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路者”赵新良

2018-10-20 10:17马文良
中关村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业园海淀孵化器

马文良

从1988年海淀区委办公大楼第二层的“试验区办公室”开始,赵新良不仅见证了中关村从“试验区”到“示范区”的演变全过程,成为历史的参与者,还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铺路搭桥,成为幕后的推动者。

作为海淀创业园的主任,赵新良始终站在创业服务的第一线,为创业者培土固基,默默耕耘。行事低调的他极少在镜头前侃侃而谈,这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他说自己是中关村创业大潮中的普通一员,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就应该为它书写华章。

的确,赵新良不仅见证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还成为建设者,参与到其中。他说:“我们经历了新芽破土而出的喜悦,也见证了参天大树成长的轨迹,陪伴企业共度风雨,也助力创业者创造奇迹。未来,我们不忘‘服务创业企业的初心,朝着更美好的前方砥砺前行。”

就让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翻开“中关村”这本厚重图书的第一章,回到30年前。

中关村建设科技园区的历史,是从1988年开始的。那年,中央办公厅组织联合调查组,参照中共十三大提出的“两个一切”生产力标准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进行全面调查和总结,提出了兴办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建议。5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中国第一家高新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由此而成立。

著名作家凌志军在《中国的新革命》一书中,曾经这样描述:“从陈春先在一个公司里模仿‘硅谷模式,到胡昭广要把一块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当作‘硅谷试验区,这中间非同寻常的8年历程,标志着中关村作为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正式走上整个国家的大舞台。随着试验区办公室的突然诞生,多少年来一直是中关村标志的民间开拓色彩开始褪去,自发和游离于政府意志之外的白颐路,从此被纳入官方轨道。”

在这之前,与中关村息息相关、要被提及的人物就是陈春先。因被破格提拔为中科院正研究员,他获得赴美访问的机会,先后三次考察了位于美国波士顿西部的“128号公路”(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区)。走在这条云集上千家高新技术企业的“128公路”上,陈春先心情怎么也无法平静:“我们已经落后了一个时代”。

从美国回来后,陈春先下定决心在中关村建立一个“技术扩散区”,探索一条将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发展道路。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带领十几位同仁在中关村创办了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不仅是中关村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而且是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雏形;后来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成。科技成果与生产力的联姻,在中国改革開放春风的推波助澜下,迅猛在中关村传播开来。一群科技人员竞相效仿,一批稚嫩的高新电子企业由此而新立。

这一现象无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986年12月,一篇题为“北京中关村一场悄悄变革,中国硅谷正在这里孕育”的报道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据说,这篇报道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从7个城市组织了100多位从事软件科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专门对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的建立展开可行性调查与研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8年的中关村拉开了建设“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大幕。中关村科技园区30年的发展史,也从那年正式开启。

“8月5日,‘试验区办公室诞生的这一天,美联社从北京发回消息,追根溯源地评论,这是政府‘正式承认了这些科学家们自动自发的工作。……50个经过竞争最终入选的人汇聚在这里,各个生机勃勃,你追我赶。把试验区的牌子挂起来,把那些旧桌旧椅搬进来,连个简单仪式也没有,就开张了。”

赵新良就在其中。

时年25岁的赵新良没有想到的是,从那时海淀区委办公大楼第二层的“试验区办公室”开始,他不仅见证了中关村从“试验区”到“示范区”的演变全过程,成为历史的参与者,还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铺路搭桥,成为幕后的推动者。

1963年,赵新良出生在湖南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的生活对他而言,无疑印象深刻:“条件艰苦,饭都吃不饱。”

按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赵新良会也在湖南求学就业,结婚生子,按部就班过着属于自己的“小日子”。但是,总有一些决定会改变命运,比如1978年的高考。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10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赵新良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那年他只有15岁。求学不易,为上高中每天往返三小时路程的他,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被湖南农学院(现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录取。

