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京京
摘 要:在文物景区和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形式多样,而文博讲解员的工作是将文物背后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参观者。讲解员要想讲好文物故事,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语言组织能力,并学会利用情感引发观众的兴趣。这样才能够将文物的历史价值体现出来。
关键词:文物故事;讲解员;素质;能力
1 文物故事讲解中存在的两种关系
1.1 真实性
文物故事的讲解是基于历史事实,并根据事实依据开展故事讲解。文博讲解员要熟知故事的真实性,将真实的历史故事讲给参观者才是对文物故事的尊重。讲解员应该采用适当的语言,赋予文物故事以生动性,将有关文物的信息有效利用,加深参观者对文物故事的理解。博物馆中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很多故事,文博讲解员应将真实的故事传递给参观者,尽可能地将文物价值体现出来。比如在讲解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马林书写的“调御丈夫”匾时,讲解员要精通《明史》和大同地方史,熟知明代万历年间的社会背景,再结合佛教十大名号和马林家族的故事。这样才能更有趣味地进行解说,将真实的文物故事展现在参观者面前。
1.2 现实与历史
文物讲解员要想讲好文物故事,要知晓文物的历史,并处理好文物故事与参观者之间的关系。由于现代游客在参观文物时,所具有的是现代的文化意识,这就需要讲解者用现代语言将故事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含义讲述出来,让观众知道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博物馆中的文物是历史的痕迹,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价值。能否让参观者准确理解文物的价值和文化内涵,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解员。因此,文博讲解员的专业能力对讲好故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博讲解员要正确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在游客面前不能胡编乱造,要根据史实进行讲解。比如在讲解阳高古城汉墓时,不管在什么时候,也不管给谁讲解,首先要讲日军侵华战争期间小野胜年、水野清一等对阳高古城汉墓的非法挖掘,然后再讲墓群的面积、墓葬的分布和葬具。在这段讲解中,“非法挖掘”是历史,爱国意识是现实。讲解员只有处理好现实与历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使参观者与文物产生共鸣。
2 文博讲解员具备的素质
讲解员处于一个特殊关键的岗位,面对的是一个知识层次、年龄层次等不相同的特殊团体。讲解员既担负着宣传和教育的职能,同时要能有效地组织引导观众参观,此外还担负着协调处理、协作研究等义务和职责。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要多同观众交流,现在的观众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说教式讲解,需要的是生动、科学的讲解。从大的方面来讲,每一个展览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从小的方面来讲,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都有着它的来源和历史背景。要想彻底弄明白则需要讲解员精心地去研究和分析,并对讲解内容进行整理,做好案头工作,才能讲起来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讲解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巧。
2.1 较强的专业知识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痕迹,它们大多被收藏在博物馆里,以便人们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更有不少人对历史文化比较感兴趣。人们愿意去博物馆欣赏文物、了解历史文化,但绝大多数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文博讲解員将文物的历史、年代、用途、价值完整地叙述给参观者,将文化知识传递给观众,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讲解员本身就是知识的传授者,因此其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直接决定讲解的质量。讲解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和观众的交流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色各样的问题。讲解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但决定了讲解的深度,还决定其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的应变能力。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讲解员,有必要掌握和熟悉社会基本知识和若干门学科知识。
2.2 专业化的语言
文博讲解员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文博讲解员只有先在语言上感染游客,才能够使参观者通过他们的讲述进一步了解文物。因此,各博物馆有必要对文博讲解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讲解水平。讲解员要确保其语言具有一定的形象性,要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让参观者走进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感受古人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博讲解员还要灵活使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穿插不同内容进行讲解,以达到吸引观众目的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中可以穿插一些历史典故、经典诗词、名人名句,这样可以提高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观众愿意听、听得懂、喜欢听。一名优秀的文博讲解员还要善于运用语言同观众进行互动,引导参观者与之交流、沟通,让观众跟随讲解员一起来参观文物。
2.3 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名优秀的文博讲解员要想讲好文物故事,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语言技巧外,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正确认识文博讲解工作,并对工作产生热情。职业是从业者对自己的职业集体和对社会必须承担的特定职责义务,进而延伸到职业道德,它是判断人们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反映。文博讲解员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对游客的提问要有耐心。在做好讲解之外,要尽可能地帮助观众解决疑惑,力所能及地回答观众的询问。只有讲解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够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加强文博讲解员讲好故事的能力
3.1 利用专业知识增添故事的魅力
文博讲解员可以将文物故事中相关的人或者事串连在一起展开讲解,使游客能够在讲解员的语言中感受到趣味。讲解员还可以将文物的出土年代、材质、工艺等信息与文物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串连在一起讲解,将多种知识环环相扣。这样不仅介绍了文物,也让观众深入了解文物诞生的时代。比如在讲解大同代王府的时候,可以从明太祖朱元璋幼时说起,再说太祖登基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皇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做藩王,大同代王就是他的第十三子朱桂。朱桂到大同后大兴土木、起盖王府。而今代王府门前的照壁——九龙壁气势磅礴、色彩艳丽,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堪称中国九龙壁之首。文博讲解员还可以对文物历史背后的人物进行点评,使游客进一步了解古人、古事。比如在讲解大同代王府时,可穿插讲述朱桂的性格与政绩,并对他一生进行评价。
3.2 采用情感讲解引发游客共鸣
博物馆中陈列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真实的故事。讲解员只有利用自身的情感,采取适当的语言对故事进行讲解,才能够引发游客的共鸣,从而将文物的文化价值体现出来。游客在观看实物的同时,需要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而讲解员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游客感知故事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所以好的解说词能使游客感悟到博物馆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3.3 因人而异的讲解方式
文博讲解员对于不同的参观者,要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讲解达到良好的效果,起到科普知识、传播文化的作用。例如,在对儿童进行讲解时,要尽量保证语言简单、易懂,语速较为缓慢,讲解方式亲切、温和。讲解员应该了解观众的观赏目的和心理动机,并根据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要从观众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的群体和个人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讲解要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4 结语
优秀的文博讲解员要有过硬专业知识,对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更要熟知文物的材质、制作工艺、出土时间等信息。同时,还要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够适当地将情感融入到文物故事中来。讲解员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够更好地为游客进行服务。具备这些要素,文博讲解员才能真正讲好文物故事。
参考文献
[1]张廷玉,王鸿绪,万斯同,等.明史:马芳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赵彬.实现优秀文博讲解的意义和途径[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3]龙文勤.人际沟通理论视角下的博物馆讲解探析[J].文物春秋,2017(3).
[4]程忠红.博物馆讲解艺术研究——以西藏博物馆为例[J].西藏艺术研究,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