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专业基础课更是其核心课,随着教学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为了更好的让高职学生上好该课程,本文就此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实训教学内容的选定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与探讨。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实验拓展
随着当今数字化电子技术的不断运用与发展,该技术在电子产业中所占的份量越来越重,为了满足高职教育需求,及适应社会和电子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对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优选与教法改革,强化了学生在该门课程学习中的掌握率与实践创新能力。
一、理论教学教法改革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核心课,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教法改革就显得由为重要[1]。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当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也逐步转变,呈现多元化的局面。
1.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法主要以黑板板书为主,由教师对每个章节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逐一讲授。在讲授过程中,由于需要大量板书,每节课所授内容有限,再加上讲授方式较为单一,在高职教学中,其教学效果相对较差。
2.多媒体教学模式
随着当今多媒体设备的普及,现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堂基本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此教学方式在一个标准课时内,讲授的内容增多,图、文、声、视频并茂,提高了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也强化了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与消化,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3.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体化教学方式是建立在教训一体化实训室基础之上[2]。此教学方式对上课教师有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授理论,还需指导学生实践,通过产、学、研、教、做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强化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及提升动手和创新能力。
4.网络数字化教学进程
近年来受智能手机广泛使用的冲击,高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更爱利用手机上网观看微短视频来获取知识。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增强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喜爱程度,教师通过知识点重组,制作与上传讲授视频,实行网络数字化的教学,这能确保学生在学习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对教师教学改进提出了新挑战。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定
根据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结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及该实验实训课以前的教学效果、电子专业社会工作技术人员所需掌握该门技术的程度,我们对此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选定。
1.仿真软件的选定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选定Multisim软件和Proteus软件让学生对数字电路案例进行软件仿真。
1)Multisim软件的特点是拥有丰富的仪器仪表。在数字电路仿真时,完全可以模拟真实场景,通过点击运用所需的测量器仪,让我们清楚的看到相应指示与数据。由于Multisim软件仿真功能强大,大家基本选用它对数字电路进行分析与改进。
2)Proteus软件操作简便,易于学习。运行该软件对数字电路仿真时,电路中每一点都能通过红、蓝色点进行高、低电平的实时反映。由于其元器件它拥有TTL和CMOS的众多数字芯片,因此在搭建仿真电路时十分方便。
2.实验实训内容选定
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课程开发时,我们打破了课程按章节的传统划分,对其进行了模块化分解,让其知识点融入到各个可制作的项目中。为此我们对该课的实验实训项目进行了优选,确定了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电路、定时/计数器电路、寄存器电路、振荡电路、译码器电路、数模互换电路等教学内容。
三、综合实训改革优化
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除了理论与实验教学外,为了提升学生对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该课程还增开了综合实训环节,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款数控电子产品。目前我们给学生的参考项目为篮球记数30秒的产品研发与制作,要求产品功能齐全,有一定市场竞争力。
在学生完成課程综合实训的同时,让其明白产品研发五步走的程序即:产品市场调研、整体模块设计、选定芯片及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产品售后服务与维修。
四、教学模式创新
1、理论与实践教学调整创新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我们对该课程的理论、实验、实训教学课时进行了创新调整,以上三项课时由原有的64学时、12学时、20学时调整为48学时、24学时、24学时。理论与实践课时由原比例的2:1,变成了现在的1:1课时比,充分适应了高职学生爱实操的特点,此举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传统与数字化教学结合
在本门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其理论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更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电路点电平和波形,通过数字化教学实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讲授过程中也并用传统的板书教法,方便学生学习中圈点知识的重难点和记录笔记。
3、发挥网络教学作用
根据当今学生爱用智能手机上网这一特点,为了让学生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课后自学时有资料可查可看可学,制作数字电子技术网络教学APP视频也就必不可少。要制作出短而精,通俗易懂,一看就会的系统化知识点讲授视频,这就需要对视频内容进行精选与优化,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喜欢哪些视频呈现方式,这样所制作出的讲授视频才受学生喜爱并吸引更多的学生点击其视频进行自学。
4、注重师生互动教学
通过校园网、互联网、通信网建立师生互动网络平台,让师生在教与学中及时沟通交流。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留言与提问,教师通过相关网络平台及时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这样教师在教学中能不断了解学生实际对讲授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同时还能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感情。
五、创新教学思维
在本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舍弃原有已不適应当今学生的教法与思维。特别在其实践教学中,教师创新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作手段,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更快更好的完成实践项目,学到一技之长。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顺向与逆向思维拓展,不断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作能力。
六、学生学习成绩鉴定
1、传统的课程教学成绩评定
本课程原有考核模式通常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由于该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学生成绩常受教师出题偏向的影响。同时传统考核方式,也增加了学生平日不好学,一到考试报佛脚的可能。
2、改进后的学生学习成绩评定
现学生成绩的鉴定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期末课程总评成绩成份也随之变化,其成绩主要由学生平时课堂表现、理论考试、实验项目实现成果等多项组成,其各项内容占总成绩比例分别为20%、40%、40%。
1)平时课堂表现。该项主要包括学生的考勤、完成作业情况、课堂学习情况及提问与答题表现。
2)理论考试。本课程理论考试使用题库上机考试系统,考题随机分配,避免了单套试题的片面性。同时考试系统能自统考试成绩,这也大大减轻了教师阅卷、成绩统计与答卷整理工作。
3)实验项目实现。在实验环节中完成验证性实验仅能得到及格分,学生如要获得较高分值,还需强化创新思维,完成创新性实践,才能获得到实验项目的较高分值。
4)综合性实训创新
通常数字电子技术综合性实训我们会单作为一门实训课进行独立统分。综合性实训成绩由系统设计、电路制作、项目答辩这三项构成,其分值分别为30分、40分、30分。综合性实训不仅考验着学生对该课理论学习的掌握程度,更能考验学生对其技术的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综合性实训教学单列打分,突显了该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也促进了学生活学活用能力和技能应用水平。
七、结论
综上所述,我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利用网络平台,智能终端,通过革新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更易让学生接受的各种当代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学习效率。此教改也促进了电子专业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更加和谐、愉快、认真的学习该课程,掌握相应技术,同时也增强了教师教学成就感,也为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艳玲.“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J].大学教育,2013(02):129-130.
[2]钱莉.《数字电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研究和探索[J].教育(文摘版),2015年10月15卷:220-220.
[作者简介] 刘作鹏(1980.2-),男,湖北天门人,工学硕士,长江职业学院讲师、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单片机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