当时学校只有两个人考取了大学本科,他便是其中之一。

但是,所学习的专业却让赵新良心有不甘——兽医专业,既让人觉得前途未卜,也让他意兴阑珊。于是,他索性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自学生物学,借此希望打开另一扇门。

于是,少年赵新良开启了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大门,开始了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而小时候的这段经历,为他未来所从事的事业埋下了种子。

1982年,大学毕业之后的赵新良决定考研。“当时农学院的分配工作大部分是到区县或是到乡镇,高层次不会太多。我想还是考研究生吧,学习生物学去。”

后来,他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录取。于是,19岁的赵新良便从湖南来到北京,来到位于中关村的中科院学习。

彼时的中关村,正在积蓄着爆发前夜的势能。凌志军说:“未来的历史家回看中国改革历程,80年代早期也许会被当做第一代企业家的拓荒时代载入史册。”的确,陈春先的“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已经注册,“两通两海”也在酝酿待发,从中科院中走出来的诸多科研人员即将“下海”,开启一个创业时代。

1983年,中关村只有11家科技企业,而到了1987年年底,电子一条街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企业共148家。这些企业集中在自白石桥起沿白颐路(今中关村大街)向北至成府路和中关村路至海淀路一带、东至学院路,形成大写的英文字母“F”型地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一切都在萌芽状态。赵新良就在1982年,一头闯进中关村,开始了他的研究生生涯——他见证了这段发展的历史,却没料到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和书写者。

1986年,赵新良决定留在北京,被分配到北京市科学研究院工作。“当时,我们单位有一个情报资料室,管理有点混乱,因为我对图书馆系统比较熟悉,于是主动请缨去做这项工作。”领导同意了,不到半年时间,赵新良把这项工作做的干净利落。于是,他被委任为科室主任,24岁的赵新良似乎即将一展宏图。

但是,一张招聘公告再一次改变了赵新良的人生轨迹。

198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中关村试验区”蓄势待发,政府开始向社会招募人才。政府公开招募员工,今天已经不足为奇,但是当时,以这样的方式录用公务员在整个中国都极为罕见,所以人人觉得新鲜。

赵新良决定试一试。“1980年深圳成立经济特区,1988年北京也有特区了,看到这个消息我觉得特别兴奋,所以就报名应聘。”当时,有1584人报名,应聘试验区办公室的50个岗位,赵新良脱颖而出,成为其中一员。

从那时候开始,赵新良便敲开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大门,成为“铺路石”中的一员,开启了他的又一段旅程。

大幕开启,生机勃勃的中关村也将迎来属于它的辉煌时代。如果回头看中关村的发展史,有两个关键词值得记录:一是“民营经济”,二是“创新创业”。民营企业成为中国新经济奇迹的“发动机”,而“创新创业”也成为中关村的活力源头。

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一群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的培育下,联想、方正、四通、用友、同方、紫光、汉王、中星微、爱国者、金山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海龙、科贸、中芯国际、理想国际等一座座高楼大厦由此平地而起;一批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也成为中关村的金字招牌,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来到中关村,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经理们推动中关村的公司,而他们推动中关村。”“他们”,就是像赵新良这样的一群人——身居幕后,甘为“铺路石”,服务创业者。

1989年8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園创业服务中心成立——这是北京市设立的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肩负着“探索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的任务,这是一家公益性创业孵化机构,这也开启了海淀创业孵化的新征程。

当时,“孵化器”还是一个新鲜的“舶来词”。有人比喻创办企业就像是“孵小鸡”,给它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快速成长。翻译过来,就是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务,帮助新兴的小企业迅速长大形成规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一张桌,一间房,一层楼,一幢楼——这个脉络直观地反映了公司的成长过程。这些创业者们,如今可能已经成为知名的企业家,也有可能另谋出路,但是通过他们,能够看到智慧、激情、勇气,看到压力和不确定性,看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看到死亡和新生。

