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有效评价策略的研究

2018-10-21 09:58杨继勇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33期
关键词:环节知识点评价

杨继勇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但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评价还存在着诸多的空白。本篇通过对初中生物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有效评价策略的探讨,旨在为目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新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也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法提供具体案例。

生物小组 合作学习 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3-0000-01

在初中教学中,由于学生们年龄较小,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还尚不完全,学生们学习方法的养成和学习观念的形成都处在黄金攀升期。生物小组在“6+3+1”的模式下,教师根据小组学习的成果进行有效评价,不仅能激发出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们合作共赢的理念。

1.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及流程

(1)“6+3+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6+3+1”的模式,即课前小组准备占60%,课上小组展示讲解占30%,最后教师解惑补充占10%。这种学习模式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从课前的准备到课上的讲授和探究,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教师辅助。学生对一节课的探究和讲解,在小组内的学习收获往往比课堂上的收获要多,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2)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布置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让生物小组自己分工合作,通过查找资料、探究等形式做好课前预习的学习工作,统一在小组内进行知识点的“处理”和“规划”。

(3)课上展示

课前小组准备之后,课堂上教师通过审核小组的预习结果,来评判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的成果。学生们在课前预习之后,在课堂上由学生们充当主角,把自己所研究的内容,按照课程的正常顺序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展示,也就相当于教师的讲课。在小组内成员教授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可以加以补充说明,通过组内合作讲解的方式,将知识点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

(4)教师解惑

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各组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担当了教师的角色,对于自己要教授的知识点只会更加认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牢固。在课堂的最后,教师的解惑环节,是完善整个课堂和补充知识点的过程,教师在总结了整个课堂的知识点之后,还要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部分,加之知识点的补充,学生才会更好地吸收本节课的全部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评价

(1)鼓励式评价

在“6+3+1”模式下的生物课堂,学生的讲解不仅能极大提高课堂上学生们兴趣,更是各个小组对知识的吸收和“反刍”的过程。尽管课前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准备占60%的比重,但课前预习仅仅是知识点的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准备工作。所以,在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讲解环节至关重要。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教师首先要进行鼓励式评价,鼓励学生既要敢于讲解,又要学会讲解、擅于讲解。在开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初期,必须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式评价,以便他们能自信地完成小组学习的各项内容,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2)发掘式评价

在实际的课前准备上,由于当前市面上的各类工具书种类繁多,笔者经過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部分学习小组成员过于依赖教辅书上的内容,基本上按照教辅书上的知识框架照搬。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更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大阻力。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首先,规定组内成员可以参考各类教辅书,但所预习的内容需要誊写到导学案上,同时不能和教辅书上的内容相似,需要小组内成员探讨和分工合作,独立设计预习框架和讲解要点。其次,在组内预习合作中,需要勤于思考,并在预习环节和讲解环节中设立打分制度,将教材中所延伸的知识点和教辅书上没有的内容展现在课堂上,可获得额外加分的奖励。在学生预习和讲解的过程中,要适当对他们进行发散思维上的教育,即发掘式评价,通过学生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查阅预习的资料,延伸知识点的内容,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建立生物学科的知识数据库。

(3)规范式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采用“6+3+1”模式的三个环节是紧紧相连的,前两个环节固然重要,但教师解惑的环节依然不能忽略,新型的学习模式,教师的角色从主体变为客体,学生的角色从客体变为主体,教师对整个流程的把控,对于实际的知识掌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习小组在独立讲授课程中的某一部分的时候,必须规范讲课的行为和内容,才是对整个课堂精髓准确性和科学性的保障。就学生讲解环节和教师解惑环节来说,二者完全可以有机地结合,让学生不仅要牢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要有目的性的学习教师的讲课方法和技巧。教师的规范式评价,不仅能在平时的讲解环节中严格要求学生,还能树立学生们规范的课堂态度。虽然小组合作模式下的讲课环节浮动性很大,但教师进行过有效的规范式评价,能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课堂的秩序性和有序性,保障了知识点的输送。

3.考核评价规范性表格

生物课堂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站在讲台上,极大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结合对每一个小组以及成员进行有效的评价,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提高生物课堂效率大有益处,也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瑞军.新课改后初中生物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10+113.

[2]路明立.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初中生物的教学为例[J].学周刊,2019(09):131.

猜你喜欢
环节知识点评价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知识点自测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