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100094)王鑫 赵硕 李东辉 刘志杰
仪器设备正常运转是实验室开展检验工作的基础、是检验数据科学准确的重要保障、也是技术研究与创新的有力支持。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实验室认可[1]与计量认证[2]的内在要求,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的仪器设备有一半以上的设备使用已超过十年,甚至有的已经使用了二十多年,仪器设备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随着检验标准的项目逐年增加,设备的使用频率大幅增高,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消耗。导致设备故障率频繁增加,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当设备出现故障后,检验员申报给仪器负责人联系厂家维修,厂家需要一段时间响应才能走完报修流程,之后再安排上门维修,这期间还需要仪器负责人的多次配合。从报修到上门维修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流程见附图1。
附图1 传统的设备维修流程图
附图2 新模式的维修流程图
基层的检验机构人员有限,任务量大,大多一人多岗,检验人员既要承担检验任务还要肩负实验室管理工作。检验任务急与设备等待维修时间长、任务量大与耗费人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在不断的管理实践中,监控中心摸索出新的仪器维修管理方式。选择故障率高、使用频繁的大型仪器设备与有能力提供维修服务的公司签订维修合同。专业的仪器维修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保障了实验室检验活动的高效运转。工作流程见附图2。
3.1 报修流程简捷 传统的维修模式是联系生产厂家提供服务,维修服务只是厂家售后服务的一个方面,每次服务都需要独立结算,所以前期的申请流程比较复杂。新的维修模式中维修服务是维修公司提供的最主要的业务,当天报修就立即安排工程师上门维修,且大多已一年为周期签订服务合同,每次不再需要单独结算。简捷快速的报修环节为检验工作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3.2 响应速度快 传统的维修模式中厂家工程师人数有限且面向的客户又非常广泛,报修后要根据时间的先后和客户的优先等级安排工作,一般即使确认了故障情况后也需要三四天的等待时间,如果工作繁忙需要从其他的地区调配工程师就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新的维修模式中,快速的响应是维修公司的重要优势,当接到报修后就立即安排人员,第二天就可上门及时解决问题。
3.3 节约维修经费 工程师上门维修的费用包括:上门服务费、工时费(按小时计算)、配件费。新的维修模式中以一定的时间周期和设备的数量额定费用,在服务合同期内无论报修次数的多少都不再计算上门费用和工时费。大型精密仪器的上门费及工时费都比较高,对于故障率高发的大型常用设备新的模式可以为用户节约大量的维修经费。
3.4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传统的维修模式中,繁琐的报修环节需要仪器管理人员多次重复的描述故障情况和提供仪器设备的详细信息,即使同一台设备的多次维修也要重复地提供仪器的相关信息。维修过程中也要提供较多的配合,仪器管理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都是在重复的消耗。新的维修模式中,仪器设备的基本情况都已在合同中详细介绍,维修人员对设备的情况非常熟悉且人员比较固定,维修效率大幅提高。节约了仪器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供了更高效的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