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明令
摘要:作文的形式很多,但命题作文最为常用,所以加强命题作文指导十分关键。首先要指导学生根据题目审题立意,其次要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广泛阅读,积累材料,开拓思路。
关键词:命题作文;教学指导
长期以来,不管是平时作文训练还是中考语文考试,命题作文几乎成了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常用方式。在作文批阅过程中,我们发现命题作文的最大毛病就是容易“偏题”甚至“离题”(跑题),也就是说,作文内容偏离了作文题目的要求。因此,指导学生审题立意使成了命题作文的首要任务。
任何一种作文形式,特别是命题作文,既有它的限制性,又有它的灵活性。所谓限制性,就是指作文题对文章的写作范围、对象、内容和体裁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所谓灵活性,就是在上述规定以内,作者对于文章的立意取材、布局谋篇、遗词造句可以自行选择,自由发挥。审题立意,使是正确地把握作文题的限制性,充分发挥它的灵活性,使限制性和灵活性得到和谐统一。正如清人薛雪在《一飘诗话》中所言:“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如何是题之神魂。做得之神魂摇曳,则题之面目、体段,不攻自破矣。”这里的“题之面目”,指的是“题眼”,即题目中的关键字词;“题之体段”,也就是“题身”,即题目所规定的写作范围、对象、内容和体裁等;“题之神魂”指的是“题意”,即题目所显示的或蕴含的主题和格调等。
由此观之,所谓审题立意,实际上就是推敲文题字词,揣度命题用意及指向。试以《记我一位好朋友)为例谈谈看法:审察这个作文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几个问题:作文要求写的是什么?“一位”、“朋友”这是写作对象;谁的朋友?“我的”,这是写作范围;什么样的朋友?“好朋友”,这是写作内容;写成什么文体?“記”这是文章体裁(记叙文)。以上这一连串的思考,便是审题的一般表现形式。如果进一层,可以再问几个为什什么:这个作文题的“关键词”是什什么?“好”(朋友),这是“题眼”。什么样的朋友才是“好”“朋友”?或者忠诚老实,或者为人正直,或者虚心好学,或者热心助人……或者兼而有之,总之,具有值得我钦佩和学习的优秀品质,此其一;他和我的关系十分密切,感情好,此其二。这便是“题意”。如何写出“我的”这“一位好朋友”的“好事”?这就需要采取记叙(或夹叙夹议、记叙加抒情)的表达方式,饱含钦佩赞扬的情感,通过几个具体事例,写出这“一位”“朋友”和“我”的关系以及交往。当然也可以写他对别人所做的“好事”,表现“朋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质,并且以画龙点睛之笔,揭示出这些好的思想、品质、作风形成的根本原因——这就是立意与构思了。
当然,作文题目千姿百态,审题立意也可以多个角度。有的题目无明显标志,如《雨后》、《路》、《笑》、《谈友谊》等这就需要慎察深思,或者注意它的暗示作用,分析它的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把握它的题外之意,弦外之音:或者向它注入富有时代感的鲜活内容,赋予其深厚的意蕴,达到画龙点晴、一笔得意的效果。
命题作文指导不但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立意,还要点拨、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学生作文的最大苦衷,便是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状,无景可绘,无人可写”,甚至无从下笔,命题作文尤甚。指导学生作文,必须打开这个“瓶颈”,笔者认为其根本的途径是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有更宽域的视野。首先,教师要少扶多放后收,激励学生想写。学生作文就像小孩学步,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初学时需要老师扶上路,上路后应当放手让他们自己走一程,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健步前行了。其次,要指导学生观察、积累、借鉴,做到厚积薄发,使学生有东西写。学生思想闭塞的另一种表现是言之无物,行文不远。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一下三点:一是观察。科学研究表明,人对外界的感受知83%来自视觉,这实际上就是观察所得。开拓思路,需要积累生活素材,那就必须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教给观察的力法,正确选择角度、把握特征等。观察训练,主要在课外进行,也可结合课文的讲读、范文写作特点的分析,教给学生各种具体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写观察笔记,常坚持,常动笔,形成习惯。二是积累。首先,积累生活素材。主要靠观察所得。许多观察笔记往往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围绕作文教学组织活动和创设情境,这种作文叫做活动作文和情境作文,可以使学生直接获取感知材料,并通过思维加工成为习作内容,可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其次,是积累语言材料。一方面要加强说话训练,以积累口头语言材料,如开展演讲比赛或讲成语说故事比赛等;另一方面提倡摘抄优美词句,以积书面语言材料。第三,引导、启发学生广泛阅读,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得以内化。第四,整理构思想像,帮助学生学会写。想写,有内容写,还得会写。指导学生会写,一般包括帮助学生审题立意、联想想像、谋篇布局、选材剪裁、锤炼词句等。归根到底,应当看重抓住三个方面:一是整理。即整理观察素材,理清作文思路。只有经过整理,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条理清、主旨明。二是构思。指导构思主要是告诉学生如何妥当地将材料排列组合,如何考虑结构上的照应,怎样安排文字的详略,使材料能够更好地突出中心。三是想象。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培养联想力,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训练有意想像,包括创造想像,以此促使学生思路开阔,文思敏捷。
参考文献:
[1]王磊.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般程序[J].读书文摘,2017,12(11).136.
[2]叶阳. 改进课堂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兴趣[J].读与写,2015,36(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