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陕北地区鲤鱼饲养技术与常见病的防治

2018-10-21 06:39马锦财
大科技·D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常见病防治

摘 要:众所周知,对于鲤鱼来说,具有较高的观赏、营养以及出口等价值和优势。现阶段,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然而在品质和产量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所以加强鲤鱼饲养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也要针对常见病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不断提高鲤鱼产量,实现高产高效目标。本文主要以陕北地区鲤鱼饲养技术与常见病防治为论点,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陕北地区;鲤鱼饲养技术;常见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1-0262-02

对于陕北地区来说,冬季气温比较低,有着较长的冰封期,而对于鲤鱼来说,属于温水性鱼类,在越冬期间,鱼类体质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严重的死亡现象,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必须要从陕北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先进、完善的鲤鱼饲养技术的应用,并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提高鲤鱼的越冬能力,避免出现鱼类死亡现象,避免浪费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进而确保鲤鱼产量的稳步提升。

1 陕北地区鲤鱼养殖的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陕北地区现有养殖面积为8.5万亩,养殖产量为2.5万t,其中,鲤鱼产量为2.0万t,占据养殖总产量的85%左右,鲤鱼养殖已经成为了陕北地区的产业支柱之一。同时,在陕北地区中,鲤鱼的放养密度与日俱增,投饵量越来越多,池塘的老化程度也尤为显著,种源频繁调运产生的病菌交叉感染,造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理化因子的变化尤为显著,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鲤鱼病害出现了蔓延现象,不利于鲤鱼的养殖。地区的相关人士对此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程度,采取可行措施来予以治理和应对。

2 陕北地区的常见病和防治措施

2.1 烂鳃病

2.1.1 具体情况

这种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大都在80%左右,流行水温大都在37℃左右,发病的鲤鱼的死亡率也非常高,最高为100%,水温越高,发病的概率越高,所以要想避免鲤鱼引发此病,水温要控制在20℃左右[1]。鲤鱼急性烂鳃对成鱼的危害不容忽视,影响着200g以上的鲤鱼,然而现阶段,200g以下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此外,暴发急性烂鳃的鲤鱼还携带着其他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等感染,进而加剧了鲤鱼的死亡率。

2.1.2 成因分析

①放养密度过大。对于集约化养殖模式来说,有着较大的放养密度和精养程度,在水体中残留了诸多鱼类排泄物,进而影响着水质,水体难以短时间进行修复。②投喂量比较大。在鱼体增长的影响下,大大提高了投饵量,然而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鲤鱼的消化机能有所退化,特别是在水温高达28℃时,加重了鱼的各个内脏器官的压力,其体质出现了严重的下降趋势。③饲料营养较为单一。一些饲料过于注重低饵料系数,所以不同程度添加了药物,促进鱼类的迅速生长,却严重损坏着鲤鱼的内脏器官,难以保证较强的抵御病害能力。

2.1.3 防治措施

(1)清塘消毒

在放养鱼种之前,要及时清理养殖池塘,在消毒时,池塘要留少量水,然后利用漂白粉生石灰溶于水后洒到全池,1~2h以后要及时注入新水,7h以后要放养鱼种。同时,在高溫天气中,如果水温高达28℃,要控制投喂量。

(2)改善饲料品质

要添加饲料品质的添加剂,比如中草药等。在饵料中,要包含鱼苗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确保鱼体较高的免疫能力,不断提高鱼体自身的抵抗能力,采用合理的养殖方式[2],做好鲤鱼急性烂鳃病疾病的防治工作。

(3)调节水质

水深要适中、合理,透明度要控制在30cm以下,但是要高于10cm。调水调底,要缓慢换水1/4~l/3,所需时间在5d左右。在调节水质中,要加强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的应用,在换水过程中,要避免泼洒调水调底剂,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来实施正确用法和用量。

2.2 肤霉病

2.2.1 症 状

霉菌自开始寄生过程中,病鱼并没有出现多少异常现象,在用肉眼进行观察时,菌丝已经在鱼体伤口侵入,在受伤较深的情况下,霉菌可以向内深入肌肉,甚至会延伸到组织细胞间隙。鱼体在受刺激以后,所分泌的粘液比较多,病鱼的运动将会出现异常现象,食欲不振,最终造成死亡。在鱼卵孵化过程中,肤霉病的发生概率更高一些。

