倾的单斜构造。在矿区北部的含生物细晶灰岩中形成了一背向斜的同层褶皱。断裂按走向分为两组,一组为近东西向断裂,另外一组为北东向断裂,其中东西向断裂是区内的控矿构造。
2矿体与矿石特征
2.1矿体特征
叶蜡石矿体与次生石英岩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白山组第四岩段的破碎带内。矿带断续长约3000多米,宽30120m,呈北东东向带状分布。共圈定矿体14条,矿体大多呈透镜状、似层状,单矿体长50430m,厚211.15m。大多数矿体倾向南,倾角60°70°,个别矿体受断裂影响呈近东西向展布,倾向北。[1]
2.2矿石特征
矿石为白灰白色,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叶蜡石,其次为少量高岭石、绢云母、石英以及明矾石、电气石等。
叶蜡石:呈细小鳞片状,粒度0.0010.05mm,具平行消光,解理方向具正延性,因其微小,光性与绢云母、滑石很相似,很难区别。风化后呈白色土状、粉末状。
绢云母:显微鱗片状,常与叶蜡石集合体组成矿石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绢云母在矿石中具平行定向排列,局部形成片状构造。
石英:呈微粒状,粒度0.0010.05mm,在叶蜡石组成的基底中呈不规则的条带状、线状、小斑点状集合体分布,其长轴同矿石构造线方向一致。
黄铁矿:六面体,粒度0.010.02mm,沿片理方向呈带状浸染或零星分布。
2.3矿石类型
按矿石共生组合及结构构造特征大致分为石英叶蜡石、千枚状叶蜡石以及千枚状含黄铁矿叶蜡石。
2.4蚀变特征
叶蜡石化:发生于流纹质凝灰岩、含砾凝灰砂岩的破碎带中,由于热液交代作用,是酸性长英质矿物变为叶蜡石,在蚀变强烈的地段形成叶蜡石矿体。叶蜡石矿常与硅化、次生石英岩化共生在一起。
次生石英岩石化:在蚀变岩石中,显微粒状石英或隐晶质硅质大量增加,原岩结构构造变化较大,交代强烈处出现变余砂砾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
绢云母化:与叶蜡石化同期,表现为原岩中的长石晶屑、火山碎屑及胶结物被新生的鳞片状绢云母大量取代。
黄铁矿化:由于热液交代作用在蚀变岩中主要呈星点状、浸染状出现,局部呈细脉状。
3矿床成因
综合分析,认为矿区内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带使白山组火山岩遭受破坏,为后期热液上升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当富硅热液上升运移至酸性火山碎屑岩的断裂破碎带内,对其中酸性火山岩进行交代形成显微鳞片状、纤维桩的似层状叶蜡石矿体。同时析出二氧化硅,形成次生石英岩。南金山叶蜡石矿床属中、低温交代成因的叶蜡石矿床。
4结论
(1)甘肃北山南金山叶蜡石矿产于白山组第四岩性段的次生石英岩中,规模已达到中型。
(2)矿床蚀变以中低温的热液蚀变为主,有叶蜡石化、绢云母化、次生石英岩化等。
(3)南金山叶蜡石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交代成因的叶蜡石矿床。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地矿局酒泉地调队坡子泉幅、破城山幅区域调查报告[M].内部出版,1988.
[2]曹亮,许荣科,等.甘肃北山南金山金矿床成因研究[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0(4):3037.
作者简介:王亮(1978),男,汉族,甘肃静宁县人,助理工程师,大专,研究方向:区域地质矿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