1992年1月,88岁的邓小平坐在南行列车上,开始了他的南方之行。他提出“要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国民经济更好地上一个新台阶”的要求,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不久小平南巡的旋风席卷全中国,掀起了又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

一切都是在摸索着前进,想要在中关村成立公司的创业者越来越多,但是彼时《公司法》尚未颁布,受限于当时条件,注册公司有诸多限制。负责企业服务的赵新良便提出为企业提供认定的服务——通过挂靠的方式,个人注册公司。这在当时而言,无疑是超前的“服务模式”,算是孵化器提供诸多服务中的一项。

海归——这个带有时代印记的称呼,也正在中关村成为潮流。“海归潮”的前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试探性地登陆中国,新世纪开始时,好多人都看到它浩浩荡荡地出现在地平线上。

大势所趋,也是提前谋划,1997年,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与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合作共建“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成为北京市首家专门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孵化服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担当起“服务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的重任,率先构建为海归人才“提供专门场地、专门优惠政策、专门管理机构与人员,以及专业化优质服务”的框架体系。

2007年10月,海淀园创业中心成为原国家人事部和北京市政府的共建单位,正式命名为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在这个“创业园”中,涌现出许多诸如俞孔坚、严望佳、韩庚辰这样的“千人计划”企业家,他们在这里创业起飞,成就一番事业。

在这样的历程中,赵新良也成为中关村的资深“创业者”——他的项目就是创业服务事业,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

2011年,赵新良出任海淀创业园任主任。厚积薄发,正是这次工作安排,让赵新良设定了打造“世界一流孵化器”的目标。

“关键是人。”赵新良说,为了激励员工,他打破体制内外的藩篱,让编制“内外”的人都有一样的平台和发展机会,“能者上,庸者下”——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是基础。

其次,做孵化器最重要的是服务,而服务体现在细节中,细节执行是否到位,取决于服务企业的团队是否给力。

企业发展部总监白玉对此深有感触:“海淀创业园一直围绕着‘服务为核心谋篇布局,中关村既是双创的策源地,也是创新的主阵地,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孵化器,我们提供的服务就要不断的升级和迭代,在质和量上都要有不断的突破和提升。”

在赵新良的带领下,2013年,海淀创业园在全国率先打造“零成本、零门槛、全链条、全生态”的公益性众创空间——金种子创业谷,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完整的孵化链条。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在赵新良看来,很多创业者起初创业的时候都是雄心勃勃,租房、招兵买马,大笔投入之后,市场却未必有起色,最后又成为“光杆司令”。于是,“金种子创业谷”便应运而生,只要海外人才有创业项目即可首先享受多项免费服务,不管是用电,还是网络,甚至是茶叶,也都全部免费——一次性纸杯不环保,所以就定制了一批杯子送给创业者。

不仅如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预孵化,达到入孵标准后,即可参加海创评审会入驻众创空间,获得一年免费使用工位、免费开办企业、深入享受海淀创业园各项服务的待遇。

创业谷部门总监钟杰立说:“就是要培育适合创业者创业的‘土壤,他们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在各种政策和补贴上,海淀创业园也会替创业者们积极争取。赵新良要求工作人员把政策和补贴给创业者送上门,各种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创业者,并落实到位。除此之外,园区还设立专项费用予以额外补贴,这极大地提升了在园企业创新的动力。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上千位创业者受益于此。

对创业者进行培训是孵化器的保留项目,但是在赵新良看来,服务升级,培训的内容也要升级,要有完整的体系。从基础的法务服务、财务培训、知识产权、领导力培训、创业沙龙、劳动用工、产业园区考察、政策宣讲、项目路演到高端的精准定制化培训,如海创私董会、高级总裁班和海创特训营等,多維度解决海外留学人员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减少或避免企业走弯路、走错路。

