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 张海 杨絮
学区化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实现教育均衡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学区制的探索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不均衡问题,能有力打破校际壁垒,促进地区间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我国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通过学区制、学校联盟等有效途径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我国学者的研究显示,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中,“学区”概念提出至今已有90余年,经历了从“大学区制”“学区”“学区一体化”到“学区制”的演变,随着技术能力在社会、商业和教育领域的爆炸式增长,学区的发展也面临着技术的革新问题,打造数字化学区刻不容缓。
本文以美国的数字化学区建设为例,介绍了美国数字化学区的挑战及对策,从而为我国的数字化学区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 美国数字化学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扎克(Zucker,2009)指出,尽管在学校里发展缓慢,但教育技术已经过了应用临界点,数字技术正在改变教育:数字技术在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学生学习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关键领域对学生帮助巨大。在线课程提供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访问的学习机会,但许多学校仍没有普遍采取在线学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阅读器等个人数字设备的使用在学校教育中仍经常被避免甚至禁止使用。在教育和技术的深度融合问题上,美国的学校仍面临着一系列公认的挑战。
1.技术尚未充分纳入学校教学
随着技术学习曲线几乎成为一条垂直线,教师技术应用能力意义重大。Chen和Thielemann(2008)指出,随着教师成为技术专家的压力增大,教师培训人员、在职教师和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知识积累至关重要。将技术融入课堂的过程已成为教育研究的真正焦点。在对研究的元分析中,Guzman和Nussbaum(2009)研究了在职教师关于加强这种技术整合的培训过程。这些作者发现,技术尚未充分纳入学校教学,尚未与其他教学策略紧密联系。
2.教师的数字素养亟待提高
在将技术融入课堂的限制因素中,教师的数字媒体素养可能是最重要的。NMC地平线报告(2012)指出,数字素养作为每个学科素养和专业素养的一部分,尤其是教学的关键技能,其重要性不断提高。在教师教育中,关于教育技术的正式培训仍然非常少见,教师的数字素养亟待提高。《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也指出,“数字扫盲不仅仅关注工具而更多关注思考能力”。
3.缺乏明确的课程要求
将技术融入学习环境并制定政策的关键因素是鼓励技术整合,这取决于学校的领导者。公立学校的决策者创造了将技术整合融入教育系统的氛围,同时掌管着资源分配。这一点在学区内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Schrum、Galizio和Ledesma(2011)发现,关于如何将技术应用到课堂中,几乎没有州或机构提出明确的课程要求,没有明确要求教师上课时要广泛应用技术。因此,个别优秀的学区领导者自己进行学习并实践,推动了数字化学区改革,并促进他们的教师实施技术整合。
4.受到预算缩减的影响
技术决策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预算缩减问题。约翰逊(2012)指出了美国每年在教育技术上会花费560亿美元。K-12教育占这一总数的36%左右,换句话说,每年需要在每位学生身上花费约400美元。随着地区预算的缩减,技术部门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约翰逊指出了一些扩大公立学校科技花费的策略,重点强调了一些有效的预算编制技术。他建议每一美元都应直接或间接地用于改善教育机会,技术预算应与地区目标保持一致,并且透明和具体。
● 对美国学区领导者的叙事访谈研究
为了探究数字化学区建设问题,德州农工大学商学院的查克霍尔特和美国公立大学的艾米伯克曼通过与德克萨斯州北部的两个学区的联系与合作,找到了符合要求的参与者。被选为参与者的学校领导是学区的官员,担负该地区的主要技术决策责任。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现象学的叙事探究,利用叙事调查来收集数据,并辅之以访谈(访谈提纲见下表)。根据Clandinin和Connelly(2000)的观点,叙述是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特定的地方以及社交互动中发生。他们观察到叙事探究既是研究中的现象,也是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在与管理人员建立研究关系,创建实地文本和撰写有关教育生活的传奇叙述时,必须进行叙述性思考。在叙事探究中,人们被描述为生活故事的现实体现。
● 美国数字化学区建设的经验
一位受访者认为,数字化学区为学生提供了最新的数字技术,并将这些技术用作所有班级的教学和学习工具。另一位受访者认为,数字化学区提供了技术工具的可访问性,并通过技术使用丰富了课程,同时还提供了教学工具,以加快教师的指导和评估过程。通过对整个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研究人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技术必须有效和高效地使用
為了高效和有效地使用技术,教师和校园管理员必须清楚地了解如何实施技术。将技术使用与资源访问相结合可以提高效率。例如,A学区要求教师通过数字资源访问大部分课堂支持材料,并通过图书馆为学生提供电子阅读器和数字图书。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学校之外以及学校设施之外访问这些材料,鼓励学生和教师使用数字资料。同样,B学区实施了基于数字项目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数字方式访问材料,也可以在线参与小组学习活动。
