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平
在“互联网+双创+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双创教育也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况也变得普遍存在,俨然成了一种新的趋势。在大学生双创驱动发展策略的影响下,可以萌发社会创新意识,引导创新文化的推广,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上的发展还是国家发展上的创新,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就目前来说,创新创业的潮流正扑向高等院校,大学生双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双创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改变,从而培养出国家,民族需要的人才。
大学生 双创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3-0000-01
实行双创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社会所需要的双创人才。而大学生这一主体是其中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代表性群体。随着时代的背景的引导,中国各地的高校也开始实行创新创业的专业化教育,虽然当前也储备了很多的经验,但是大部分高校依然处在摸石子过河的阶段,相较于985和211院校,其他高校的优势相对不够突显,且受到很多因素制约,比如生源、教育经费和地理环境等。如今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培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等待解决,还没办法满足社会对于双创人才的需求。
1.双创教学目前的状况
“十三五”的工作陈诉中,着重点出了双创的意义还有对我国经济和文化的事业开展的现实意义。所以,双创很成功地成为了这个时代发展的热词,双创教学也变为了教育事业中发展的要素。各地的高校也在很积极的配合推行,发展的情势一片光明。
2.目前教育理念在大学生双创教学中的使用
目前教育理念在大学双创教学学中所给予的协助是很大的。相比于以前的教育模式来说,如今的教育不仅仅涵盖了大批的教学培训资源,并且在教学的形式上也比较的灵活。在一般的大学教室教学中。如果可以大片的进行运用,对于原来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教学观念会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同时也可以开拓学生的社会生活阅历,刺激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爱好,增加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都具备无法取代的作用。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置教学氛围、简化目前教育知识内容
现在的教育方式是借助很多种类的媒体信息技术和设备。把教学的内容通过picture、voice、video等这些方式组合展示出来,提取教学的内容重点和难点。变成一条规律或者是一个公式。大多数人都很清楚的懂得: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它不仅仅是对生活所得到的经验和事实进一步的总结的言语。所以,在通常的课程教学中,知识的授予是一个很无趣的进程,尤其是在大学课堂中。其中,大多数大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极其无聊的,很多大学生在台下都想睡觉的样子,教师却还在教学。从现在的教育技术使用在大学数学讲堂上,这种情况会很大程度的改变。课上的教学气氛发生了很微小的变化。原本单调的教学从单一传授变为了师生交流式的学习,从而非常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的效率也有大幅度的提升。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前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员使用大量功夫在課上来进行讲解教材内容,非常的不容易。但是教员的辛苦收效甚微,学生们也没办法不竭的集中精力理解教员的解说,长期如此,教学的质量大幅度的下降。把目前教育的技术带入到大学生的课上,这样的情形就能得到有效的缓合。拿高等数学来说,在双创教学课堂中,不光需要在黑板上进行书面解答。还要依照数学知识的疑问点来继续重点方向进行突出,在使用目前教育技术弄出相对应数学的模型,能够演示公式推算的步骤。课上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得双创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得到明显升高。
(3)师资队伍的建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人的话还是存在很多道理的。作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是他们的主要职责。有专业的师资队伍来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尽管创新创业的路是不同的,但是成功的原因确是相似的,吸取前人的经验会让刚起步的团队少走弯路,少跌倒,更快速的走向成功。所以,具备双创意识和能力、有一定专业水平,能够协作完成创业项目的人才,应该大力培养,也可引进更多更优秀的创业培育教师。组织教师教学研讨,也许能够更加了解创新教育,促进双创的发展进步。所以老师就需要建立起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行动。
(4)拓展教学资源
书本上记载为主的教学资源多,但一般都不够全面,学生需要从不同的书籍上面获取知识,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同样,现代的教育手段的运用可以有效的处理这个事情。比方说,把教学的内容通过picture、voice、video等这些方式组合展示出来,将教学的内容集中。扩大了教学资源,拓展了大部分师生的眼见,对于他们知识的得到更加的全方位。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建设“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交互学习氛围,整合现有的课程体系,建立由低阶到高阶的系列课程组合。同时为了不被时间和空间制约,搭建创新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帮助创业团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项目,也能通过这个平台拉拢一些有志之士加入团队,同时创业团队也可以在创业者的空间进行线上讨论和咨询。资源共享,并且可以“取长,补短”,争取最大化创业资源。
(5)开发教学思维
大学生欠缺阅历社会经历,对于很多事物的理解还比较单纯。单独的书面教学方式一般很难帮助到学生去理解相对困难的事物,掌握其中的真正奥义。在使用了先进的教育模式后,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通过的picture、voice、video等这些方式组合展示出来能将知识由抽象转为具体,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所以也需要要多设立创新创立大赛,让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真正的体会到该如何创新创业,学校的积极组织会让同学们更能感受到创新创业的氛围,更能够点燃高校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的心情,提高自我学习这一理念的动力。
3.双创能力的提升意义