2.2.2 防治措施

①鱼池用生石灰清塘,避免出现肤霉病。②在搬运和放养过程中,要仔细,避免鱼体出现损伤,并且还要确保合理的放养密度,这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③在鱼卵水霉病的预防中,要提高受精率,对鱼巢上的卵进行淋水孵化,对水霉冻孢子对鱼卵的感染程度进行控制,确保孵化率的稳步提升。④对粘性鱼卵在池塘进行孵化过程中,要用7ppm的孔雀石绿浸洗,时间为10min左右,持续使用48h。

2.3 肠炎病

2.3.1 症 状

病鱼的腹部膨大,呈现出红斑,肛门处也出现异常的红肿现象。将鱼腹剖开,可以看出腹腔出现了严重的积水现象,肠壁充血发炎,情况不严重的情况下,前肠或后肠呈现出红色,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全肠会呈现出紫色。对于肠炎病来说,频发季节就是6月和9月[3],并且会和细菌性烂鳃病同时出现。

2.3.2 防治措施

①对于磺胺胍治疗来说,每10kg吃食鱼第一天用药为1g,第二天以后要控制其用药量。②如果肠炎和烂鳃病同时发生,要全池洒2~3ppm五倍子,连续使用一个星期以后要投喂呋喃唑酮药饵。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呋喃唑酮的第一次用量要加强。③要根据每10kg鱼用大蒜50g拌料投喂,一天一次,持续三天。

3 陕北地区鲤鱼饲养技术和防治的相关注意事项

3.1 选择优质品种和优质饲料

(1)要想确保高产高效,要选择优质鲤鱼品种。一般来说,适养的鲤鱼品种主要包括丰鲤、建鲤、荷鲤鱼以及镜鲤等。然而在种苗的纯度、生长速度等生长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首选的养殖对象就是建鲤,对于该品种来说,具有条形好、肉质好等优势,而且在饲料利用率方面还有着较高的优势,具备一定的抗病能力。

(2)要优先选择具有产品认证的无公害优质鲤鱼专用饲料。对于质量佳的饲料来说,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饲料系数也比较低[4],不会对水质产生严重的污染。通过无公害饲料的使用,可以饲养出无公害的鲤鱼,其价格也要高出市场上普通的鱼,进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利润空间。

3.2 避免鲤鱼在越冬出现死亡

在陕北地区中,对于鲤鱼在越冬时出现死亡现象,主要是因为陕北地区有着较长的冰封期,水与空气的接触机会并不多,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比较少,而且水温也比较低,大大降低了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繁殖量。同时,鱼类和水生生物等消耗了诸多氧气,造成鱼体处于较低溶解氧状态,对鱼类的生理状态造成了严重影响,出现缺氧现象进而导致死亡。因此,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3.2.1 越冬池的处理

越冬池的好坏与鱼体的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一般要求水深要控制在2~4m左右,确保适宜的水温。底质要使用黏质土,淤泥要控制在20cm以下,在淤泥较多的情况下,要将多余的淤泥清理干净,再使用生石灰100~150kg每亩,以此来消毒,在消毒后的3d左右再进水。

3.2.2 强化培育力度

强化秋季培育,对于鱼类过冬具有极大的帮助,因为秋季属于鱼类生长的繁盛阶段,有着较大的摄食量,所以要加强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的投喂量,提高鲤鱼越冬的能力。

4 结束语

在陕北地区,必须要加强正确的养殖技术的应用,提高鲤鱼产量,确保鲤鱼健康成长,避免出现死亡现象。并且针对鲤鱼的常见病,要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參考文献

[1]刘文成.鲤鱼养殖常见病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08):123.

[2]莫秀萍.鲤鱼常见病及防治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06):132.

[3]李芳贵.探究鲤鱼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J].食品安全导刊,2015(36):159~160.

[4]李凤霞.精养鱼池鲤鱼出血病防治技术——以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为例[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57.

收稿日期:2018-6-20

作者简介:马锦财(1968-),男,汉族,陕西榆林佳县人,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常见病防治
医师可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处方
分数乘、除法常见病号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五种“常见病”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刍议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保健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临床疗效观察
乳房常见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