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猪养殖企业质量安全保障一直是关键和重点,在整个过程中必须明确企业管理的能力要求,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安全分析,提升可行性。生猪养殖企业质量安全保障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在现有供应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生猪养殖企业质量安全评价模式,此外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式进行评判和分析,能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指导。本次研究中以生猪养殖企业质量安全体系作为基础,对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猪养殖企业;质量安全;保证能力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1-0261-02
我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近些年来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容易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问题等,直接对国内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制约出口量和国际竞争力。当前政府在实际管理中加大对猪肉质量监督和控制,猪肉生产经营管理以组织化为基础,在耦合性分析的过程中明确质量安全系统,结合现有保证系统以及限制性因素等,提前进行改善和处理,提升优势。
1 生猪养殖企业质量安全保证现状
结合现有供应链和实际应用要求等,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提升优势,只有明确质量安全保证模式,才能促进整体进步。当前在实际管理基础上对供应链管理有严格的要求,通过合理化的控制后能完善整个流程,在整个阶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方式,根据合作契约,和供应链形式等,提前进行优化,在整个控制过程中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等方面入手,了解销售管理的主导部分。供应链管理很特殊,能保证质量安全。生猪养殖业是猪肉养殖管理的关键,屠宰场从养殖企业获得生猪,对生猪屠宰、加工以及产品管理后能符合实际要求,考虑到供应链以及产品交易和信息转换和物流交换等方式等,提前进行处理。
猪肉质量问题涉及到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源头污染是主要原因,在各个阶段需要明确安全生产的实际要求,涉及到的质量问题产生很多影响,销售商作为猪肉供应的核心,屠宰场作为生猪养殖企业的直接下游,需要选择高质量安全保证的企业作为伙伴,从源头控制污染现象。当前国内在供应链质量安全保证的过程中,尝试构建一个养猪养殖企业质量保证系统,实施过程中采用模糊综合方式进行判断和分析,在销售商或者屠宰场管理基础上提供必要的指导,物流服务商质量安全体系的评估符合实际要求,安全分析的阶段,了解保证模式的实际指标,提升可行性[1]。
2 生猪养殖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结合现有生猪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独立性等因素,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明确实际特点,结合农产品和安全操作平台的项目调研要求,在整个过程中明确安全保证机制的实际指标,在源头分析和控制阶段,进行事前控制和质量问题,必要的情况下建立不同层因素集,第一层是主因素层,评价指标以养殖基础。第二层是以质量管理能力和信息资源能力等作为基础,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际原子,保证对应管理的合理性。在整个过程中须做好监测和指导等工作,不定期对猪场开展瘦肉精等禁用药物进行检测,对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监管指导。
2.1 养殖基础
养殖基础是养殖企业质量控制和保证的硬件基础,在整个过程中了解安全水平因素,养殖管理从各个指标入手,提前进行评价和衡量。厂址选择很重要,在所在地选择的阶段,对周边地理、自然环境等进行选择,为了避免出现指标衡量不到位或者选择不合适的现象,需要了解质量安全保证能力。场内设施布局符合要求,涉及到建筑设施、消毒设施以及其他局部变化等,场内设施布局必须满足技术要求,尽量满足条件保证。
针对产生的废物垃圾,处理方式有深理,焚毁等,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养殖规模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或者在特定的条件下生猪养殖企业的生产水平,在衡量养殖企业管理的基础上,需要从自由基地数量、安全生产过程中入手,进行度量管理[2]。
2.2 质量管理能力
养殖企业质量管理是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消毒管理,防疫消毒管理符合当前实际管理需求,在整个控制过程中需要了解药物添加剂的类型,保证稳定性。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为主要内容的饲养日志以及及时、准确统计的生产记录。日志统计管理既能及时指导安全生产,又是事后质量问题追溯的基础,产品认证等级指的是生猪质量符合实际等级要求,在认证管理的基础上,需要明确产品等级认证需求[3]。
2.3 信息资源管理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能力成为评价企业产品质量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销售商在选择生猪养殖企业的過程中,需要关注的是计算机网络和生产信息系统,结合实际供应链的信息保证类型,在企业发展阶段需要了解外销过程,此外包括生产记录、防疫记录和安全信息等。
信息基础:
在养殖企业计算机硬件数量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明确信息网络的类型,此外养殖信息标准形式以及电子化管理符合实际要求,根据电子化应用情况和养殖安全基础等,在信息系统分析过程中,需要明确技术能力指标,养殖企业生产信息系统涉及到EPR系统、RFID系统等,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了解信息上报系统的实际内容,通过合理采用信息系统的方式,能完善生产管理方案,为安全管理奠定基础[4]。
2.4 市场能力
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技术,市场能力体现出生猪养殖企业的安全保证,从当前衡量指标的角度入手,如何做好良好的质量安全保证工作是重点,结合市场增长率需要提前确定销售额,各个阶段的销售量以及销售额对比后反映出市场扩展能力,体现出企业安全保证。
3 生猪养殖企业质量安全保证的模式分析
根据生猪养殖企业管理的安全保证模式和实际要求等,在当前管理基础上以农户为单位,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3.1 农户散养模式
农户散养模式有一定的优势,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以农户家庭作为基本单位进行饲养模式分析和创新,在各个期间,合适有效的管理后,能降低成本。散养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的劣势,包括:精力投入不够、饲养管理不规范、疫病防控程序不完善、饲养方式传统粗放等,对于技术监督和监督管理等必须明确安全保证的实际要求,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落实,提升稳定性[5]。
3.2 中小规模养殖模式
中小规模养殖模式指的是专业水平高,生猪养殖管理数量多的一种形式,在集中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新型技术,能提升利用率,此外專业化生产管理后,能符合实际要求。但是中小规模养殖模式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整个过程中饲养规模比较大,产生大量的污水,环境污染严重。
3.3 大规模养殖模式
大规模养殖管理的种类有很多,采用的是集约化、专业化以及高投入的方式,在整个过程中明确养殖管理的注意事项,能提升稳定性。和中小规模养殖模式相对比,大规模养殖模式采用的是先进的技术模式,在集约化管理的基础上,生产效率比较高,规模大,可能对市场没有准确的把握,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标准化的方式能提前进行控制,但是该模式也存在很多劣势,养殖规模大,养殖相对集中,面对各种风险,存在控制不到位的现象。
4 结束语
在生猪养殖业管理的干锅菜中对安全保证有明显的要求,如何进行质量安全评价是关键,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必须做好分类工作。结合优缺点以及不同模式等,明确安全管理的注意事项。根据实际报道,不同的生猪养殖管理作用机制不同,在整个阶段需要进行稳定性评估,对于各种条件的管理模式,在调查基础上进行,能符合实际要求,满足养殖企业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徐 芬,陈红华,田志宏,张 涵.我国生猪可追溯系统前端标识研究——世新华盛、得利斯、千岛湖案例分析[J].管理评论,2017,29(08):263~272.
[2]何开伦,彭 铁.生猪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实施策略——以重庆市生猪产业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04):440~444.
[3]彭玉珊,孙世民,陈会英.养猪场(户)健康养殖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等9省(区、市)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1(02):16~25.
[4]陈炳钿,郑庆昌.国内外安全食品供给动机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实证研究[J].世界农业,2010(02):21~25.
[5]胡 莲,刘仲英,詹锦川.生猪养殖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07):1464~1466.
收稿日期:2018-6-6
作者简介:唐华雄(1975-),男,汉族,南宁宾阳人,助理兽医师,中专,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