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泉 谭伯华
在我国新课改事业不断推进的今天,高校各专业逐渐迎来了其新时期的创新式发展新阶段,极大的增强了其专业发展活力。这其中也包括高校的体育课程,尤其是在国家倡导人才素质教育的当下,知识、技能教育固然必须作为高校人才培育的重点存在,但人才的身体素质培育对于其文化知识的学习、个人的健康成长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大对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视,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现状,在终身体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促使高校体育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终身体育理念不同于一般的中学、高校等阶段性的体育学习,其站在学生“一生”的高度,倡导通过对学生体育学习意识的培育、习惯的养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锻炼等措施,来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性的开展终身性的体育锻炼,将体育锻炼作为其生命中的一项重要事项来对待。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很好的彰显了人们对于生命质量、身体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是对体育运动、体育教学意义的延伸。且终身体育理念倡导的是一种人人参与下的极具持续性的体育锻炼,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本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渗透的结果。
2.1 缺乏对终身体育理念培育的重视
尽管终身体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多将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体育理论知识宣讲、体育运动技能培训等方面,而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培育。表现为,教师只是一味的依照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而很少顾及到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及对个别学生的体育运动潜力进行挖掘,这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自主性的提升,导致学生自身体育锻炼意识薄弱。虽然在学校、教师的作用下,学生在校体育学习表现较好,在各种赛事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良好的体育运动行为习惯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在脱离于体育课程教学范围以及教师的监管下,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数会用在玩乐上,很少有学生将体育锻炼作为其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去对待。
2.2 学校体育运动场所开放度不足
体育运动场所是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在上述对于终身体育理念的论述中,我们也提到了反复的体育运动实践是对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进行培育的基本条件。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大多数院校对于体育运动场馆的开放程度不足,除日常的体育教学课程时间会定时向师生开放外,一些院校出于最大程度延长体育场馆及其运动设施使用寿命的考虑,很少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活动只能够到简陋的露天操场中进行,不仅存在一定的运动安全风险,且对于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更是产生了极大的限制,这对于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培育是极为不利的。
3.1 加强重视,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未来的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我们要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加强对体育教学作用的认识,以此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构建终身体育教学理想目标,对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和教育,促使学生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一方面,体育教师要连同学生体育社团,来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和需求组织体育课外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在自愿参与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活动的组织、实施。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度,为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如,在周六日以及节假日时间,定時定点开放,并要求学生自行组织开展体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这样既保障了学生充足的体育锻炼环境设施,又增强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设施的爱护使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体育设施过度使用而降低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
3.2 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培育学生终身体育理念
教学方式方法是终身体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路径,因此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必须要以终身体育教学理念为引导,来对学生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活动:首先,我们要求学生在兴趣的使然下,来对体育的作用、意义、目的、功能等开展更为全面的理性认识,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的体育活动当中。其次,要求学生对自身体育素养、能力做出客观的认知,以此来在教师的指引下为学生制定极具针对性的终身体育学习、锻炼目标,在取长补短的原则下,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潜力的挖掘。最后,社会主义普遍原理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因此,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需要在反复的体育实践活动当中,随着体育锻炼情感的逐步深入而在学生身上内化为一种习惯性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进而实现终身体育理念的培育。
3.3 提升教师队伍综合质量,保障教学质量
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引导者,其自身综合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为此,我们更要结合现阶段体育教师的教学实际来为其提供极具针对性的教学培训工作,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其得到能力的提升。针对那些体育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考虑到其自身体育运动能力较高,因此我们需要对其开展先进体育教学技能的培训,并在素质教育的作用下,引入终身体育培育观。同时,考虑到体育教师长期单一性工作极有可能存在一定职业倦怠感的情况,我们可以借助改善其薪资待遇,为其提供晋升机会等方式来重新激发其职业激情。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知终身体育理念的培育是当今素质教育赋予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新使命,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高校必须积极筹措体育教学资源,在终身体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规划、有目标的对学生开展体育素养培育工作。
(作者单位:重庆电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