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谷子产业发展的对策

2018-10-21 19:43白瑞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产业现状谷子对策

白瑞

关键词:谷子;产业现状;对策

谷子起源于中国,脱壳后为小米,据文物考证谷子距今已有8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哺育作物,是中国传统的主栽作物和健康保健食品。中国目前是唯一对谷子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国家,占世界谷子总产量的80%以上。谷子具有抗旱耐痔、水分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广、营养丰富、各种成分平衡、饲草蛋自含量高等突出特点,被认为是应对未来水资源短缺的战略贮备作物,建设可持续农业的生态作物以及人们膳食结构调整、平衡营养的特色作物。

1、谷子产业发展现状

建国后,我国谷子播种面积稳定在600万公顷以上;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科研水平的提升,随着农田耕作水平快速提高,玉米和小麦等高产作物播种面积迅速增加,谷子则由于产量和价格等问题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近年来,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有益元素的谷子产品优势逐渐凸显,成为倍受欢迎的保健营养型作物。谷子种子面积有所回升,价格持续上涨,谷子的生产和消费也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谷子在我国分布广泛,目前有统计面积的省区多达23个,其中河北省、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为主要种植区,三省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

2、谷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生产分散规模小,标准化生产难

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零星种植是谷子生产的主要形式,生产规模小,很难进行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同样因为小规模分散种植,增加了流通难度和流通成本,销售渠道不通畅;而且农户的谷子种植多以追求产量为主,质量普遍不高,优质率和商品率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有效的质量标准体系。

2.2 消费模式单一

在全世界来看,亚洲人和欧美的亚裔人是小米的主要消费群体,欧美白人和非洲人很少消费小米,就亚洲来说,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是小米的主要消费国。在我国小米的主要消费区域集中在北方地区,消费形式以早餐和晚餐中的小米粥为主,消费模式相对单一。

2.3食品加工业落后,平均单产依然低而不稳,多元化利用率低

目前,谷子加工企业呈现多、小、散、乱的整体发展状况,大多是产业附加值比较低的初级加工型企业,深加工产品相对较少;受农民年龄层次、知识层次、病虫害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国谷子单产地区间差异较大;产业化程度低,深加工比例小,多元化利用率不高;品牌影响力弱,加工业效益低下,影响了谷子产业健康发展。

2.4机械化水平低

目前谷子播种仍以人工和半机械化为主,一家一户的谷子种植与生产模式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小规模生产方式不适合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定苗间苗耗时耗力,中耕除草机械化程度为零,收获和脱粒停滞在手工和畜力作业阶段,与小麦,玉米等大作物的轻简技术水平差距逐步扩大,谷子机械收获过程中存在浪费严重的问题,适应谷子生产的农机开发严重滞后。

2.5大众化食品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虽然我国谷子加工企业目前发展较快,但普遍存在产能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销售市场狭窄等问题。目前科研单位在小米面条、小米挂面、小米面粉、小米酒等大众化食品研发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小部分上市,但大众化食品产业道路仍然任重道远,缺少主流产品和影响力大的产品,企业生产发展缓慢。科研单位的产后加工成果、专利、产品多数不能进入市场,科研与企业缺乏有效的对接。

3、谷子产业发展对策

3.1设立谷子科研专项,增强谷子研发原始创新能力

继美国完成了谷子全基因组测序后,我国科学家先后完成了谷子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构建、绘制出谷子基因组单倍型物理图谱,为了继续保持我国在谷子研究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建议在谷子产量和品质性状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基础研究方面设立973 项目,在谷子农机农艺配套集成、综合利用研究与示范方面设立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通过这两个专项支撑我国抢占谷子科技创新制高点,提高我国谷子原始创新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2加强对谷子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谷子的产业政策,谷子主产县市表明,谷子良种补贴政策对谷子生产具有刺激、促进作用。建议国家设立专门针对谷子等小杂粮的产业政策:一是在谷子优势产区建立完善的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等支持政策;二是加强对谷子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税收、贷款以及产业化项目上面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建立谷子粮食贮备制度,在各谷子主产区以最低保护价收购一定数量的谷子作为国家储备粮;四是加快培育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3.3推动谷子产业环境建设

产业信息和粟文化是谷子产业环境建设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建立科技成果、学术交流、市场流通、消费需求等现代谷子产业信息平台,使谷子产业信息更加通畅而有效;二是继续深度挖掘和研究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好粟文化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三是加强对谷子健康营养元素的开发,适宜不同消费人群产品的开发,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消费者更多的了解谷子的营养价值。

3.4加强谷子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

以品种为核心,优良品种是作物生产见效最快、最可靠的增产措施。一方面科研部门根据具体育种目标选育出适应不同类型地区的优良品种,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优良品种尽快应用到生产中去。同时加强种子市场规范化,提高良种普及率。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品种更新步伐,提高产品质量,建立稳定的商品生产基地;以抗旱节水技术为支撑,大力推广谷子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产;以安全、营养、健康、方便的谷子加工健康食品为目标,开发多样化谷子方便和主食食品,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促进谷子主食化。

3.5农机开发应当与谷子生产农艺措施相融合

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与环境条件开发适应谷子播种整地需求的机械。从谷子生产栽培程序来看,农业生产中常常采取直接播种的方式,目前尚未开发出精密的播种机械。所以,开发专用谷子整地机械和播种机械是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为实现谷子生产机械化,除此之外,在农艺措施改进研究和新品种研究中,农业育种科研部门应当考虑主动适应机械化栽培需求的问题,例如培育矮化品种、培育小叶品种、培育大穗品种,以适应机械化栽培的需要。在农艺栽培规格问题上,要改变传统的栽培方式,扩大栽培行距,以主动适应机械化作业的需要。

3.6加强谷子加工产品研发,拉长产业鏈,提高附加值

当前谷子产业化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主要产品还是不同档次的小米,限制了谷子产业的发展深度和附加值提升空间。食品加工开发的研究亟待加强,以开发出丰富多样的小米食品、功能食品,提升产品档次,进一步促进谷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红中.中国古代栗作史[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0

[2] 高强.姜炎文化和栗作文化[J].寻根,2003(1)

[3] 程茹宏.我国谷子育种与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J].河北农业科学,2005,9(4):86-90.

[4] 卢良恕.论中国现代集约持续农业[J].中国软件科学,1995,(10):36-37.

[5] 管延安.我国谷子科研与生产概况[J].外国农学,1994,(5):16-19.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绥化分院)

猜你喜欢
产业现状谷子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晒谷子(外一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寻妻
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