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大专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剧增,辅导员心理学素养亟待提升,大专院校可以通过配备心理学专业人员、完善心理培訓体系、共建心理服务平台、落实工作保障四个方面来应对,同时离不开辅导员的自身努力,提升其心理学素养,为社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大专辅导员 心理学素养
近年来,随着留守儿童逐渐长大成人进入高校,各高校心理问题学生增加,大专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率逐年攀升,恶性事件层出不穷。虽然,大专辅导员队伍素质越来越高,以研究生为主,可是专业来源繁杂。不论是辅佐学生成长成才,还是识别、矫正异常心理,拉住危机干预的第一防线,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技巧在这份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综上,心理学及非心理学背景的辅导员,对于提升自身的心理学素养都是很有需要的,大专院校辅导员心理学素养提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一、配备心理学专业人员
心理学素养包括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经过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心理学专业研习的人才具备一定专业程度。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提到:“各高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大专院校属于高校的一分子,理应加大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扩大本校的心理学人才库,能整体提升学工线心理学素养。同时,这类宜人性很好的群体会促进其他专业辅导员心理学素养的提升,比如开内部分享会,成长沙龙。同时,各高校应在招聘辅导员时强调应聘人员的心理学素养,高校应向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修习过一定数量的心理学课程的毕业生倾斜。[2]
二、完善心理培训体系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积极组织开展师资队伍培训,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学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不光是专职老师,大专院校也要重视心理学专业辅导员的在职进修与培养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心理学术进修活动。大力倡导辅导员自学心理学及相关课程,形成定期考核制度。大专辅导员面对的工作对象与本科生有质的区别,学习成绩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学困生多,品行需要纠正的问题学生也多于本科院校。大专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面广,面临巨大的日常管理压力。但是,大专院校仍要大力倡导辅导员提升自身心理学专业素养,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满足日益发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同时,掌握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也能大大提高大专辅导员的工作效率。[3]
大专院校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定期的心理学素养相关考核,比如加入辅导员先进评审等,有利于督促其形成主动学习心理学的态势。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考评,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严格要求和管理,提升队伍的专业水平,促进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促进工作的高效创新。
三、共建心理服务平台
各大专院校应多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专项支持,合力共建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的全省大平台,多举办心理学年会,专项培训等。各高校可以发挥学校数量少、易于达成共识、统一行动的优势,合力共建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的大平台,扩大交流学习,大力提升全省大专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学素养。同时,对于一些超过心理咨询范畴的学生,要与医院、精神科建立合作关系,方便辅导员排查精神疾病、心境障碍学生,确保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落实工作保障
各大专院校应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办公场地和设备。有条件的院校,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和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要建设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基地,树立一批达标中心、示范中心,从中培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案例、成长辅导案例,在这些教学实践过程中让辅导员心理学素养的提升落到实处。
五、大专辅导员自身努力
大专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心理学素养对高校辅导员有效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心理学素养能大大提高提高学工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预见性,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大专辅导员倾听技巧,优化提问方式等方面有极大帮助。具备了心理学素养的辅导员,会了解到不同阶段学生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学生即使在同年龄段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能够因材施教,把握关键。心理素养还能让大专辅导员具备分辨和心理辅导的能力,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理念,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心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不仅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对高校教育事业来说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大专辅导员应牢记使命,增强学习心理学专业素养的动机,持之以恒的坚持如下自我修养:
1.坚持人本主义思想,贯彻人文关怀,积极正向引导学生。
2.学习并合理运用心理学理论,帮助自己减压增效
3.利用学校资源,争取培训、境外访学、进修等。
4.积极推进自身专业化,考心理学相关证书,进修心理学硕士、博士等。
5.涉猎心理学著作,参与在线课程学习。
6.教学相长,在实践中运用心理学技能。
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大专辅导员才能为学生提供合格的心理咨询服务,涉及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顾问和教育培训服务,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在情绪、学业、生涯规划、生活管理、个人成长与发展等方面的困扰,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为大专院校的使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广东,杨海波,白学军.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03).
[2]朱平,乔凯.高校辅导员配置和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的考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3).
[3]庞海燕. 心理辅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4).
作者简介
王鹤翔(1989.10—),男,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长沙民政职业技术软件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学、创新创业、就业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