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萍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校园贷”危机成为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日益凸显的问题。本文以一起真实的大学生“校园贷”危机事件的处理为例,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探究了关于此类危机事件的解决思路及经验启示。
大学生小A性格内向,家庭经济较困难,平日和父母的交流比较少。近期,小A经常整晚在宿舍玩游戏,白天旷课在宿舍睡觉,情绪很低落。经了解,小A最近结识了一个朋友,两人一起吃喝玩乐,消费严重超支,在此朋友的怂恿下,小A在十多个网络平台共贷款3万余元,另外还帮这个朋友从小贷公司处借款3万元,朋友拿钱之后消失地无影无踪,小贷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威逼小A还钱。眼看着债务越来越重,朋友背叛,小贷公司催债的人又频频骚扰,小A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夜夜失眠,终日消沉,小A甚至买了水果刀,准备和催债的人同归于尽。
小A深陷“校园贷”危机,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和现实问题。如何帮助小A走出心理误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交友观,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成为了该案例的问题关键点。
2.1 耐心倾听和有效沟通。辅导员得知小A的情况,立即与他取得联系。辅导员认真耐心地倾听了小A的心声,真诚地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并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缓解其心理压力,鼓励小A直面现实。小A因此建立了对辅导员的信任,后期也一直与辅导员保持密切的联系。此外,辅导员第一时间和小A父母取得了联系,并请其尽快到学校商量解决办法。随后,辅导员也将全部情况上报给分管领导。第二天,分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拟定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2.2 及时的心理疏导。在这次“校园贷”危机中,小A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鉴于小A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和躯体化症状,辅导员尽快为其联系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定期的心理治疗,小A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尽可能保护其隐私的前提下,联络班级同学和任课老师,充分给予其关怀,共同鼓励小A增强自信,帮助其提升学业。小A也逐渐开始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3 专业的法律援助。辅导员帮助家长联系了律师,全面咨询了相关法律问题。随后,家长在公安部门和律师的联合帮助下,找到了这个“朋友”,并说服此人还清了小贷公司的债务。此后,辅导员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新媒体向广大学生传播与“校园贷”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2.4 举一反三的专题活动。此案例让辅导员认识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交友观的重要性。因此,辅导员通过二级学院团委号召各班发起“正确认识校园贷,建立合理消费观”的主题团课和“远离非法网贷、法制文明先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此外,辅导员还邀请校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作了“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讲座,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交友观。
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小A终于还清了所有贷款。他用兼职得来的大部分工资交给母亲还债,虽然生活清苦,但他告诉辅导员自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小A母亲也向辅导员反映了小A积极的变化,母子间感情也增进了许多。
3.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启示。一是教师层面,辅导员应时刻注意与班主任、学生干部紧密联系,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教育,本次“校园贷”危机事件,所幸能在早期得到重视,才没有让事态恶化。二是二级学院层面,二级学院应建立 “校园贷”监测和处理机制,密切关注并定期排查学生“校园贷”情况,及时发现其苗头性和倾向性。三是学校层面,学校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努力营造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崇尚节约的校园氛围。
3.2 家庭教育中的启示。陷入“校园贷”危机中的学生往往和父母沟通较少,网贷行为多在隐瞒父母的情况下发生,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主动关心孩子的消费情况和心理成长,尤其是在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时,父母尤其要注意运用循序渐进、松紧有度的教育方式,做孩子的貼心朋友,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3 社会媒体与公益机构应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社会媒体应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功能,加大非法网贷平台的曝光度,提高相关公益广告的播出频率,让“远离非法网贷”的意识深入千家万户。公益机构应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校园贷”的危害深入人心。
3.4 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整顿“校园贷”乱象。2017年,银监针对“校园贷”专门提出“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但后续并没有制定更明确具体的政策,以致于治理力度一直得不到提高,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更符合目前社会现状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方案,严格审核各类金融贷款平台,从大局上力求扼制“校园贷”乱象。
高校大学生“校园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严峻的社会问题,这给许多学生和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困扰甚至生命的威胁,“校园贷”危机背后潜在的原因、所衍生的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反思。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联合努力,如此才能彻底杜绝“校园贷”乱象,真正共建和谐社会。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