赵新良不放弃任何宣传创业者的机会。海淀创业园每天都有许多政府、民间客人来参观,赵新良每次都向他们仔细介绍入孵的企业,还在金种子创业谷内安装了电子展示屏,轮流展示在孵企业。不仅如此,支持企业做产品推广,甚至主动使用企业的产品,让客户认识到产品的价值,帮他们拓展市场。园区现已全部采用在园企业研发的新型LED照明灯具,该技术不仅有效节能近50%,而且能够有效保护眼睛,缓解视疲劳,经示范工程应用推广,现在中关村很多写字楼已采用该项技术;园区现有监控系统也是采购自在园企业。该系统无需下载软件,依靠微信即可与园区摄像头关联,实现实时监控。经示范工程应用推广,该系统已应用于相关城市指挥中心。

瑞典隆德大学和浙江大学双料博士、泛测环境创始人管祖光曾深有感触地说:“园区总是‘雪中送炭,从最初帮助注册公司手续办理,享受入驻办公租金优惠政策,到业务市场拓展和对外宣传等,给予无微不至的支持,这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无疑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在赵新良的努力下,创业者和海淀创业园的粘性非常高。有的即使主力团队不在这里办公,也要留一个“代表处”,许多毕业的团队也总“嚷嚷着要回来”;创业园里甚至还有了创二代——乐普医疗便是从海淀创业园孵化出的上市公司,后来创始人的女儿也进驻了海淀创业园。

“成就别人,才能实现自我的提升。”赵新良说。

在很多人看来,赵新良是一个不会发火的人。

企业服务部负责人沈阳博说赵新良“记忆力非常好”,不仅能叫出园区500多家企业的名字,而且规模多大、发展情况如何,他都了然于胸。

“赵主任要求我们要彻底了解孵化器里的企业项目,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主动和企业交流,询问他们的进展和需求。”

脾气好的赵新良是一个勤奋的人,他是海淀创业园中去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人。有一件事情,让沈阳博记忆深刻。

晚上十一点多,习惯在离开园区前转一转的赵新良,被会议室里面的场景吸引了——那是一个年轻人,正在做实验。王相伟,这位毕业于山东大学的创业者,原本带着一个机器人项目参加评审,但是没能获得通过,被海淀创业园创业环境吸引的他不舍得离开,于是便借助园区的免费空间连夜工作。他的这种执着尽头让赵新良很受触动,在问询了相关情况后,破例给王相伟安排了创业场地,并且每次有客人参考,赵新良都不忘带人去参观王相伟的项目。后来,该项目拿到了中科院西光所500万元的投资。

“我们既要支持高端项目,也不要忘记草根一点的创业者,因为他们都是中关村的‘星星之火。”

在投融资服务方面,海淀创业园构建了“种子基金—天使投资—产业基金”的全链条创业融资服务体系,发挥多种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协同作用,为初创企业提供更精准且具有针对性的市场对接和产业化落地等特色服务。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海淀创业园已经构建起了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和创业融资服务体系,尤其是近几年,每年都能为企业融资10多亿元,最大程度满足了园区企业的发展需求,从根本上打破企业融资难这个“瓶颈”。

海淀创业园是政府公益型孵化器,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在平台建设方面,赵新良认为“舍得投入,才能让创业者心无旁骛搞市场。”园区先后建立了生物医药公共平台、分子生物实验室、移动互联网实验平台、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无偿为企业研发创造条件,节省企业创业成本。

不仅如此,赵新良还要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的问题——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应届毕业生招聘会;出资帮助企业进行互联网招聘,所有企业都可以免费发布信息;为留住企业骨干,园区内的企业都有机会拿到“进京指标”;博士生工作站做的风生水起,小公司也可以通过分站招贤纳才;至于海淀创业园出钱买企业培训案例,设计课程,免费让CEO们参加培训等,类似福利就更多了……

