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mon
呼吸道感染可分为两部分。以喉为界,喉以上为上呼吸道,其感染称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扁桃体炎、咽炎、喉炎、鼻窦炎、中耳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冒,简称“上感”。在医学上,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鼻咽炎都属于上感。
气管及以下部分称为下呼吸道,其感染为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在季节交替时,大部分幼儿患的是上呼吸道感染。
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有:
添加辅食过晚、偏食,蛋白质及维生素A缺乏等营养问题;慢性病 、遗传病等,或是宝宝呼吸道先天畸形;早产、低体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或后天);气候改变,季节更替。
上感大多由病毒引起。幼儿的呼吸系统比较脆弱,当天气突然变化或空气污染时,感冒患儿会明显增多。而居住环境潮湿闷热、拥挤、通风不好、被迫吸二手烟等,也容易引起婴幼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都会发病,冬春季节交替时较多,婴幼儿最多见,每年常有数次,症状表现轻重度不同。
整体而言,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流涕、鼻塞、咽痛、咳嗽、耳痛、喘息、呼吸困难,持续至少2—3天以上。
1 .輕度症状
症状表现轻重度不同。轻度症状表现为低热、流涕、鼻塞、轻咳、打喷嚏、腹泻或轻度呕吐等,分泌物增多,咽部稍红,颈部或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精神状态良好,病程在3—7天左右。
2.重度症状
重者体温高,常在39℃以上,精神状态较差、头痛、阵咳、咽痛、呕吐、乏力、畏寒、食欲下降等,有明显的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炎症还可波及中耳、鼻窦和气管,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和气管炎,甚至还伴随着腹痛。如果出现重症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3.三个月以下婴儿
多表现为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因鼻阻及鼻阻所致的症状较突出。如哭闹不安、张口呼吸、吸吮困难、拒奶、有时伴有呕吐及腹泻。
4.婴幼患儿
一般鼻塞、流涕、咳嗽或咽痛等症状较重。常伴有拒食、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病初突然高热39.5℃—40℃,持续1—2天。
5.三岁以上患儿
不发热或低热,个别亦有高热,伴畏寒、头痛、全身酸困、食欲减退,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症状明显,鼻塞、流涕、打喷嚏、声音嘶哑及咽炎等。
如何预防?
秋天是冷暖交替的季节,此时人体的抵抗力最为薄弱,有句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而免疫力较差的幼儿则更加容易生病。那么,如何有效地预防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呢?
1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居室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经常通风换气。秋季空气湿度较低,水分经呼吸道黏膜大量流失,幼儿会感觉咽喉干燥,呼吸道防御功能也随之降低。可以用湿毛巾擦拭室内的家具,用湿拖把清洁地板,或者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此外,避免幼儿吸入二手烟也十分重要。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饮食方面,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多吃一些温润平和的食物,例如:西红柿、青菜、花菜、芹菜等。水果可以多吃一些哈密瓜、火龙果、梨等。平时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父母也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帮幼儿增减衣服。
3.远离传染源
感冒流行时,应少带婴幼儿去公共场所,尽量避免婴幼儿与感冒患儿一起玩耍,防止交叉感染。平时父母也应尽量避免带幼儿去人流密度较大的场所,尤其是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4.药物选择
如果幼儿出现轻度呼吸道疾病,父母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药物,例如板蓝根冲剂、兰菌净等药物,通过刺激幼儿的粘膜免疫系统,提高粘膜分泌液中的蛋白含量,增强幼儿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