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志
摘要: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它特殊的性质,以活动式的教学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宽阔的旋转舞台。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利用好这个活动舞台,让儿童充分展现自我呢?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当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应该怎样组织高效的活动呢?我就以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品德;课前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8)07-0205-01
Abstract:The course of moral character and life has opened up a wide rotary stage for children with its special nature and active teaching form. So how can we make good use of this stage to let children fully show themselves? What problems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in our teaching activities? How should we organize efficient activities? I will take " moral character and life" in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Key words: moral character; Pre - class exploration
1 课前探究指导有方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这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他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它是把学习的内容拓展到了课前、延伸到了课后,这样就给了孩子们很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那么每次课前的准备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好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孩子们可以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相应的资料搜索、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么做的目的不仅可以调高孩子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前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课堂上的学习提供前提和基础。
2 活动设计注重实效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等发生实际接触,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配角,不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要主宰者。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就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2.1 创设活动情境,激活教学内容
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单纯地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他强调的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恰好《品德与生活》也正是这样,课堂上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形式,种种的活动都能为老师提供许多教育的机会。当然,对于这么多丰富的素材,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让孩子们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那么,课堂活动情境的创设就很重要了。孩子们是充满童趣的,平时老师们在设计活动情景时不妨把自己也想象成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童心”去设计吸引孩子们的活动。
2.2 联系生活实际,落实教学内容
《品德与生活》课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的儿童,孩子们正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人。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的东西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这也是每个老师都必须认识到的。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将课程、教材教学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生活,引领和发展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力,这不是一件将教学与生活建立联系即可的简单事情。教学要实现任职、情感、行为的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实践品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多角度、多方位的深入研究课程、教材、教学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和方法,开通课程、教材、教学走向儿童真实生活的广阔途径。
2.3 提供足够时间,保证活动高效
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同的时令,不同的节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他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的变化,事态的发展,了解的深入而不断的延续、深化下去,从而提高活动实效。
如在进行二上《遇到危险怎么办》这一主题探究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一段较长的时间准备,让孩子们寻找生活中潜在的危险记录下来,还可以让学生搜集安全提示的图片,或者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都能感受到危险的可怕,了解到关于安全自救方面的知識,使孩子们的认知更加系统化。
同时,作为活动的引导者,老师们也应该及时的去督促、检查、反馈,如在上《坐立走,有精神》这一主题时,除了课上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以外,课外还要多监督,检查,多做评价,这样保证学生活动的持续进行。
3 课后实践切实可行
生活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联系,才能生成出鲜活的东西,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变得丰富和深刻。
例如,在学习“坐立走,有精神”这一主题后,我就布置了一个课后延伸作业,作业的题目是“每天生活、学习时都练习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一个月后,我们开展坐立走的比赛吧!比比谁的姿势美。”这样的作业,使思品课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能真正的关注生活。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带给我们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要将挑战变为机遇,将机遇变为现实,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和努力,我们的孩子喜欢探究了,热爱学习了,懂得实践了,成为了全面发展的人。在我们一线教师欣慰的同时把这些实践所得与大家交流,相信会更加促进这门课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