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主
摘 要:成功的展览需要一个优秀的展览大纲,而优秀的展览大纲除了需要展览的标题、前言、结构框架、基本内容、展品及文字介绍等主要信息,还必须要有展览内容脚本。展览内容脚本可以丰富充实展览大纲,突出并解析展览的亮点,增强展覽设计布展的实际可操作性,丰富展览展示的方式,提升展览的展示效果,从而帮助展览赢得观众的好评。
关键词:展览大纲;内容脚本;展览效果
随着人们对博物馆展览需求的增多以及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在加快博物馆建设的同时,也在力求做出更多优秀的展览以满足观众的要求。然而一些地方在筹划展览时,常把展览大纲当作博物馆展览内容的设计展示方案,认为只要对照着展览大纲进行操作就可以把展览做好,这种理解是欠妥的。
常见的展览大纲内容包括展览的标题、前言、结构框架、基本内容、主要展品及文字介绍等。简单的大纲就像是一篇著作或论文,它主要是通过平铺直述的文字讲述一段事迹,宣传一种文化或弘扬一种传统,这样的展览大纲无法给形式设计者具体的建议,可能无法达到充分突出展览重点和亮点效果,从而不易让观众对展览有更直观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展览内容脚本是展览大纲的一部分,是对大纲的补充、深化和解读,它是展览设计人员为提升展览的展示效果,为展品、遗迹或特定文化所设计的动态、静态或动静结合的科学合理的展示文本,它基于对展览大纲和展品的理解思考而创作,为展品谋划编写展示剧本和设计特殊的辅助展示手段,包括:多媒体视频展示、绘画展示、雕塑展示、场景复原、虚拟现实等等,并对如何实施布展进行细致的说明和指导。它为陈列大纲的实际可操作性提供了保障,能够帮助提升展览的展示效果,是一个成功的展览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徽文明史陈列”是安徽博物院的基本陈列,该陈列以江淮流域历史发展为主线,共分为史前、夏商周、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五个部分展示安徽各历史时期的重要遗址发现、重要文物以及江淮流域的文明文化。笔者有幸参与了此陈列展览第一部分“史前时期的安徽”大纲的撰写、内容脚本的创作以及布展工作,本文尝试以此次工作经历为基础,简要探讨陈列展览中展览内容脚本的重要性。
1 展览内容脚本可以充实展览大纲,挖掘并突出展览的亮点
展览内容脚本是深化充实展览大纲内容,挖掘突出展览亮点的重要工具之一。优秀的展览其文本一定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除了有精致的展览标题、代表性的展品,还要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内容脚本的创作是为展览展示设计故事剧本和情节,这个过程中既要考虑将诸多孤立的展品联系起来,让不同的展品凸显共同的主题和价值,又要避免展品的其他信息对展览主题的干扰。在博物馆展览中,对于展品的解读、现象的阐释或遗址遗迹的介绍都要以科学的材料和论证为基础,这些材料和论证过程相对枯燥,不便展示和理解。展览内容脚本的创作可以从枯燥繁复中发现有活力、有趣味的线索,去除专业术语的晦涩,设计相关的发展脉络,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配合相关的事实和实物来生动的展现展品、遗址或特定文化现象,从而让展览大纲得到充实,让展览的重点和亮点得以突显,使展览通过有限的展品向观众展现特殊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安徽文明史陈列”史前部分对含山凌家滩遗址的展示。遗址简介“该遗址距今约5500多年,发现了生活区、独立墓地、祭坛等遗迹。出土玉器1000多件,种类之多、造型之美、制作之精,堪称史前玉器经典。遗址中还发现一座代表性的墓葬,其发掘和研究展现了5000多年前凌家滩人的制造工艺、智慧和葬俗”。此部分的展示中玉器和墓葬是重点。为了扩充展览信息量,我们设计内容脚本时,除了布置特殊的场景、环境和展具展示凌家滩玉器,还把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红山玉文化”和“良渚玉文化”的内容也加入进来,通过触摸屏的方式展示这三个“史前玉文化”遗址中典型玉器的图片,并辅以文字介绍,引领观众自主查阅,对比了解我国“史前三大玉文化”的相关内容,加深观众对展品的印象。对于典型墓葬的解读和展示,考虑到直接列举复杂的科考信息和学术论文很难直观展示其特点,所以我们详细查阅了该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实地考察咨询专家,避开专业术语,深入挖掘墓葬最有代表性的信息,科学客观的创作了易于理解、带有故事情节的内容脚本,其中设计了葬礼的流程、人物的形象着装、埋葬时的场景和周边环境,并使用旁白介绍配合动画演示的方式来解读含山凌家滩遗址的“王者之墓”,从棺木形制、墓穴大小、死者佩饰、随葬器物等方面直观地展现了当时凌家滩人对贵族死者的埋葬方式,着重介绍了墓葬中玉器的数量、摆放和用途,把这座5000多年前的“王者之墓”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部分简洁明了地呈现在观众视野里,增强了可观性,突出了该部分展览的重点和亮点。
2 展览内容脚本可以沟通内容与形式设计,提升展览的展示效果
展览大纲是展览形式设计的参考依据,展览内容脚本为展览的形式设计提供了导向。优秀的陈列展览需要精彩独特的形式设计,然而在展览的设计中,往往从事形式设计的人员并非展览大纲撰写的参与者,他们对展品的了解会相对薄弱,如果让他们单凭自身对大纲的理解进行形式设计,则不易把握展览所反映的特定文化及重点。此时展览内容脚本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沟通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的重要桥梁。内容设计人员通过内容脚本对展览大纲进行深化和解读,把展览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代表文化、时间轨迹及重难点内容传达给形式设计人员,同时把撰写大纲时对展品展示的思考融入内容脚本中,帮助形式设计人员理解展览大纲,准确把握和表现展品想要传达的思想意义。如此,形式设计人员便可通过对内容脚本的理解制定展览形式设计方案,合理运用科技手段,选择适当的展具、灯光色调,制作相应的互动体验,在展厅中营造出与展览主题相适应的环境氛围,达到陈列展览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展览实现科学技术与观众审美的统一,提升陈列展览的展示效果。
