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刚
【摘 要】
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1.巧选典型教材,渗透爱国教育。(1)用形象的语言 激情地诵读来感染熏陶学生。(2)以古今爱国主义典范的事例深人感化学生。2.选择对比教材,激发爱国情感。(1)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增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2)联系现实,以表透理,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深入激发爱国情感。3.结合写作教学,强化爱国意识。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爱国主义教育 渗透
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有许多有利条件,通过听说读写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证明,只要针对学生思想实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充分发挥本人感同身受的体验的感召作用,潜移默化,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我是这样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的。
一、巧选典型教材,渗透爱国教育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渗透爱国主义情感的优秀篇章。它歌咏祖国的壮丽河山,讴歌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称颂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这些教材为正面教育学生提供了可靠的知识源泉。
1.用形象的语言 激情地诵读来感染熏陶学生
诵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办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得力手段。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则是更优化的教学方法,细细地品味,反复吟诵感受其中的思想、情感、境界,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教学时,首先我做感情朗读特别注意原作情感的抒发。一开始就进人角色,满含感情。 好几次我被感动得声音哽咽,读不下去。尤其是读到“松骨峰战斗”的描写场面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哗哗地流下来,学生们受我的感染,也有的泣不成声。这篇文章,我几乎是流着泪读完的,由于我把文章的感情读得淋漓尽致,当读到“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家而自豪!”时,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和着我高声读起来,感情是那样的悲壮而自豪。我知道,他们已经受到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接着我趁热打铁,结合电化教学用几分钟的时间放映了黄继光堵枪眼和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镜头,这样结合具体可感的形象,学生思想感情的时空隔阂消除了。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他们的爱国意识,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深人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效果令人惊喜。实践证明好的感情朗读会胜过许多分析解释。
2.以古今爱国主义典范的事例深人感化学生
在讲《岳阳楼记》一文时,我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倍感自然之美的基础上,联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深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的可贵。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作者进行对比,同时启发他们联系历史上的爱国典范,学生情绪高涨,列举出了许多忧国忧民之士;辛弃疾——心恢复中原;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一虎门销烟;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爱国典范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也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二、选择对比教材,激发爱国情感
教材中揭示旧中国的黑暗与残酷,反映人民苦难,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丑陋与罪恶的典型文章也俯拾皆是。学习这类文章时,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
1.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增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
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作者重点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当时的社会气氛,揭示祥子的悲惨命运,我通过对“这样写法的好处是什么?”“样子同我们相比,我们应该知道什么?”等问题的回答,明确了写此文的目的,一句“祥子的苦难能不能改变?为什么?”揭示了样子悲惨命运的根源,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旧社会的残酷和黑暗。同时我启发学生把祥子同现在的个体户相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学生心领神会,叹服不已。
鲁迅的小说《故乡》是重点的讲读课,通过对闰土和杨二嫂典型形象的分析,二十年前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旧社会的愤恨,对新中国的热爱,增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
2.联系现实,以表透理,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深入激发爱国情感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决不能对学生进行赤裸裸的说教,不必讳言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繁荣和富足,而是要教会他们辩证地分析问题,学会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与此同时,结合分析教材,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腐朽,从而反衬社会主义的优越。有一次向学生推荐丁玲的《曼哈顿街头夜景》一文时,我首先从描绘高楼耸立,灯红酒绿入手,学生神情跃然,在分析至街头孤苦无依的老人时,学生无不发出叹息。这繁夜的星光成为一只只吃人的嘴巴,变成了一张张丑恶的面孔,接着我借题发挥,把这位孤独老人与我们的“敬老院”“幸福院”里的老人相比,学生豁然开朗,再问“卖火柴的小女孩”如生活在社会主义温暖的大家庭里,命运又会怎样?“希望工程”和本校甚至本班的事实,使学生口服心服。如此对比,学生不得不由衷地赞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爱国主义感情的尺度随之升高。
三、结合写作教学,强化爱国意识
作文教学中在拟题或選材时,我重点考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意识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看《火烧圆明园》,写《落后就要挨打》 ;唱《歌唱祖国》 ,写《祖国,我的母亲》 ;读《爱我中华》举行爱国主义知识竞赛。从说写中触动爱国情感的脉博。
爱国情感是一种高价值的精神营养品,对正值青春生长期的中学生须臾不可离开。
我坚信:只要所有的语文教师处处做有心人,自觉地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长期不懈,那么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必将在明天绽放鲜花朵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方斯实.渗透式教育方法初探.中华教育论坛,2006(1)
【2】李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J】.河北教育,1997(6)
【3】苏就红.浅谈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1(8)