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幼儿“说谎”的现象十分常见。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作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幼儿,孩子说谎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他们有了想象力,也是他们渴望独立的一个标志,因此大人应平静的、坦然的面对孩子的说谎,正确的引导孩子摆脱说谎,学会真实。本文从导致幼儿“说谎”的原因谈起,着重探讨了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摆脱说谎的方法。
幼儿教育 说谎行为 原因分析 引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036-01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阶段说”认为:“认知发展水平的原因导致了幼儿说谎行为的产生”,皮亚杰把幼儿说谎行为的产生建立在认知结构心理学上,是站在了幼儿思维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角度,将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他的观点指出:“当幼儿正处于前道德阶段时,思维发展水平受限,不能准确辨认出主客观世界的实际差别,这时候就会出现与事实相差别的“谎言”;当幼儿正处于他律阶段时,会服从规则,遵从权威并以自我为中心,会因为自我中心和成人权威强制之间出现分歧而产生说谎的行为;当幼儿处于自律阶段时,幼儿会有欺骗性的谎言行为。”
1.导致幼儿“说谎”的原因
孩子“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幼儿的说谎行为可分为两种情况,过失说谎和有意说谎。过失说谎是指孩子没有说谎的动机而做出的行为。有意说谎是指孩子存在说谎的动机而做出的说谎行为。它们性质各不相同,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过失说谎
第一,认识能力的发展未臻成熟。孩子年龄小,感情比较丰富,容易陷入多姿多彩的幻想中,把想象与现实给混同开来,所以它们说的话有时就会显得很夸张,这与品德行为无关。例如:我家里有一个像房子一样大的球;我家的电视机有房子那么大;我在家里看到过长颈鹿、大熊猫。
第二,理解性心理错觉。孩子常因认识不足或理解错误产生心理错觉,不理解某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往往不自觉地“说谎”。例如,有的孩子在家里看过爸爸妈妈和朋友打扑克、下象棋,就对老师说:“我会打扑克,也会下象棋。”其实,他只不过是会模仿大人的样子,并不理解这类活动的真正含义。又比如:问小朋友,刚刚前面的小朋友哪里去了,他会告诉你:他往左边走了。其实那小朋友是往右边走了。其实他是分不清左边和右边。
第三,大人的诱导。幼儿由于理解问题比较简单,往往会造成自信心的萌动。例如:在课外活动挑选小运动员时,老师会问:“我们班谁跑的最快啊?”结果全班的小孩都争着举手说:“我跑的最快!”我们切不可视之为“说谎”、“吹牛”,这个是老师诱导孩子,提高孩子积极性的一种方法。
(2)有意说谎:
第一,为了自我保护。有时候孩子犯了错误,看到别的孩子通过说谎逃避了责任,没有受到惩罚,那么下次再到孩子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也就模仿别人说谎,故意说成是别人做的,而不是他自己做的来逃避责任,免受惩罚。
第二,想博得赞赏。孩子都喜欢听好话,都愿意得到爸爸妈妈,老师和其他人的夸奖。有时候為了博得他人的赞赏,就会说假话。例如: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在班上捡到一个小苹果贴画,放学后就贴到自己的额头上,回家告诉家人说是因为在幼儿园表现好,老师给贴的。
第三,期望获得重视。有些孩子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引起别人的注意,因而就夸大其词,将别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课上,老师问大家:“你们有没有见过长颈鹿?长颈鹿会做什么?”在一大堆回答之中,就有人发出惊人之语:“老师,我骑过长颈鹿。”“老师,我看见过会飞的长颈鹿。”等等。
2.正确引导孩子摆脱说谎的方法
面对天真烂漫的幼儿,我们应当如何减少幼儿的夸大其词或说谎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使孩子明白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差异,渗透概念教育。借着参观、旅游、阅读、实际操作的机会,带领幼儿多看、多听、多接触不同的人、事、物、地。这样可以缩短幼儿的想象世界和实际生活的距离,说出来的话就比较真实可靠了。
(2)端正成人的言行。大人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谎。答应孩子的事情应该尽量做到,不要对孩子食言,不能做到的也要告诉孩子原因。自己要以身作则,保证自己有正确的言行典范。
(3)了解幼儿说谎背后所蕴含的真正含义。引导孩子说出内省的感觉,心平气和的听听他说说自己的感觉和愿望,分析孩子的愿望是否合理,合理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满足,不合理的要解释原因,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这个要求,并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只有针对问题的关键,才能解决问题。
(4)不要刻意嘲笑孩子的“牛皮”。如果遇到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强调:“不吃饭就长不高哦!”这句话可能会激起孩子的想象,说道:“那我要长得像长颈鹿一样高。”对于这样的答案,家长不要急着把孩子拉回现实,而是可以顺着他的话去:“对,你要多吃一点才会长的很高。”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也达到了家长要他好好吃饭的目的,还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5)针对有意说谎,严肃耐性的批评教育如果孩子是为了自我保护而说谎,家长在弄清事实后,要严肃耐心的进行批评教育,指出说谎是一种错误行为,让孩子明白说谎的后果。同时,家长也要相应的做下反思,对于孩子在平时无意中造成的损失,是否是自己指责的太过严厉。
总之,幼儿的说谎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具有多种原因,当说谎行为发生时,老师和家长应准确判断是有意说谎还是无意说谎,从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来解决问题。幼儿生来就是善良的单纯的,成人应该不应该用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幼儿,只要耐心地教导幼儿,就能预防幼儿说谎行为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