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业
我国迈着矫健的步伐迈进了新时代,但伴随新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也油然而生,比如农村留守学生的厌学问题就是目前比较重要的社会难题,本文主要针对其厌学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农村留守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农村留守学生 厌学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016-01
我国城市与农村界限明显,贫富差距较大,有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更好的生活,从农村向城市迁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产生一个严重的社会话题——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学生厌学是一个普遍现象,它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建设,因此,社会、学校、家庭要三力合一解决好这一问题。
1.厌学原因
(1)社会因素。农民工群体一般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再加上现在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增多,使得很多学龄儿童没有了父母的陪伴与督促,都变得心情浮躁、无心学习,最终滋生了厌学心理。此外,不少农村父母的教育思想意识上不去,总是把读书无用论挂在嘴边,认为孩子多读书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来的实际,这也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事实,因此,导致了农村留守学生的厌学现象激增。
(2)学校因素。一直以来,农村的教育资源都非常有限,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都跟不上,虽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农村学校大多还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只要学生的成绩不好,不寻根问由,教师就会在潜意识里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情绪影响,甚至过度批评。此外,同学之间也会产生各种小矛盾,学校不管、家长不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甚至都不愿意来学校上课。
(3)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导致学生厌学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直观的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学生”在性格、情感方面的发育还不成熟,在心理上非常需要得到父母的关爱,但父母长期在外,不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此外,父母的思想观念也有偏差,有些父母认为他们在外多挣钱,让孩子有经济保障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往往短暂的电话沟通也只是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心理世界及情感世界关怀甚少。二是监管人管理不到位。监管人教育一般有三种情况:父母只有一方在家、隔辈教育以及亲戚监管。父母只有一方在家,虽然情况看上去还可以,其实不然,这种监管跟单亲家庭差不多,在家一方也很难有过多的精力去管理孩子的学习;隔辈监管由于能力有限以及年龄差距的问题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且大家都知道隔辈人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溺爱和娇惯,这样反而会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放在亲属家中管理就跟寄宿差不多,不敢批评也不敢指责,一般只是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吃饱穿暖,对孩子的学习也不敢严格督促,怕孩子“上火”。
2.解决措施
(1)建设心灵桥梁,让家长与孩子用“心”沟通。有专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但务工在外的父母也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用“心”跟孩子沟通,不要总拿金钱和物质作为衡量标准。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但要让孩子感觉父母就在身边,比如父母可以作为孩子的倾诉对象,通过电话和书信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学习问题也要与老师多沟通,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这样坚持下去,即使父母不能经常陪伴孩子,孩子也不会觉得父母对待自己的关爱太少,孩子对父母也会更加的理解,在学习方面也会更加努力。
(2)更新教育观念,让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校教育虽然不能代替家庭教育,但可以助力家庭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学生来讲,除了父母,老师更像是他们的亲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就要承担起在校父母的角色,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关心到位,最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让老师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对厌学的学生要倍加关怀,不让其掉队。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健康、安全等方面问题,定期的召开家长会,与家长电话沟通,与监管人传达,做到家庭学校齐努力,学生成绩更优异。
(3)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是自身生活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因此政府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从根本上缓解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首先是在城市多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这一措施已經在逐步实施,但这些学校的设施环境和师资力量还没办法和城市学校相比拟,但也是解决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其次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力度,之所以农村留守学生的厌学问题如此严重,除了家庭因素以外,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设施不完善,缺少对学生的心里辅导以及与城市学校接轨的教学设施等都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再此要呼吁社会加强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关爱,特别是要让父母转变他们的教育思想,与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孩子搭建美好的未来。
3.结语
总之,解决好农村留守学生的厌学问题是民生所向,是让更多的农村人口安心走进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好贡献的有力保障,因此,全社会要共同努力,让农村留守学生摆脱心理阴影,走出思想误区,走向属于他们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克娥,汪成为. 德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学生厌学问题对探讨--以阳新县韦源口中学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v.35;No.162(4):75-78.
[2]邰悦.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商,2013(15):33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