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丽?谈新雅
摘 要 短波通信的技术性以及平台性非常强,而且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近年来,环境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影响了通信效果,因此加强对抗干扰技术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先对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的整体要求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就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 抗干扰技术;短波无线电通信;要求;应用;发展趋势;研究
对于短波通信发射电波而言,需经电离层反射方可至接收设备,可远距离通信。然而电离层受各种因素影响,比如季节、昼夜温差等因素都会影响短波通信的稳定性。隨着社会经济以及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扩频、差错控制、数字信号处理、自适应以及猝发传输技术和微处理器集成电路技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短波通信发展速度。
1 短波通信抗干扰技术基本要求
实践中可以看到,短波通信作为远程通信的主要技术手段,加之自适应技术以及软件无线电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的相继出现以及实践应用,大大提高了短波通信效率。然而,受气候以及季节等因素影响,短波通信稳定性相对较差,电磁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此时对系统的抗干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制定抗干扰机制,为了提高信号发射效率,采用有效的措施来有效提高系统的兼容性;为确保数据传输的顺畅性,需对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优化,同时这有利于提高短波通信的抗干扰性[1]。
2 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
在抗干扰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从时域以及地域等方面着手,其中所用的扩展频谱技术手段表现出频谱宽以及安全性强等优点,是一种关键性技术手段;同时,非扩频类抗干扰技术,在现代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具体分析如下:
2.1 扩频抗干扰技术
(1)跳频技术。该种技术手段主要是基于不断对短波通信频率进行调整来有效避开干扰信道,确保系统高效运行。具体而言,跳频技术可根据现场情况,比如受干扰程度等,对频率表进行更新,将质量较好的频率点保留下来;将受干扰频率去除掉,以此来确保通信安全可靠性。在应用实践中,应当注意发送端、接收端一致,二者保持同步。从应用实践来看,调频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覆盖信号带宽扩大,从而使短波通信在相对较宽频率中正常运行,这有利于避免信号受到干扰。
(2)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这一技术手段是基于高速率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的应用,而在接收端利用相同扩频码序列解扩,并且将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信号。直扩系统自身的抗干扰能力是基于接收机抑制干扰而成的,通信可在信道噪声条件下低功率通信,从而使信号在噪声中得以有效的隐藏。
(3)混合扩频技术。跳频与直扩两种技术工作原理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应用优势有所不同,而且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抗强定频干扰与抗多径干扰,均需两者密切结合在一起方可实现抗干扰之目的。混合扩频技术的应用,将上述两种技术手段结合在一起,在直扩基础上增设频率跳变功能,而且可以有效应对恶劣的电磁环境条件,这样才能有效满足单一扩频指标要求[2]。
2.2 非扩频抗干扰技术
(1)自适应技术。该种技术手段主要是基于对短波通信结构的适当调整,通过改变具体的参数,可以使系统不断变化并仍能积极应对各种问题,以此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自适应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短波通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抗干扰技术方法。实际运行过程中,可随时对通信链路质量进行确定,并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这有利于呼叫信号的接收;同时,自动选择及其匹配频率构建链路,以此来确保数据信息传输质量和效率。
(2)分集技术。短波通信技术可适用的环境条件非常的复杂,信道使用较为密集,采用分集技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分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信道衰落问题,通过至少两个信号组合来接收同种信息的副本,并以此来有效提高信号恢复正确率。同时,利用两个及以上数量的天线可在传输功率不提高的前提条件下来有效改善通信质量和效率。短波通信过程中,分集技术多应用在移动台接收机上,其应用前景非常的广阔。
(3)软件无线电技术。这一技术手段主要是基于可编码的器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方法在同一个平台上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确保通信质量。软件无线电技术应用实践中,很多的通信功能是基于软件而实现的,其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设备通信功能,只是简单地依赖硬件而广泛应用在民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之中[3]。
3 短波无线电通信发展趋势
较之于其他系统,短波无线电通信的应用优势非常的显著,其可不依赖中继站就能够远距离通信,大大节约了成本。短波无线电通信设备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使用要求设置成移动、固定通信。短波通信系统中的相关设备具有体积小、隐蔽性强等特点,可以采用小功率来进行远距离通信。然而,短波无线电通信技术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比如通信容量相对较小,可正常运行的频段相对较窄。从宏观层面来讲,可通信道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有限的。在短波无线电操作应用过程中,对其自适应能力仍需加强,需对部分参数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系统结构也是如此。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短波无线电通信是相互沟通的桥梁,而且通信技术水平直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对于短波无线电通信而言,曾经多次在去经济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4]。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短波无线电通信技术必将向着智能化、网络化以及一体化方向发展。短波无线电通信将会成为最大网络通信技术手段,尤其在现代领域,比如军事领域的应用仍然是不可代替的。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通信以及互联网技术逐渐应用在各个领域,短波通信无法取代。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胡盛铭.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思考与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5):136-137.
[2] 黄立辉.短波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 (17):37.
[3] 胡诗敏.论述短波通信中的抗干扰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5):40.
[4] 辛登松.短波通信抗干扰技术应用与探讨[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5,(09):77-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