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摘 要] 自“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来,扶贫攻坚就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现,对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针对农业产业化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积极思考农业产业化的實现措施。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扶贫攻坚;作用;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05-29-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人民已经先富起来,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因而,扶贫攻坚工作就成了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旧较为落后,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就成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措施,也有助于扶贫攻坚工作的实现。
1 农业产业化概念
农业产业化主要是指实施土地有序流转政策与土地整理政策,并针对国内与国外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充分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积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进而形成自有品牌,促进农业经济规范化发展,并通过对农业技术的大力应用,通过对农业相关人才的着重培养,依据市场规律来进行经营管理,以便实现对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业产业融合目标,进而形成产供销一体的农业经营模式,让农业产业链能够更加密切、更加直接地与价值链进行对接,以确保农业产业的发展经营模式能够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1]。由此可知,农业产业化其实就是指将农业生产与农业经营环节进行无缝对接,而龙头企业引导带动作用的发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这就要求农户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面对农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风险与效益。
2 农业产业化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
2.1 发展副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在我国传统观念里,一向认为农民是靠天吃饭的。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农业经济发展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而纵观我国历史,农民总是挣扎在贫困线上,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农民就有可能实现温饱。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等,就会对农民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而发展特色农业,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帮助农民发展副业,能够为农民带来新的收入来源,能够有效降低自然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就增加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依托区域地理特点与人文环境条件等来考虑发展旅游业的可能性。工作人员还可以针对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包装与销售管理,以便农产品能够作为特产被更多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帮助农产品“走出去”,扩大农产品的受众市场。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提高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帮助农民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是实现扶贫的关键。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应鼓励农民“走出去”,让农民能够接触到更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帮助农民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进而实现对生产经营渠道的有效扩宽[2]。
2.2 树立自有品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而市场经济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这便导致农民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极易因气候影响而威胁到农民的生活。而农业产业化发展,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依据区域特色来树立自有品牌,通过品牌号召力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这样一来,就能够将农业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态势紧密结合起来,让农业经济能够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确保农业能够依据市场需求来进行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以便确保农业产品能够满足不同消费人员的需求。例如,假设该区域盛产辣椒,就可以生产辣椒系列的产品,将辣椒以多种形式进行包装销售,扩大辣椒的销售途径。而农产品品牌的树立还需要申请特有的商标等,并将地理标示融于产品品牌。当前,较为常见的例子有山东阿胶与平谷桃子等,这种品牌效应能够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设法提升区域农产品品牌的等级,确保其行业地位。最后,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设法帮助农民丰富品牌下的农产品,以便形成独特的产业链,并通过设置销售站点与网站等来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以便真正形成当地的支柱产业,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3 加快扶贫攻坚进程
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实现扶贫的目标。这是由于以往我国农业的发展大多是分散性的,而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转变以往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让农业经济能够向着集中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样一来,就能够将农业产业相关资源与人才等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对农产品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就能够有效确保农产品质量。而且通过规范化管理还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3.1 大力宣传先进的发展理念
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先进经营理念的大力宣传,为农业产业化发展造势,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农业产业化的积极作用,让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有助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来临,多媒体平台异军突起,深入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对多媒体平台的应用,如创建微信公众号、创建网站平台等向人们传递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让更多的农民与基层政府都能够认识到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3]。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还离不开当地其他行业的发展。这是由于区域经济是一个整体,而农业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行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地区中的各行业都能够稳定发展,才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的进步。最后,相关工作人员还应积极宣传开放理念,改变农民故步自封的思想,让农业能够与地区内的其他产业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推动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
3.2 完善制度与法规
政府相关部门应注重对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并进一步完善农业相关制度,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法律支持。特别是应重视对土地承包法的完善,应在其中明确土地产权关系,并注重对土地多元交易平台的构建,确保土地流转政策的有效落实,并确保土地流转活动能够依法有序地进行,并有效保护流转过程中各方主体的权益,这样才有助于将社会闲散资金注入农业产业中。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重视对农业保险法的构建与完善,加快农业保险法的出台速度,加大对保险制度的创新力度,让完善的保险制度能够降低农业产业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风险,实现对市场风险的有效管控。
3.3 构建农业信息网络
相关工作人员应与时俱进地建立农业信息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等的发展速度大大提升,而且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而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对信息网络的应用,因此,相关部门应注重对农业信息网络的构建,以便实现对农业市场相关信息的有效采集与处理,以便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与最新的市场信息,加快农业产业化实现的进程。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涉及农业相关信息的部门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建网络信息平台,进而实现农业信息的有效共享。与此同时,这一农业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还能够降低农业相关信息的获取费用,为农业产业化发展降低成本。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帮助农业产业的发展,如发展农业电商或物流业等,让农业产业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增加农业产业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程度。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平台,不仅能够帮助农业产业实现高效的线上发展,与其线下发展互相呼应,同时还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民掌握农业相关气象信息与市场信息,为农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消除奠定良好的基础[4]。
3.4 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由于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大部分农民为了提高生活品质,逐渐开始向外寻求发展机遇,进而形成农民工热潮。虽然农民工的出现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是却直接导致了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当前,部分农村中的农业种植者主要是那些年龄较大、在外无法获得工作机会的老人,这些老人在种植生产过程中大多依靠的是自身经验,不仅不能积极学习应用先进的生产理念与农业技术,而且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素质需求,从而对农业产业化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政府可以通过推出一些政策来吸引农民工回乡,并积极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这些回乡的农民工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理念,而且其思想观念较为新潮,能够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有助于为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再加上农民工在自己家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熟悉当地人民与地理情况,而且对家乡具有较为深厚的感情,因此,引导回乡农民工进行创业,远比外来资本进行农业产业发展更具优势,不仅组织成本较低,而且工作效率更高。因此,基层政府可以从信贷、财政与培训等方面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并构建完善的创业激励制度,打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励农民工回乡发展。
3.5 拓宽筹资渠道
政府相关部门应拓宽筹资渠道,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首先,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项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为农业发展提供财政支持,并实施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如水利工程与道路交通等,并做好金融配套设备管理,以便为当地农业发展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利用外商资本来发展本地农业经济[5]。
4 结语
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扶贫攻坚工作实现的关键。因此,政府部门与相关工作人员应基于地区特色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华.地方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J].经济视野,2016(17):17-18.
[2]王增惠.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J].经济师,2014(12):44.
[3]唐时俊.农业产业化的创新路径[N].光明日报,2014-03-31(10).
[4]徐小军.中小龙头企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农场经济管理,2006(2):44-46.
[5]吴桂芝,曹明宏.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与发展[J].农业经济,2006(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