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文晓华
摘 要:风原为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象,在被作者融入各种主观情感后,形成了独特的“风”意象。《全宋词》收录词作约20000首,其中出现“风”意象的作品约为8241首,涉及作家810位。纵向而言,历北宋而至南宋,“风”意象更普遍地出现在了词人笔下,承载更多的情感内容。
关键词:宋词 风 意象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写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同样,风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融入了词人的主观情意之后,便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风”意象。首先,风是一种物象,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的客观事物。许慎《说文解字》曰:“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其次,文学作品中,风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意象而存在,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如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大风”强劲磅礴,衬托出一种气势恢宏的魄力之美。同样,在宋词中也存在着许多这样的“风”意象。
一、宋词中“风”意象运用状况分析
作为意象,“风”会随着环境与背景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变化。词人们为了表达更加复杂的意象,常常将“风”与其他常见意象进行组合。笔者在将宋词中常出现的“风”意象进行整理后,得出下表:
《全宋词》共辑两宋词人1330余家,词作约20000余首。据笔者统计,在《全宋词》中,大约共有8241首词作中出现“风”意象,涉及810位作家,其中涉及“风”意象词作超过75篇的作家22位。现取这22位作家制成下表:
上表是按照这些词人涉及风意象的词作数量进行排列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根据数量来看,排名靠前的词人是辛弃疾、吴文英、陈允平、刘辰翁、张炎、赵长卿、贺铸、苏轼、周密、欧阳修。在这十位词人中,南宋词人的数量远远多于北宋词人的数量,这就表明:在南渡前,宋词中涉及“风”意象的次数远远没有南渡后的频繁。如果单纯以“风”意象的出现次数为标准来给宋词划分发展阶段,那么大致可以分为南渡前与南渡后两个阶段。在这两个时期,无论是“风”出现的次数还是内涵都产生了一些改变。
二、“风”意象内涵的纵向对比
宋王朝(960—1279)共历十八位皇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是唯一一个两度倾覆全都由于外患而非内乱的王朝。宋朝的特殊之处由此显现出来,整个宋王朝以靖康之耻为界,分为两宋。公元1125年金兵大举攻宋,后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从此,宋王朝偏安一隅。政治影响了词人的创作,在南渡以后,词人创作中“风”意象的次数与内涵都发生了转变,如果单纯以“风”意象的出现次数为标准来给宋词划分发展阶段,那么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为了便于比较北宋与南宋的词作中“风”意象的具体差别,现在根据涉及“风”意象词作数量排名分别选取北宋和南宋词人各一位进行比较。
(一)北宋时期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贺铸总词作数量281首,其中涉及“风”意象的词作数量约为125首,现将其词作中所涉及“风”意象统计如下:“春风”17次,“东风”14次,“秋风”10次,“西风”9次,“轻风”9次,“细风”5次,“微风”4次,“风露”2次,“香风”1次,“风雨”1次,“风”1次,“风”56次。从贺铸词作中所涉及的“风”意象的种类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此时词人笔下多为和暖的“风”,诸如“春风”“东风”“薰风”,或者是轻柔和谐的“风”,诸如“和风”“轻风”“微风”,很少会出现携带破坏性的风。也就是在此时,词人笔下的“风”意象还没有涉及太多的哀愁、伤感与凄凉。北宋时期曾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的时代,在此期间儒学复兴,科技发展,经济文化一片繁荣景象。北宋初期,民众休养生息,朝廷重文轻武,文人在这一时期的生活可以说是惬意的。因而此时词作中的“风”往往都是在歌颂国泰民安生活富足,偶有些许闲愁、闺思与别情。这一时期的“风”意象大都还是着眼于眼前的生活是富足或贫困,眼前的场景是欢聚或别离,眼前的遭遇是幸运或不幸。此时的经济和政治环境给了词人们一个很安逸舒适的环境,因而此刻的“风”,再多的愁或悲也很少涉及国仇家恨,仅仅是一些个人情怀的抒发,简单并且直率。
(二)南宋时期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辛弃疾一生都以上阵杀敌,恢复中原为志,但是他屡遭排挤,最终壮志未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他将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托于词作之中。辛弃疾总词作数量为629首,其中涉及“风”意象的词作数量约为252首,现将其词作中涉及“风”意象的统计如下:“西风”43次,“东风”28次,“春风”29次,“轻风”7次,“秋风”7次,“晚风”5次,“斜风”4次,“薰风”4次,“和风”2次,“微风”2次,“急风”2次,“南风”1次,“好风”1次,“悲风”1次,“北风”1次,“金风”1次,“风雨”49次,“风露”6次,“风雪”1次,单字“风”58次。由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此时词作中所涉及的“风”意象,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都超越了北宋时期“风”意象的使用状况。各类“风”意象的使用频率上似乎出现了一种均衡的状态,诸如“晚风”“南风”“薰风”等出现频率相差不多。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风雨”意象的频繁使用与出现,这一点在辛弃疾的词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风与其他天气状况组合而形成的意象频繁出现,使得“风”意象更多成为一种不安定的环境烘托。南宋时期,朝廷偏安一隅,朝政腐败糜烂,以致最终灭亡。南宋是北宋的延续,经济文化发展并没有因为国土切割而停滞,而是持续发展,但朝政一如既往腐败,朝廷依旧重文轻武。在这样的情况下,诸多文人是怀着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的,但几乎都没有实现的机会。此刻词人笔下的“风”意象大都是沉重的,融入了很深刻的爱国情怀与信念。这一时期的“风”意象,往往会从眼前之景延伸开去,至遥远的汴京、曾经繁华的都城、失去的国土以及遥远的故乡。南渡之后,许多词人离开了自己的故土,此刻的“风”更多融入了词人的寂寥凄凉之感,也有营造并不和善的大环境的意味在其中。相对于北宋时期的轻松和暖、富足安乐,单纯地侧重于表达个人的喜怒哀乐,南宋时期的“风”意象承载了更多更深的愁绪,着眼于国家兴亡,情感复杂且热烈。
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宜,斐然成章。”词人以“风”之微妙来寄托自己的内心想法,从而达到“表里相宜,斐然成章”的程度。“风”在宋词中被词人赋予了全新的情感体验和意义。词人以“风”之情态来寄托自己的感情与向往,或喜或悲,或相思或满足,或惆怅或达观……无论是现实世界存在的“风”,还是词人想象中的“风”,它们都在以一種独特动人的方式表达时代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许慎撰.徐铉校注.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作 者:李 超,江苏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文晓华,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