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凤英
诗歌是中华文明中不可忽视的璀璨明珠,也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提升小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不仅是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积极优化古诗教学策略,促进小学生古诗鉴赏兴趣与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 古诗鉴赏 教学实践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131-01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不仅是一种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含义深刻的文体,还是古代仁人志士理想寄托的载体。因此,阅读古代诗歌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古代诗歌语言美的感悟,还可以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审美情趣和思想价值观念培养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注重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小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强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组织古诗鉴赏教学,以提升小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1.循循善誘,挖掘潜力
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我们发展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潜力的充分挖掘,而不是将学生们全部培养成机械死板的工业复制品。因此,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就要坚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古诗鉴赏观点,相信学生的实力,以循循善诱的方式,促进小学生独特鉴赏体验的形成。
例如:在《望天门山》一诗的朗读教学过程中,我先请一位学生为大家朗读了本诗。然后,我问学生:“你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学生回答:“很好呀”。我接着问:“好在哪里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回答道:“声音洪亮。”“读音准确。”……我继续问道:“那你们觉得他是不是可以读的更好呢?”学生答:“可以。”我问:“该如何呢?”学生们一边想一边回答道:“情感再充沛一些。”“读出壮阔的感觉。”……接着,我又让该学生参考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再次朗诵该诗,并再次让学生们对其朗诵效果进行评价,最终让学生们在交流与讨论中发现诗歌朗诵技巧,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坚信学生实力,大胆的将整个诗歌教学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与鉴赏实践中,摸索出属于自己诗歌朗读与鉴赏的方法,提高了小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引诗入画,辅助鉴赏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诗歌又是一种语言凝练的文体,所以在小学诗歌鉴赏过程中,仅仅依靠小学生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完美的完成诗歌鉴赏任务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采取一些教学手段辅助学生进行诗歌鉴赏。而在中国古代诗画是一体的,绘画又是一种直观的美学呈现形式。故在小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以引诗入画的方式帮助学生鉴赏诗歌的画面美。
例如: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的鉴赏教学过程中,我以引诗入画的方式深化小学生对诗歌画面美的感悟。首先,我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播放了西湖荷花美景图片,然后让学生们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些画面。接着,我问学生们:“你们觉得自己描述的画面和图片呈现的画面相比哪个更美?”从而让学生们在文字语言与图画语言的对比中感受到自己语言表达上的不足。随后,我继续问道:“有一个古人也和我们一样对这幅画面进行了描述。但是,他却写出比图画更美的内容。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吗?”继而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品悟诗歌画面美。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组织画面描述、文画对比、诗歌阅读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了引诗入画的课堂教学目标,深化了学生对诗歌画面美的感悟。
3.问题引导,课堂留白
诗歌的鉴赏过程说到底就是诗歌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再现与诗歌情感与学生情感的融合过程。它是一个纯粹的、自主性极强的精神活动。而“疑者,思之始也。”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方向标。因此,要想提升小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就要以问题引导的方式设置课堂留白,促进学生主观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的充分发挥。
例如:在《饮湖上出晴后雨》一诗鉴赏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展示了如下问题:一是作者眼中的西湖是什么样的?二是作者是如何描述西湖的美的?然后,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最终在观点的提出和优化中完成诗歌鉴赏任务。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以问题教学的方式为学生们指明了探究方向,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营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探究氛围,促进了小学生个人观点的畅快表达,提升了小学生的诗歌鉴赏热情。
总之,古诗鉴赏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呈现方式之一。所以,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就必须深化对小学古诗教学课堂的研究,不断优化古诗教学策略,提升古诗鉴赏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淑燕.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的几点做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52.
[2]王香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