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努尔·哈森别克
摘要:羔羊痢疾主要是由于感染B型魏氏梭菌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有时感染C型和D型魏氏梭菌也能够出现发病,典型特征是严重腹泻以及小肠出现溃疡。2~3日龄的羔羊发病率最高,大于7日龄后基本不会发病。该病往往会导致大批羔羊发生死亡,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羔羊;痢疾;魏氏梭茵;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 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7-0080-01
1 流行病学
病原特性。魏氏梭菌也叫做产气荚膜杆菌,是一种厌氧杆菌,菌体粗大,边缘笔直,往往单个散在或成对排列。该菌的典型特点是可在动物体内形成荚膜。该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但陈旧培养物中的部分菌体能够变成革兰氏阴性菌。该菌的繁殖体可被常用消毒药杀死,但芽孢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即使在95℃高温条件下也需要2.5 h才会被杀死。
发病特点。正常情况下,土壤中就存在魏氏梭菌,羔羊可通过污染病菌的母羊乳头以及饲养员双手等媒介发生消化道感染。主要是小于7日龄的羔羊容易感染该病,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2~5日龄羔羊。当地羊对该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而杂交羊和纯种羊相对容易发病。一般来说,在妊娠母羊营养不良、气候寒冷、舍内潮湿、羔羊体质虚弱、脐带没有严格消毒等条件下,都能够诱发该病。
2 临床症状
急性型,羔羊往往突然出现发病,表现出食欲废绝,往往卧地,腹痛,排出黄色稀便或混杂血液粪便,快速呈昏迷状发生死亡。亚急性型,可从急性型转变而来或在多年发病地区发生,患病羔羊表现出精神萎靡,垂头弓背,体温升高,停止采食,腹部胀大且伴有疼痛,接着很快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排出颜色不同的粪便,如灰白色、黄色、灰黄色、黄绿色、绿色或混杂血液,并散发恶臭;体质虚弱,被毛粗乱,严重脱水,眼球凹陷,肛门失禁,排粪时呈里急后重,持续哀鸣;后期紧缩腹部,排出的稀粪附着在尾部以及后躯,明显衰竭,卧地不起,头朝向一侧弯曲,双眼闭合,完全陷入昏迷。如果没有有效治疗,会在24 h内发生死亡。部分病羔还会具有神经症状,呼吸急促,口流白沫,可视黏膜发绀,四肢瘫痪;部分全身痉挛,角弓反张,有时会惊跳几下。体温通常可降低至正常体温以下,陷入昏迷,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往往会在几小时内发生死亡,个别能够恢复。慢性型,病羔的症状与亚急性型类似,但病程持续时间稍长。
3 实验室诊断
取死亡或患病羔羊的粪便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如果看到大量的魏氏梭菌即可做出初步诊断。也可取病死羔羊的小肠内容物,按1:5~10倍比例添加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进行离心,给健康家兔静脉注射0.l—0.5 mL上清液,或用赛氏滤器对上清液过滤,给家兔接种0.1~0.5 mL滤液,如果在几分钟至10 h内发生死亡,则表明肠内容物中存在魏氏梭菌。为判断菌型,可使用魏氏梭菌定型血清进行鉴定。
4 防控措施
疫情处理。羊群中出现感染羔羊时,要尽快进行隔离诊治,同时加强护理,提高疗效。对羔羊排出的粪便以及其污染的垫草、饲草等,要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集中堆积发酵。对于羔羊污染的工具,要使用3%~5%来苏尔消毒液进行1次全面的喷雾消毒。
药物治疗。可肌肉注射4万~5万IU青霉素,每天2次,直至康复;或取0.8g胃蛋白酶、0.8g土霉素,分成4等份,每6h添加适量水进行1次灌服;也可采取黄连酊疗法,即在60。酒精中添加20%~25%比例的黄连粉,经过3~4天浸泡后进行过滤即可使用,每次用量为4—5 mL,每天2次,具有很好的疗效。如果病羔腹痛不安,可皮下注射0.2—0.3 mL 0.05%硫酸阿托品;如果严重脱水,可静脉注射20~100 mL 5%葡萄糖生理盐水;如果心衰,可皮下注射0.5—l mL 25%苯甲酸钠咖啡因;如果过于兴奋,可皮下注射0.5~1 mL 0.05%硫酸阿托品或灌服由0.1~0.2g水合氯醛制成的水溶液;如果并发肺炎,可注射20万IU青霉素和20万IU链霉素组成的混合药液。
加強饲养管理。妊娠母羊要加强护理,如果有条件可将其放在一个羊圈内进行单独饲养,并确保羊圈的卫生良好。母羊妊娠期要提高饲养水平,尤其是妊娠后期要补饲一些品质优良的青绿饲料、草料、矿物质等,保证体况良好,从而产出健康羔羊,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母羊分娩前,要对产房进行清扫、消毒,常用热氢氧化钠、石灰水等,并保持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如果乳房及阴门存在污毛,要尽快剪除,并使用有效消毒药剂对其进行1次严格消毒。母羊分娩时,要确保环境卫生良好,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致病菌。羔羊产出后,要对脐带断端涂抹碘酒进行消毒,防止由此感染病菌。新生羔羊要尽快吮食充足初乳,并防止饥饱不均。在气候寒冷的季节,要加强羔羊保暖,防止受寒。
疫苗接种。羊群可定期在每年秋季接种疫苗,常用羔羊痢疾疫苗或五联苗(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羊猝疽),每只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5 mL。另外,妊娠母羊要在产前2~3周进行1次加强免疫,以保证后代羔羊具有高水平的抗体,从而有效避免发生羔羊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