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宜君组物源及沉积环境

2018-10-20 16:36禹江
炎黄地理 2018年3期

禹江

摘 要:通过砾组分析,结合相邻区域地层特征对比,发现宜君组砾岩早白垩世初期为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山麓洪积扇相沉积,靠近盆地内部演变为辫状河沉积;(2)根据砾组差异,将宜君组地层划分为四个区域,中西部凤翔—麟游地区的砾岩,主要来自北秦岭褶皱带;南部岐山区砾岩,主要来自下伏中元古界官道口群;中部永平—彬县地区砾石主要是来自北秦岭褶皱带,极少量来自下伏中元古界官道口群,为混合物源区。(3)通过对凤翔—麟游区的砾岩做垂向剖面,发现剖面砾性较为稳定,而砾岩的粒径和砂泥岩透镜体含量明显可以划分三个期次,垂向特征为“顶底粒径细、砂泥含量多,中间粒径粗、砂泥含量少”,反映早白垩世早期,北秦岭地区至少经历了三期不同强度的隆升剥蚀,且沉积环境主体为冲洪积扇的扇中和扇端相,缺少冲洪积扇的扇根相。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砾组分析;沉积环境

1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正好是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弧形转弯地带,形成比较复杂的基底构造。从周边地层分区零星出露的地析,研究区地层之下为华北板块上的盖层沉积,出露的最老地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由南向北地层逐渐变新,在鄂尔多斯地块南缘构成了一个大的单斜构造[1-7]。

2 研究区地层的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下白垩统现今残存地层及各组分布情况见[8-18];志丹群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地带。其靠近盆地西北部地区被新生代地层所覆盖,前白垩纪地层仅零星出露。而研究区宜君组、洛河组分布广泛,整体呈现为“L”形,与现今下白垩统残存范围相当。总体分布特征表现为由东向西,由南往北各组残存边界逐渐缩小,沉积时代变新。表明剥蚀具有从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与盆地基地抬升以及构造演化特征情况基本吻合。

3 砾岩组构统计分析

3.1 砾石的砾性分析

在盆地的西缘陇县—千阳区岩性较为单一,主要为碳酸盐岩,而砂泥岩透镜体的含量向盆地内部有所增加。在中西部凤翔—麟游砾性为石英岩、片岩和片麻岩。在岐山地区的宜君组砾性特征为含硅质条带白云岩、硅质条纹白云岩、白云岩。在永平—彬县区砾性为石英岩、花岗岩、变质火山岩。

3.2 砾石的粒度分析

从早白垩世宜君组砾岩的残存地层的南北向、南北向展布来看,由南相向北、由东向西砾岩的粒径依次变小,反映出砾岩的物源主体来自盆地边缘的造山带。从砾岩的垂向剖面粒径分析发现,粒径存在“细—粗—细”的变化趋势。

3.3 砾石的砾态分析

宜君组风化程度相对较弱,受流水的物理风化,砾石的扁度由西向东有变好的趋势;砾石的球度在整个研究区变化不大;砾石的磨圆度以次棱角状—次圆状居。砾态参数西部較中东部变化较大。可见靠近盆地边缘砾态有变好的趋势。

3.4 砾向分析

盆地西部地区砾石的古水流方向主要为北、北北东向,中西部、南部地区为北、北北西、北北东向,而靠近盆地东部主要是北北西向。说明当时的古流向和物源的搬运方向与现在残存的白垩纪地层的沉积范围基本保持一致。

3 结束语

(1)盆地宜君组的砾性、粒度、砾态、砾向均表明的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边缘的造山带。

(2)宜君组砾岩早白垩世初期为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山麓洪积扇中相和扇端相,靠近盆地内部为辫状河沉积。

(3)砾岩层垂向特征为“顶底粒径细、砂泥含量多,中间粒径粗、砂泥含量少”,反映早白垩世早期,北秦岭地区至少经历了三期不同强度的隆升剥蚀。

参考文献

[1] 李春昱.对于“渭河地堑”的质疑[J].地质学报,1956(04):405-416

[2] 王存誠.論渭河地塹[J].地质学报,1965(02):153-164

[3] 刘锁旺,甘家思.汾渭裂谷系[J].地壳形变与地震,1981(03):110-123

[4] 张伯声,王战.“汾渭地堑”的发展及其地震活动性[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2(01):24-30.

[5] 王景明.渭河地震带地裂与地震活动的周期性[J].地震学报,1985(02):190-201+237-238

[6] Wu S,Fan Z,Xu C Y D,et al. Internal architecture of alluvial fan in the Triassic Lower Karamay Formation in Karamay Oilfield,Xinjiang[J].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2,14(3):331-340

[7] Zheng Y,Fan T,Gao Z. Types and modeling of intercalation in alluvial fan reservoir-A case study of Guantao Formation in the Du 84 Block,Shu-1 area,Western Sag of Liaohe Depression[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Engineering,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Control. 2016

[8] 王峰,刘池洋,赵红格等.贺兰山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的关系[J].石油学报,2006,4

[9] 何自新.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83

[10] 王建强.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早白垩世原盆恢复及其演化[D]. 西北大学,2007.

[11] 张岳桥,廖昌珍.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与鄂尔多斯盆地改造[J].中国地质,2006(01):28-40

[12] 赵振宇,郭彦如等.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特种油气藏,2012,19(5),16-17

[13] 朱大岗,赵希涛,孟宪刚,等.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地区第四纪砾石层砾组分析[J].地质力学学报,2002.8(4):321-331

[14] 何培元,浦庆余.沅水瓮洞—安江段第四纪砾石层的组构分析[J].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1982,(2):117-130

[15] 吴磊伯,沈淑敏.海滨砾石组构分析的一个实例[J],地质学报,1962,42(4):353-363

[16] 第四纪冰川考察队,四川西吕螺髻山地区第四纪砾石层的砾组分析[A]见: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77,191-228

[17] 章泽军.根据砾石统计确定盆地中洪积扇体的基本原理与方法[J].中国区域地质1955,14(2):181-188

[18] 申顺喜,陈丽蓉,李安春,等.黄、东海陆架砂岩砾石的地质意义[J].海洋与湖泊,1995,26(增刊):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