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追造化 借古开今

2018-10-20 01:38胡启明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线条中国画男孩

胡启明

山西宁武人,居浙江舟山,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苏州大学艺术硕士在读,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重彩画会会员。现主持芦芽画馆中国画教学。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并获奖。

马跃峰是我的中国画老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苏州大学艺术专业在读研究生。“术由师授,学自己成”,马老师重师承,但不墨守师说,眼界宏阔,观画取法,不抱门户之见,以千载为师、四海为友。自学生时代起,每逢国画大展,不论远近,马老师必至现场品鉴,意在会通今古、博采众长。除了观摩历代名画真迹,他还多方搜求精品画册和书画复制珍品,如近代珂罗版印刷品、日本二玄社书画复制品等,时时把玩,涵泳其间,乐而忘倦。尤为众人称道的是他超越常人的勤奮,平日展读古画,绝不轻慢,心追手摹,通宵达旦,为温故知新,一幅画往往要临摹多遍。

马老师投身于绘画事业,有恒有定,如今已成就斐然:主持芦芽画馆,门下弟子三百,遍及全国;承接传统,融通当代,以启来学,编写《设色宋人花鸟小品》等书,业已出版;其作品多次在大型画展中入选并获奖,被公共机构和私人收藏。2002年,《荷塘》入选第三届中日“人与自然”绘画展,《冷露独栖息》入选浙江省第四届花鸟画展。 2004年,《喜看冬去又一春》入选第四届中日“人与自然”绘画展。2015年,《风起芦花醉》入选纪念潘絜兹诞辰10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地涌金莲》入选第三届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展,《禅心尽入》入选第二届全国少儿美术教育学术展,《无题》入选第二届全国少儿美术教育学术展。2016年,《版纳游行》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浙江省美术写生创作作品展。2017年,《扬州·逐梦男孩》获“丹青扬州”第三届全国中国工笔重彩画作品展入会资格,《南国暖风》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生态与时代走向。

马老师的工笔画作具有显著的特点——以明快、简洁而有感染力的线条造型,彰显出他对传统笔墨高超的驾驭能力。他认为绘画中的笔墨乃是中国艺术精神的载体之一,其生命力千劫不磨,历久弥新。在临习古人绘画作品的过程中,他宗法宋元名家,后来对恽寿平、蒋廷锡、陈洪绶等明清巨匠画作悉心研习,打下了扎实的笔墨功底。黄宾虹曾说“笔墨精神千古不变”,马老师对此深有体会。诚然,笔墨是构成中国画的形式要素,呈现出画作的神采、气韵和格调。中国画有工、写之分,与写意画相比而言,工笔画同样讲究用“笔”。“笔”指“笔法”,即南齐谢赫《六法论》中的“骨法用笔”,又叫“骨气”,是指作画可用有力的线条描写出物象,表现物体结构,同时又作为形象内在生命的基础。马老师的作品十分重视线条的质量,以线立骨,空间内真气得以流转,画迹不败。如那几幅宋画小品里的线条,轻重疾徐、偏正曲直,皆出之自然,表现出物象的质感、空间关系,骨气洞达,笔简神全。他的大画更是如此,造型有力、鲜明生动,可见高质量的线条能以简驭繁,令画面洗练通透,线条特有的审美特性与色彩交相辉映,使画面神气十足。现在有些画家过于倚重自然主义的描画和新奇的画面效果,缺乏对线的锤炼和熟练运用,正如张彦远《论画六法》云“至于传模移写,乃画家末事。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呜呼!今之人斯艺不至也。”《扬州·逐梦男孩》中溜冰男孩们的质感、量感、运动感、整体感都借助了线条来表现。首先,描绘物象(如皮肤、装备、服装)不同,线条的笔触也就随之变化,他巧妙地运用笔触的长短、粗细、浓淡、干湿、刚柔、疾徐等不同笔法,适应各个不同特征的物体要求;其次,人物动势全靠衣褶构造表现,随动态有粗细曲直的变化,粗的部分表示暗面,细的部分表示亮面,与形体、质感、运动相结合;最后,表现人物的线条风格多样统一,强调了“整体感”,去粗取精,解决线描上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获得精微、生动的效果。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马老师讲究大小章法,注重画面构图,创作前会对画面的虚实、疏密、动静、远近等进行长时间的思考,不断变换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力臻完美。如《版纳游行》,上方俯仰有致,下方聚散显隐,枝条的动势将观者的视线引向植物下各具姿态的鹅,鹅的动态又将人的思绪引向画外——如诗般广阔而静谧的田园。《扬州·逐梦男孩》的运动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感染力主要来自于男孩们的动作和眼神。动作的方向、速度、强度趋同,多股视线汇成一股洪流,加强运动的力量感和方向感,仿佛要冲破画面界限,绝尘而去。此外,在一片空白的背景上集中表现人物动态,省略背景刻画,扫除所有可能阻断动势的障碍,也增强了运动势能。小男孩们的神情专注,肌肉、双颊、嘴角的表情也十分微妙,眼神尤为精彩,化用高妙,几无痕迹。

色彩与我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有密切的联系,是工笔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画家内在精神性格的重要依据。马老师继承古典的着色技法,又接受现代色彩学理论,增加写实成分,同时对日本、印度和西方绘画技法有浓厚的兴趣。《南国暖风》属于工笔重彩,着色单纯和谐,富有韵律,注重整体感,善于运用色彩情调衬托主题。《扬州·逐梦男孩》大胆采用平涂蘸印法、水彩留白液、新型3D纺织画材,不仅没有削弱传统的色彩表现力,反而创造出新颖、自然、富有时代特色的画面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画强大的生命力根植于对传统文脉的继承和融通,对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和吸纳,中国画是否能振兴取决于中国当代画家是否能深入体悟和超越自己的时代。马老师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以严谨的创作态度提炼出单纯有力的画面形象,经过严密安排和取舍,呈现出对象的光彩,予人以丰富的美感。他熟练地使用多种艺术技巧和艺术语言,创造出优美而丰富的意象、深邃辽阔的意境,让我们流连于美的国度,激发出我们领悟美、创造美的能量!

猜你喜欢
线条中国画男孩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亲爱的“老男孩”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差不多男孩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烧脑的线条
瓶中妖怪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