北京国瑞升科技创始人葛丙恒曾这样评价:“园区为创始企业发展提供的良好微生态发展环境,使这些海外回来的创业者企业只要心无旁骛搞技术、搞研发、找市场即可,其他的事情都交给园区处理就好了”。

“作为孵化器的灵魂,一是对创业者有吸引力和亲和力;二是为创业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胸怀,赵新良和他的团队与与海归创业者一路相随,风雨同行。既解燃眉之急,也助星火燎原;既在雪中送炭,也看星光灿烂。截至目前,海淀创业园已经累计孵化企业2000余家,1300余名留学人员入园创业,培养和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6人,北京市“海聚工程”64人,中关村“高聚工程”27人,园内企业融资总额近80亿元;孵化上市企业23家,板块涵盖NASDAQ、纽交所、深交所、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一路风雨兼程,甘苦自知。

赵新良喜欢爬山,既可锻炼身体,又可以登高望远——他是绿野户外网的老用户,每次和创业者们爬山,他都是大家的“赵领队”。在活动中相互结识的创业者除了相互扶助,甚至有可能成为事业上的“黄金搭档”。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因为登山而“聊出来一个好的创业项目”——新华都商学院MBA毕业的刘佰全,曾连续经历了两次不理想的創业,但在参加园区组织的爬山活动中,与园区领导和投资人一路竟讨论出主打外卖、快递骑手的共享电动车锂电电瓶的创业项目,赵新良当即给其公司取名“电小二”。后来,这家公司正式完成Pre-A轮融资,获经纬创投领投、金库创投跟投数千万元。

海淀创业园的发展也如登山,一步一个台阶:2015年开创网络孵化平台,打造“没有围墙的孵化器”;2016年,主动承担起京津冀一体化,建立产业基地,品牌辐射全国;2017年,积极探寻孵化器国际化合作之路,与多个国家开展交流合作;2018年在德国设立首个海外代表处,筛选和引进海外优秀企业、创业者、优秀孵化项目入驻园区,加强跨境孵化服务能力和孵化器国际化建设。

如今,海淀创业园已成为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层次最高、孵化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数量最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全国高端创业人才和上市企业最为密集的留学人员创业园,真正成为了“海归之家,创业乐园”。

尽管如此,赵新良对园区下一步发展还是保持着危机感:“无论是企业,还是我们创业园,要想保持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海淀创业园作为创业服务的平台,更需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借助创新寻求更大的突破。”

赵新良很清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是主旋律,唯有创新者才能引领潮头,屹立不倒。在实现服务企业的同时,还要兼顾创业园自身的发展,于是,他提出“高端共赢”的服务模式,便是未来孵化器发展的趋势所在。

“‘高端是指海淀创业园应该志存高远、不同于其他的孵化器,立足于首都的地缘优势,争做高端孵化器。吸引更优秀的项目,提供最好、最优质的创业服务,打造最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让企业得以快速成长;园区吸引了众多海归精英人才,这些人才都是中国创业领域最新鲜的血液,他们具有国际前沿技术、广阔的视野、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情怀,这些‘创业种子是其他园区不能比拟的;园区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企业,营造了园区良好的品牌优势,构成了发展的软实力。如果孵化企业成长顺利,园区也可以通过投资实现与企业的同步发展,此乃‘共赢。”

赵新良认为,通过“高端共赢”的模式,不仅可以实现服务企业与创业园自身收益的平衡,保证充沛的“血液供应”,还能推进园区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

目前海淀创业园正不断在外地建分园和服务输出,正准备和政府合作共建产业基金。这是赵新良正在做的事情,他希望未来能够孵化出“下一代BAT”,实现打造“世界一流孵化器”的目标。

这就是赵新良的故事。他说自己是中关村的一个“小人物”,因为海淀创业园这个平台,让他有机会参与到中关村的建设当中,做一些对创业者有价值的工作,心存感恩。

猜你喜欢
创业园海淀孵化器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海淀 “一盘棋”统管区域卫生
我们需要怎样的创业园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