十九大期间,陈宝生教育部长也曾说过,着重培养支撑学生的一生发展,适应新的时代,强化能力。双创则是实现这一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
创新创业精神作为创新创业的内动力,具体表现为是励精图治、积极进取、不断开拓、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使大学生具备开拓进取、勇于挑战的精神特质。使其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压力中占到有利位置。就业选择面狭小是致使大量学生待业的主要原因。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的就业岗位竞争非常的剧烈。受到中国传统理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大学生一般都会缺少足够的创业意识,大多数的学生在择业时都将工作是否“稳定”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当大学生具有“双创”精神后,实质上就是大学生传统就业观念的改变,推动大学生将创业作为将来的职业抉择,将被动求职转变为主动创业。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百里路”。是一样的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双创”的基础。“双创”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到实践上。所以将所学到的知识切实应用于实践,可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4.导师对大学生双创的帮助引导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进行,是理论和实际的相整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逻辑考虑能力,加强团队协作的意识。又有言,修行靠个人,但前面还有一句师傅领进门,所以足以见得有一个优秀的导师是多么的重要,虽然每个人的成功道路是各异的,但失败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有老师的指导,学生的技术得到提升,创新性想法得到引发,创业的意识也能够完善,科研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学生也能快速适应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提生了学生就业率。所以,成功导师的背后也经历了无数的失败经历,这些都值得双创的大学生去学习,虚心请教。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是相同的一个道理,让大学生少走很多的弯路。
就像做实验一样,不管是多么专业的实验,都会有一定的步骤来引导我们去完成,在之后自己去总结学习自己所收获的知识要点。导师起的作用就是将每一步的步骤通過他的表达、培训,或者是自己动手做一遍,来让我们直观的感受这个实验的现象、过程、结果。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自己再去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或难点,对接触这个实验的大学生起到更好的帮助。大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非常有效的锻炼提升。同时,导师在展示实验的时候,对实验的筛选也很重要,省去了许多相同实验的学习和了解,让大学生能够接触更多,更新的实验,只有足够量的知识积累,才会产生自己的思维想法,而不是单一实验的考虑。
在这个过程中,导师主要的身份就是引导和鼓励引路人,在之后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上也可以让大学生自主去收集整理资料,做实验步骤方案的设计。导师这时候对实验的审核,保证了可能存在危险的实验中学生们的安全。
在大学,很多导师身上都有自己的项目,这时候就需要导师能够带领自己的学生了解自己的项目,也许更多的时候学生只是一个旁观的角色,但对于有着创新创业理想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帮助自身去了解一个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中的艰辛困难,会将自身引领进导师的角色,考虑如何去完成好这一项目,都有非常巨大的帮助,也许具备了创新思想的大学生能够在导师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语惊醒梦中人,也许是无意识的话语或动作,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当然,对学生来说,学习是主要目的。
在最后,出师之前,导师可以根据不同团队或不同个体来提出一个创新创业项目方向,让其独自去完成。学生自己去申报项目,考虑其中各种要素,承担的风险,自己发展自己的团队,由不同的个体组合完成。不同的专业之间的配合也许能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思维方式更能激发新的创新思维。以成功为目标,坚持不懈,也许结局不都完美,但其过程,会让他们收获到更多的好处。困难、挫折,都只是他们创新创业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不起眼的小坑,但这让他们知道自己走了有多远。他们的提升将是质的飞跃。
大学生要志向远大,不甘平庸,要有自我价值的肯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学生创业的路程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是挫折,可能是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也可能会是因为经验不足而产生的不必要的错误等等。也许是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这条漫漫长路上,孤单的旅人。尽管如此,过程也会感到十分的快乐与充足。大学生不是有理想和想法就OK的,还有很多需要去自己考虑的现实因素。所以,大学生端正创业心态,不被挫折所打败,不为现实所折服。要努力前进,直到看见成功的风帆。同时实力的提升也很关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也是一趟成长之旅,不在乎目的,只在乎过程。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影响下,创新创业的高潮已经扑向了高校,有越来越多大学生创业出现,不但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使创业局面越来越好。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和高校都给予保障和鼓励,营造了创业文化环境。创业资源整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大学生铺上了坚定的基石,使大学生都能发挥长处,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冯晶,刘凯.浅析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
[2]雷茗,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J].文教资料.2016(26)
[3]黄兰芳.大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8):36-37
[4]滕爽,华欣,郑立鹏.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190-191
[5]徐秋红.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及其运行[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