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曾经,提到中国“金融之都”,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香港;如今,大家想到的可能更多是上海。甚至与香港隔水相望的深圳,2017年GDP也正式超过了香港——十年前,香港的GDP是深圳的两倍。1998年以来,香港的GDP增速就再也没超过10%;2007年以后,这个数字不到7%。香港的经济优势似乎只剩下了资本一项,而论及21世纪头20年最大的两个经济增长点——“互联网”和“科技”,香港似乎沾不上边。
这让人不禁发问:香港究竟是如何“掉队”的?
首先,还得从香港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说起。支撑着香港缓慢增长的GDP的四大产业,是运输、地产、贸易和金融,全部都是服务业。由于制造业早在1990年代就几乎全部转移到了珠三角,缺乏高附加值产业的香港经济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内生力量。
产业转移让香港失去了产业升级带来的经济发展,却让香港的资本获得了丰厚的投資利润和贸易回报。当然,服务业的增长是有边界的。在珠三角的崛起过程中,香港的贸易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内陆的新经济增长点从珠三角转移到长三角后,香港的贸易服务优势便荡然无存。于是,仅剩下的,是国际金融中心下的发达资本市场,作为连接内陆企业与国际资本的重要桥梁,支撑着香港的经济增长。
畸形的经济结构里,香港的资本都投入了看中短期回报的行业。这一点反映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上,便是金融、法律行业成为长期的热门去向,而科技行业甚少有人问津。20世纪末,香港曾短暂出现过互联网的春天。1999年5月,李泽楷的盈科数码作为香港最大的数据服务商上市,市值便迅速突破了2000亿港元。但是随着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资本再也没有相信过互联网,而是继续投向了地产和贸易。
这一拐点的另一个后果是,香港的房价长期高企,生活压力巨大的香港人,面对极高的房租和人力成本,难下决心选择创业。尤其是,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的创业是需要长期的高投入的,香港狭小的本土市场难以产生足够的回报预期,于是资本纷纷望而却步。就这样,香港本土近20年再也没产生新的伟大企业,只能眼看内陆的互联网和科技企业成为巨头后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