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而思之

2018-10-20 05:48赵涛刘斌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博物馆

赵涛 刘斌

摘 要:展示空间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交流的重要功能区域。设计师始终渴望为观众创造出更多富有突破性的展示空间,但在现实环境中却有很多影响创意思维发挥的因素存在。文章着重对逆向设计思维进行分析,探索将其引入到陈展设计中为创意设计提供支持,以求营造出积极有效的创新展示空间。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设计;逆向设计思维

博物馆展示空间具有较强的设计倾向性。陈展设计师通过多样的艺术展示手法有目标地为展品打造特定气氛,为观众营造独特环境,让观众在视觉、听觉、触觉和心理上都能感受到历史文化所带来的共鸣。在展品与观众之间搭建优质的对话平台,让观众看懂、读懂展品背后的故事,这就是博物馆陈列展示空间的设计目的。

如今,国内许多博物馆创办的展览在形式设计、设备使用、材料应用等方面都极为相似。纵观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展览设计与施工时间紧迫,导致创新设计思考时间不足;二是展览设计团队力量薄弱,没有好的创作构思和行之有效的思维路径;三是馆方未能与设计团队紧密配合,在构思设计之前没能快速理解、消化、吸收展览的文本内涵,从而无法准确做到文本到形式的转换。究其本质,多数博物馆展览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好的构思,没有有效的设计方式,容易在形式设计中迷失自我,从而走向形式的模仿秀,脱离展览主题内涵的表达。

下面笔者将从逆向设计思维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基本类型、应用意义四个方面,简要论述逆向设计思维在陈展设计过程中对创造力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陈展设计之路是痛并快乐的,在此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设计之路。

1 逆向设计思维的基本概念

逆向设计思维(Reverse Design Thinking),亦称反向设计思维。人类的思维具有方向性,存在着正向与反向之差异,由此产生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两种模式。

逆向性设计思维其实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大致分为直觉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等。这些不同层次的思维模式基本都类似于理论思维。逆向性设计思维,它与常规思维共存于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并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存在着。

逆向设计思维与其他常规思维方式不同。它是让思维向事物的对立面方向发展,如上下变位、大小变化、反向透视、错位设计、静动变换等,是从相反的方向对事物进行观察、思考、定型,来树立新的设计构思,创立新的形象,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方式。例如,在历史类展览的众多展品中,印章是一种将雕刻和书法相融合的艺术,是独特而宝贵的艺术品。体积小是印章的特征之一。按常规陈列方式是将印章固定放置在透明亚克力展托上,再配备反光镜、放大镜等辅助展具进行展示。此时,看似展品面貌已经全面地展示出来,但印章由于自身体积小的原因,导致部分小型精品印章还是无法让观众清楚地静心品味,视觉效果欠佳。图1是一个印章展示区设计。周边龛柜内印章按常规方式陈列,中间区域使用先进科技设备将部分精品印章以动态影像方式全面展示,顶部为印章放大造型设计。这就是运用了由静到动、由小到大的典型逆向设计思维,带来了良好的创新视觉效果。当遇见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1]。

2 逆向设计思维的主要特点

研究显示,逆向设计思维主要特点有普遍性、批判性、新颖性。由于它具有对立统一规律的性质,所以在形式表达上是多样化的。它可以普遍地应用在各个设计领域,如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展示设计等。逆向设计思维是一种与常规设计思维相反的想法和做法,可以看作是对常规设计思维的一种反叛和挑战。它能克服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认识模式。逆向设计思维能够跳出思路僵化、呆板的束缚,能够克服传统思维惯性这一障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结果往往也是出人意料的、令人惊艳的。

3 逆向设计思维的基本类型

逆向设计思维是从对立方向去思考和认识问题。从整体构架上分析来看,在陈展设计中运用得较多的基本类型有反转型、转换型、缺点型三种。

3.1 反转型逆向设计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是指在陈展空间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设计对象的特性、造型、构造、色彩等方面作反向思维,来进行创意构思的思维。例如,Frame Magazine的陈展空间设计中,在同一个全白空间里,展示造型一面是白色,一面是黑色。在行进的过程中,黑白交替混淆呈现,到达尽头再回溯,发现黑白已然反转。一个跨界的多样化陈展空间就这样将自身的无限灵活性与可能性展现在大家面前。

3.2 转换型逆向设计思维

在陈展空间设计时,会遇到一些常规思维难以快速解决的问题。此时从另一种设计思维角度去分析问题,往往能创造出新的风格,为大家营造不同的体验方式。例如,在陈展空间中如何用设计来增强观众吸引力?如果始终是从对象本身来考虑,则很难产生创新的设计。图2是一个院落式陈展空间。人们漫步在展厅内的廊道中,通过廊窗可以欣赏到窗外优雅的庭院景色。廊窗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特色之一,但在此案例中廊窗并没有采用复杂的传统造型工艺去精心打造,而是使用了非常简明的六边形设计,出神入化地将建筑语言表达了出来。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分析出,其设计构思是:小庭雅院,由窗取景,若隐若现。此方案的设计思路明确,不拘泥于事物的单体设计,通过转换型逆向设计思维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设计,随之产生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3.3 缺点型逆向设计思维

这是一种从事物的缺点角度出发,将缺点变为优点,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创造思维。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将缺点化弊为利,找到解决方法[2]。例如,陈展设计中展柜是必不可少的陈列设备之一,特别是在临展中使用率较为频繁,所以在设计展柜时应从功能、美观等多方面去考虑。有些陈列展柜的锁具位置设计在展柜玻璃中部,虽然方便了开启使用,但严重影响了对展品的视觉观赏。应通过技术手段把锁具设计成隐形锁具,设置在顶部、底部等不影响视觉观赏的位置上。这样虽然不方便开启使用,但从缺点型逆向设计应用上来分析,这种设计达到了美观与功能兼备的效果。只有在设计之前仔细考虑到物品的使用方法、使用者可能会犯的各种错误和他们希望物品所具备的各项功能之后,再在设计中加入一些微小的细节,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作品[3]。

4 逆向设计思维的应用意义

创造性的逆向设计思维对陈展设计师来说,会成为创新之路上的卓越技能。设计师工作启动时会普遍地运用常规创造性思维去开展,过程中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通常都会用常规思维方式去进行思考。当问题陷入焦灼或灵感缺失时,可以反其道而思之,在常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用逆向型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能够找到创新的思路和方式。陈展设计师在逆向性设计思维的支持下,可以形成独立的创新意识,达到创新目的,做到让观众在一定的观展时间内保持视觉新鲜感和参观兴趣的持续性,为观众呈现出富有个性色彩、深刻内涵和独特情感的展示空间。

逆向设计思维对陈展设计师而言,是一种在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较行之有效的创新思维方法。但不可滥用,否则将适得其反,带来不良的效果。逆向设计思维相对其他常规性的创新设计思维而言,打破了设计工作中原有的程序性和逻辑性。如果没有正确地使用不仅得不到不同表现形式的逆向设计,还容易引起设计程序上的混乱。所以,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逆向性设计思维对陈展设计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设计案例的分析事实证明,逆向设计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一个优秀的陈展设计师必须努力增强自身的逆向思维能力,并结合其他创意思维方式一起综合运用。这样在陈展设计中一定会获得独特的设计效果,并且给观众面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对提高博物馆陈展艺术设计水平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佚名.逆向思维 (反向思维)[J].华东科技,2008(10).

[3]奚溪.逆向性设计思维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5.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大闯关
博物馆奇妙页
世界博物馆日
航海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
博物馆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