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军
古语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明确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和品质的习得,必须有一个“学、问、思、辨、笃”的过程,反观我们的品德教育,课堂上孩子们娓娓道来,头头是道,甚至不乏真知灼见,高瞻远瞩,个个都是“乖”孩子;可是,教材学过了,而孩子们的好习惯、好品质以及生活技能却并没有能够同步形成,于是,思品课成了实验室里的标本。因此,真正要让学生把教材上传授的习惯和品质养成,还得在“笃行”上下大功夫,不仅要让孩子们认识、采摘到优质的“种子”,更要把这些种子播撒在他们的心田,让一粒粒种子在孩子心灵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一、准确把握,丰富内涵,精挑细选增活力
思品课程的教材内容,涉及到品质、习惯、公德、技能、消费、安全、生命、人际关系等等,文本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生活背景,教学中务必顺势而为,不仅要认真地研究教材,准确把握住思品课的内涵特质,更要仔细地研究孩子,挖掘出教材知识与孩子们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找到文本与生活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挑选出最优秀的“种子”,在静态的教材内容与鲜活的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把握教材的内在精神,领会教材的真实意图,把教材本质性的东西整理出来;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于学生的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比较薄弱。这样,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才能加强针对性,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流程,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好教材内涵,为下一步生活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着眼于生活,让生活情景走进课堂。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思品课的两个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把文本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文本精神指导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拓展,让思品课内涵从理论向实践延伸,变抽象为具象,化理性为感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将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嫁接到课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模拟情景中的生活问题,逐步学会并掌握生活好技巧、好习惯、好品质。例如,学习《规则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可以模拟很多现实情况,如超市购物买单,过马路,上下楼梯,火灾,交通事故,路上遇到老师、家长……等等,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去发现和处理问题,去与生活“碰撞”和思考,增强生活情感体验,为实际生活做好铺垫。
二、以德为纲,以品为目,知行合一出实效
如果思品课上所教授的好习惯、好品质和生活技能是“种子”,那么养成这些习惯、品质和生活技能的环境就是“土壤”,思品课的任务不仅要引导学生采摘到优秀的“种子”,还要帮助学生把这些“种子”根植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土壤里,精心培育,细心呵护,让“种子”在孩子心田扎根发芽。
要综合思品课程与德育特点,整合多方教育资源,通过开展“提升品质、养成习惯”的系列活动,形成校本德育文化。学校在部署德育工作的时候,可以充分参考思品课程内容来量体裁衣,力争使思品课内容与德育及其他学科整合,把思品课教育内容和德育内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德育为纲,以思品为目,纲举目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样既能增强育人实效,又能将多种育人途径万法归一,使思品课成为学生德育的推进器,从而形成具有思品特色的校本德育文化,比如:
一是制定学校章程、校规班纪等规章制度时综合考虑与德育相关的思品特点。二是结合德育活动,如爱祖国,爱科学,珍惜时间,节约粮食,遵守规则,关心集体,爱护弱小,诚实守信,正直无私,坚毅果敢,开展主题式思品教育。三是大力倡导好习惯、好品质的培养,利用升旗、集会、班会等群体性活动对好习惯、好品质进行评比、宣扬,传递正能量。四是挑选与年级特点相适应的格言、警句,口诵心惟,践之以行。五是学会制作贺卡、心愿卡、爱心卡等。
“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这就说明,家庭是孩子习惯养成以及品质习得的一个重要场所,我们以此为契入点,让思品课内容走进家庭,用“主题活动”的形式,为学生习惯、品质的内化搭建实践的平台,帮助学生把思品课学到的书本知识落实到行动上,打造家庭思品文化。比如
一是珍惜时间、合理作息主题,重在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家庭作息时间。二是做有意义的事情主题,不贪恋电脑网络,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阅读、运动、做义工等等。三是分担家务劳动主题,安排孩子多做家务,如洗碗,扫地,擦桌子,收拾房间等,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四是感恩父母主题,在三八节、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亲手制作贺卡送给父母。五是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主题,孩子在上学时和放学回家时要主动和家人打招呼,家里来人来客要学会接待。
儿童是社会的承载者,在他们幼小的时候给他们施加良好的影响,他们的一言一行也将反过来良好地影响社会,思品课就是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我们努力拓展思品课的外延,多给孩子机会锻炼,让他们加强对社会的了解,争取早日的融入到社会中去。
一是安排社会调查、采访活动。学习《规则在我们身边》后,学生去调查、采访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情况,超市购物买单排队情况等。二是征文活动。学习《珍爱生命》和《花钱的学问》之后,我们可以用征文的形式,书写情感体验,塑造健康人格。三是善于挖掘身边的素材,结合学生语文学习,适时开展编写、讲述身边的德育故事活动。三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爱的教育》一书中的“每月故事”,激励孩子们养成了很多优秀的品质,受此启发,我们每个星期选定一个故事,与家长一起分享,让孩子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不懈终成林
要想在学生习惯和品质上有所收获,光靠拓展思品课的内涵和外延还是不够的,必须加强阶段性汇报总結,通过适时跟进,动态查询,评比小结,表彰奖励等方式,让学生内省自己在生活中的收获状况、优势以及得失,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巩固强化通过多种途径所取得的经验性认识,增强好习惯和品质形成的愉悦感,及时内化好品质、好习惯,夯实思想品质基础。
课本是理论,是种子;生活是实践,是土壤。教师的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联系,把思品课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唯其如此,我们的学生在思品课上所学到的本质性东西才能逐步内化成好习惯和好品质,成为指导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做人的人生智慧,为切切实实提高公民素养而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