各学区还需要找到评估技术能力的有效方法。B学区成立了一个由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组成的工作组,通过应用技术的实践来评估学生的技术能力。挑战在于将学生的技术能力与内容评估分开。在课堂上实施技术时缺乏评估实践。参与者建议不要太快地提供太多信息,相对于没有任何信息,过多的信息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效率和有效性的损害。
2.技术与课程必须真正融合
在课堂上使用技术并不能保证与课程的整合。技术不能成为课程的附加物或课程开发的后遗症。B学区负责人表示,“我们应该把课程发展转移到课程改进上”,我们需要关注如何教学。使用电子书阅读器代替书籍,创建基于项目的学习团队在集成技术应用程序时都是可用的工具,可以成为增强课程的工具。在设计有意义课程中使用技术比提供技术更重要。
3.各學区必须利用“数字土著”来加强技术使用
数字土著是指一个使用技术工具成长的人。新教师往往是数字土著,学区应该鼓励他们成为技术实施的领导者。学区需要利用数字土著教师的学习经验来增强他们作为教师的经验。同时,还需要利用涟漪效应——来自数字土著的兴奋将点燃其他兴奋。
处理数字土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要明确技术并不仅仅意味着笔记本电脑。作为数字土著的学生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智能手机和其他基于手势的工具。A学区为校园管理员提供iPad而不是笔记本电脑,因为iPad更具移动性;B学区允许教师和学生在教室中使用任何支持Wi-Fi的设备。可使用资源比基本计算机要广泛得多,数字领导者有责任改变“老派”教育者的范式。
4.灵活应对预算缩减
受经济的影响,学校获得资金的机会减少,并且经常需要进行大幅削减。与此同时,国家对技术整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A学区选择将技术、书籍和材料的资金合并到IMA中(Instructional Material allotment)。为学校购买的所有材料都来自该基金,这需要校园领导者进行创新,并考虑将基于技术的需求和购买材料结合起来,减少基于技术和纸质材料的重复。他们还签订了城市和学区之间的协议,以维持良好的光纤网络,并将图书馆和技术服务整合到一个工作岗位,减少了12名全职员工。
由于学生的数量不同,B学区有不同的需求。学区购买技术设备的需求较少,因为学生可以自己提供硬件。在有证据证明当前技术得到有效利用之前,该学区决定不购买更多技术。
● 对我国数字化学区改革的启示
本文介绍了美国数字化学区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来自技术、教师、制度以及财政预算方面的挑战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经验。案例中提到的经验对我国的数字化学区建设有极大的可借鉴之处。此外,学区领导应该允许自下而上地发生变化,减少依赖行政专家去制定技术整合计划;提高自身的领导力,高瞻远瞩,放眼大局,大胆尝试,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全局出发来考虑问题,能迅速识别新的事物,进行大胆的尝试,并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
我国的学区制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数字化学区建设任重道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将遭遇更多难题。积极学习他人的经验将帮助我们迈过这艰难的阶段,更加高效、便捷地打造数字化学区。
参考文献:
[1]Ball, J. (2011). Addressing and overcoming the digital divide in schools. The 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 Series 2011, 28(3) 56-60. Retrieved from Eta Sigma Gamma website: http://etasigmagamma.org/Monograph.
[2]Bartelt, J. (2012). Recommendations for personal mobile technology devices in K-12 schools (Policy Paper #19). Retrieved from University of La Verne Educational Policy Institute of California website: www.epiculv.org.
[3]Chen, I., & Thielemann, J. (2008).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mpetencies for K-12 teachers. Hershey, PA: IGA Global. Clandinin, DJ., & Connelly, F.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4]Creswell, J.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5]Davies, R. S. (2011).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literacy: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ech Trends: Link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o Improve Learning, 55(5), 45-52. Retrieved from: http://www.springer.com/education+%26+language/learning+ %26-instruction/journal/l 1528.
[6]Education Service Centers of Texas. (2012). Texas teacher technology competencies certifi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texasttcc.net/.
[7]Guzman, A., & Nussbaum, M. (2009). Teaching competencies for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5(5), 453-469. Retrieved from http://onlinelibrary.wiley.eom/store/10.l 111/j. 1365-2729.2009. 00322.x/asset/j.l365-2729.2009.00322.x.pdf?v=l&t;= hdlz;z4p&s;=2416a893ad8f69f5?aba697756b27d29a0d59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