例如,“安徽文明史陈列”史前部分对我国重点项目大遗址“蒙城尉迟寺遗址”的原始部落房屋建筑的展示,大纲介绍“该遗址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红烧土房址14排73间,另有墓葬、灰坑、祭祀坑等遗迹。在聚落周围有一条大型的椭圆形围沟,形成一个完整的原始聚落共同体。尉迟寺原始部落遗址现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存,被史学界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这段文字简洁概括了遗址的特点和原始部落房屋的基本分布,但是形式设计人员很难据此设计一个动态直观的场景,观众也难通过文字介绍感受遗存的宏大规模。为了提升展示效果,我们创作展览内容脚本时设计了动静结合的展示,首先在内容脚本中详细解读了遗址房屋的建造方式、流程、结构和特点,并对先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进行了科学的推测,然后与形式设计人员共同揣摩设计动画视频中每一个场景的环境布置、人物动作及展品组合的展示效果,最后完成了该遗址的动静结合的展示。静态展示方面,通过内容脚本的指导,形式设计上我们复原了一间先民的房屋,观众从房屋外面可以看到房屋的外部形状,走进房屋可以看到房屋内部“木骨泥墙”的结构以及先民们生火煮饭的场景。动态展示方面,内容脚本设计在复原的房屋内开辟一个隔间,观众走进隔间便能看到投影机三面环绕投影展示的“尉迟寺房屋建造与村落布局”视频短片,动态演示此遗址原始部落先民在建筑房屋时“开挖基槽、堆砌墙基、搭建墙体、木骨泥墙、掘坑夯土、抹泥烘烤”等过程以及遗址聚落的整体布局。动静结合的展示加强了此部分展览的通俗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同时传播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知识。可见以展览内容脚本为桥梁,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紧密结合,显著的提升了展览的展示效果。
3 展览内容脚本能联系展览与观众,帮助展览满足观众需求
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觀众对博物馆的服务提出更多要求。我们在筹划展览的同时既要考虑“能给观众什么”,又要考虑“观众需要什么”,我们要立足观众的角度来思考,将知识与观众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激活观众的兴趣,满足观众的好奇心,贴合观众的审美需求。展览内容脚本可以沟通展览与观众,把展览想要传达的知识信息按照一定的层次传达给观众,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同时对展览每个单元和小组的展示内容作出提示,引领观众了解展览、欣赏展品,再通过通俗、幽默、生活化的展览语言引起观众的兴趣,激发观众的观展热情,帮助展览获得观众认可。
例如,“安徽文明史陈列”对“和县人头盖骨”的展示设计,大纲中介绍“头骨粗壮而厚重,眉脊和枕脊比较发达;肌脊和肌线比较发育,额骨低平且明显向后倾斜,矢状脊明显,为一男性个体。颅骨显得较宽,最宽处在颅基,颅骨的内、外骨缝除左侧的蝶顶缝的部分内缝已愈合外,其余均未见愈合,属青年期,约20岁左右;和县人的脑量测定计算结果为1025毫升”。这样专业的介绍,部分观众可能不易理解,所以我们要站在不同观众的角度创作一个展览内容脚本,使展览既能让普通观众易懂,又能满足专业学者对展品信息的需求。因此我们在内容脚本创作中加入了现代人头骨的信息,同时对和县人头盖骨全方位扫描记录数据,然后将影像资料和文字介绍合并制作到视频画面中,视频播放时,同一个画面左右两边对应显示现代人头骨与和县人头盖骨,当文字介绍到相应的部位时,两种人类头骨的对应位置就会出现曲线标注,以此让两者的特征和异同鲜明的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的展示,既能让普通观众简单直观的了解“和县人头盖骨”的各部位信息,又能通过清晰的对比,凸显“和县人头盖骨”的特征及其与现代人头盖骨的异同,一定程度的满足专业人士的知识需求。由此可见,有针对性思考并创作的内容脚本可以帮助展品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观展需求,使展览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获取更多观众的关注。
4 结语
展览内容脚本是对展览大纲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联系展览的内容创作者和形式设计者的桥梁,也是向观众解读展览的重要辅助工具,它为展览大纲的实际可操作性提供了保障。如果我们想把一个展览做成精品,那么科学的、有创意的、有侧重点的内容脚本对展览是非常重要的。陆建松教授曾在《陈列大纲不等于展览内容脚本》一文中提出“博物馆展览的内容脚本就好比是电影剧本,首先应该由展览内容策划人员依据学术资料和展品形象资料拟定陈列大纲,再在大纲的基础上撰写出展览的内容脚本;继而由形式设计师依据展览内容脚本来进行展览的形式设计和制作。”[1]通过展览内容脚本对展览大纲的细致解读和亮点解析,帮助展览在内容创作和形式设计上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陈列展示效果,这样才能为我们做出一个精彩的陈列展览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建松.陈列大纲不等于展览内容脚本[N].中国文物报,2006-08-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